摘 要:《雪国》作为川端康成的中期代表作,响誉国际,驹子和叶子作为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个性迥异,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身上所提现的川端美学在文学评论界经久不衰。本文着重从“再生”和“毁灭”两个角度再叙川端美学,分析驹子和叶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雪国;驹子与叶子;川端美学
中图分类号: I313.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07-01
初读川端的《雪国》,只能朦胧地感受到它的凄美,好像是一幅素色山水画,再没有别的色彩与基调,只有那皑皑白雪流于心中。靠近了它却没有真切地领略它的内涵,徒增一份伤感。
再读《雪国》,驹子和叶子的形象确不似从前那么模糊了,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种伤感。之前的伤感来源对作品凄美格调的粗浅认知,这一次,却是为这两个女子所承载的“川端美学”。驹子和叶子,一个是美而不得的再生,另一个则是美而无路的毁灭。
驹子,山村艺妓,地位低下。她是美的,美在外表,更美在身上那种独一无二的气质,她纯洁,倔强,痴情却又对现实无比清醒。作者描写驹子的外貌,说她的嘴唇“宛如美极了的水蛭环节”,她的头发乌黑粗硬,宛如男子的头发一般,肤色恰似白陶瓷,鼻梁玲珑而悬直……凡此种种描写,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驹子地外在美。
驹子的美绝不仅仅只有外表,它身上对于岛村,也对于我们这些跨越了时空的无数读者的吸引力,正是她的残缺的美。这种美不同于叶子理想的美,可以说驹子将理想美破欢了,她再生了一种美。
驹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川端极力写她的素净与纯洁,岛村初次与其见面时,就惊叹她的“纯净”,以至于并不想和她发生什么,只做个清白朋友。与此同时,驹子对于生活的追求没有停止,她坚持不懈地记日记,学歌谣,习书法,读小说,练三弦琴,一丝不苟。她想摆脱艺妓的处境,她想“生活得干净些”,她其实在反抗,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這种追求过程,对于驹子来说,无疑也是痛苦的,是血淋淋般的真实和不易,想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现实给了驹子沉重的一击。就这样,驹子常常流露出烟花女子那样放荡轻浮的性格,在她清醒时,她为自己卖笑生涯自卑,在她麻醉时,她却纵情放荡不羁,媚俗而又粗野。在对岛村的“纯真爱情”上,她明知他们的关系无法长久持续,却无法停止对这段模糊关系的想入非非,这更让人为她悲哀。也正是这样,驹子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丰盈,她的美真实可触,不像叶子那么空灵。驹子因性格和生活所迫,是无法拥有叶子那般空灵的美的。但她本身已然是一种美,真实顽强,不低头于命运,却又无法挣脱命运的这双“大手”,以至身上残留着斑斑痕迹,她的这种美是一种再生,是在当时无望的生存环境中开出的一朵娇艳之花。
再说叶子,我们对叶子的了解多来自于岛村,文章中鲜有笔墨来描画叶子,这应该也是塑造她空灵形象所必须的。她是“一种透明的幻象”,更多地是“刺人的视线和美丽的声音”,但我们可以把握的是叶子比驹子更加具有母性光辉,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行男,即使是在行男死后,依然坚持为行男上坟,在这一点上,川端对叶子寄托了更多母性的美,川端曾说:“我并不认识那位姑娘,叶子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在作品的开始,叶子就透过站长询问弟弟的情况,每次火车经过,叶子就会追着火车大喊弟弟的名字,这样看来,叶子确实被川端赋予了更多的母性情怀,对于自幼丧母的川端来说,叶子可能是他孤寂内心中的温暖一角,这是她“理想美”的一部分。
从叶子与驹子同吃同住,我们不难看出,叶子的身世与生活境况并不与驹子好很多,但既然她是理想美的化身,她一定有不同于驹子的地方,那就是她能够保持纯洁的品性,不同于驹子被生活所迫,沦为艺妓,叶子十分注重洁身自好,不但是“从没有赴宴陪过客”,而且对岛村她也“充满了警惕”。除此之外,她的善良也成为她“理想美”的重要组成。无微不至地照顾行男,真诚地同情驹子的不幸,欣赏驹子内心的美好,希望驹子可以过上好日子……这些都体现了叶子的善良。
伟大的母性光环,洁身自好,善良这些宝贵的品质时笔墨不多的叶子成为了“理想美”的象征。她的美没有驹子那么真实。我们经常说,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于是叶子就真的毁灭了,她所代表的“理想美”就像雪夜中的火舌,那么明亮,那么夺目,却终有熄灭的那一刻。
可以说,叶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很难生存的,川端看似为叶子打造了一个悲剧的结局,其实这也是叶子最好的结局,倘使叶子没有经历这一场意外,以后她的生活如何为继?她会不会最终走上驹子的道路?这些都是川端不敢面对的,他不敢再让叶子继续生活下去了,这一份他心中的“理想美”想要不被污染,戛然而止是最好的选择。
驹子真实而病态,她的美推翻了“理想美”,是一种畸形复杂的美,她是对美的再生;叶子理想而虚幻,她的美是“理想美”,最后这种美终结了,因为在川端心中,“理想美”无法为继。驹子和叶子作为《雪国》的女性角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川端通过雪夜叶子的坠身大火,向我们传递了他“美的徒劳”的观念:存在的必定有缺陷而不完美,完美的注定毁灭而不存在。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2]吴舜立.外国文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