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垦拓张爱玲:评介高全之的《张爱玲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062
林晓兰

  摘 要:张爱玲的研究早在80年代就已纷繁灿烂:或探索其人,或深究其作之内涵,或写其漫漫爱情之路,或写上海市民的日常琐碎。而高全之先后在两岸出版的《张爱玲学》可谓囊括所有,既追寻张爱玲和赖雅的深情厚谊,又以横跨古今、纵横中外的广阔视野重探其作品所囊括的“海阔天空”。

  关键词:张爱玲;高全之;《张爱玲学》

  中图分类号:H059;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03-02

  如同其笔下的女子,张爱玲亦是谋生谋爱的女子,用文字在无奈与悲忧的倾吐中宣泄思悟。自1940年登上上海文坛,张爱玲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开启了此后海内外的张学研究热。

  张之逝世,促成了高全之的张学研究,其力耕七年的《张爱玲学:批评·考证·钩沉》于2003年出版,广受学者的推崇;于2008年扩充篇幅后由台北麦田出版社出版,并在2011年推出增订二版。在自序《焚书记》中,高全之即已表明本书的自设标准:专注文学评论,不因意识形态而作其它标签。同时,亦对自己的文笔和品论定下严格要求:择选适宜而有价值的资料,以简洁精练的文字来书写,以期普通文学爱好者或专业研究者均可接受。由全书观之,纵使略有不及,但作者亦已竭力。

  本书虽秉承“文化脉络阅读方法”,然其追踪却更为广阔:以“物观”的客观方法来推理、判断以求评论之真切。此书非张爱玲作品中如“意象”、“恋物癖”等“老调论述”,而以新颖的角度来追寻和阐释文字中的底蕴,如民国时中国社会的鸦片与小脚民俗、人性观察、小说的时间印象、异乡流离等,完善张学的“大小叙述”,构筑从婚姻家庭到人类文明议题的整体研究格局。作者力求以“去偏好政治化”和“去泛政治化”来丈量文学,在必须处理以及克服的若干政治议题时则强调从张爱玲自身的立场来解读。同时,本书亦兼具“内证”与“外证”:前者即引用张爱玲的散文来进行关于小说的解读,如以其<自己的文章>来论证<金锁记>;后者则扩充其论证面,将张作与中国古代章回小说《金瓶梅》、《儿女英雄传》等做参照。

  全书共28篇文章,另有痖弦之<导论>和作者自书的两篇序言;初版仅有19篇,从增订版开始,增加了9篇文章。此中文章在收编入书前有所整顿,篇章则按照所论张爱玲作品的先后秩序排列。篇章结构大致可以归类如下:一是文学史料的整理,共八篇;二为单篇小说的评见,共十二篇,包含对《金锁记》、《秧歌》、《赤地之恋》等的细读分析;三则是四篇小说对比分析,比较阅读《金瓶梅》与》第一炉香》、》浮花浪蕊》与《怨女》,另两篇则对比与定位《十八春》与《半生缘》;四则为其他,计四篇,涉及抗战期间张爱玲的写作环境、后殖民张论以及张爱玲对土改与“五四”的思考等。

  在文学史料的整理方面:

  其一,《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访问麦卡锡先生》在与麦卡锡的笔谈中,作者指出《赤地之恋》实为张之独自创作而非受制于香港美新处而蓄意为反共做宣传的作品,并通过举证等方法指出柯灵<遥寄张爱玲>中诸多谬见。

  其二,<倦鸟思还——张爱玲写给赖雅的六封信>呈现出六封张爱玲写给赖雅的信件,既展示了张赖二人鹣鲽情深外,又吐露了其百折不挠闯入英文创作文坛的旺盛斗志。

  其三,<张爱玲的英文自白>则指出:一是<自白>中提及的两部尚未出版的关于前共产中国的长篇小说应为《雷峯塔》与《易经》,另外一篇则是《少帅》;二是张最关切的是1919至1949年中间带着“疏放的失序与混乱”的年月,而这成为她大多数小说的时空背景,亦可知其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关系。

  其四,<林以亮<私语张爱玲>补遗>则认为亮此篇为最早、值得参考的关于张英文作品闯荡英美的概述记录,并补遗其中未周详之论述。

  其五,<雪中送炭——再为<私语张爱玲>补遗>对《秧歌》一篇进行相关的补充。

  其六,<闹剧与秩序——谁最先发现张爱玲英译《海上花》遗稿?>则以宋淇女儿伊琳致张错的英文信和同年张错致宋夫人的信为证据,指出发现《海上花》英译遗稿的实为宋淇夫妇。

  其七,<为何不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张爱玲给麦卡锡的一封信>指出张爱玲未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的原因:既是收入来源紧急性的降低,又与张受起居不定与健康状况相关。最后,<同物无虑——张爱玲海葬的质疑与辩正>一篇则从张自身的文学理念出发回答林幸谦与张错教授两人对于张爱玲海葬的诸多争议。

  对于张爱玲的作品,高全之择其要,各有点睛之处:

  首先,关于《秧歌》:《尽在不言中——<秧歌>的神格与生机》中,致力于探寻该作品政治辩论外的情趣,包括中英版本之不同、月香的原型与宗教层面的有趣思辨等;<张爱玲的政治观——兼论《秧歌》的结构与政治意义>则结合《秧歌》,从六项提议来辨析张的政治观。

  其次,關于《赤地之恋》:<《赤地之恋》的外缘困扰与女性论述>专注于坊间流通的中文版,在澄清《赤地之恋》多年来受到责难的原因后,继而探寻文本中张如何以女性论述迎战党及其的国家论述。<开窗放入大江来——辨认<赤地之恋>的善本>则通过指出友联版改写的目力证友联而非天风版其为此书的善本。

  再次,<《怨女》的艺术距离及其调适>则从《怨女》与《金锁记》的比较入手作者“近银娣,远曹七巧”的艺术距离是两篇存在差异的最大根源。值得注意的是,高全之以三个专章来讨论<小艾>,可知其对此篇的看重:<<小艾>的版本问题>逐一指出目前四个版本的缺陷,认为无一为善本。<<小艾>的无产阶级文学实验>则抛开政治、经济因素的考量,专注于其文学性问题的探讨;而<多妻主义的鼓吹与抵制——从《儿女英雄传》到<小艾>>一篇认为<小艾>虽遥指《儿女英雄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

  此外,其他单篇论述的文章如下:

  其一,<花非花——聆听<郁金香>里的争辩>以女仆金香为出发点,继而扩展到对婚姻伦理的思考。

  其二,高全之在<挫败与失望——张爱玲<色·戒>的生命回顾>中指出对<色·戒>的研究需跳出其与郑苹如事件关联的限制,其中关于男性内心思维的描绘中有“同情”和“理解”之调,实属张作中的另类。

  其三,<<金锁记>的缠足与鸦片>中先进行文本时间坐标的考证;继而从小脚和鸦片两种陋俗的角度,而后从对话现存的阶级、女性主义以及人性论述等方面进行扩展。

  其四,<百世修来同船渡——<封锁>的瞬间经验>则在指出皇冠版的<封锁>为研究的善本后,解读其与天地版存在的差异。

  作品比较阅读中,作者通过参照的方式进行文本对话,致力于挖掘、审视张创作的原委:<飞蛾扑火的盲目与清醒——比较阅读《金瓶梅》与<第一炉香>>中通过对《金瓶梅》的追本溯源来分析<第一炉香>对其文化脉络的延续和扩展,包括两项性质与三项缺陷。关于《十八春》与《半生缘》的比较中:<本是同根生——为《十八春》、《半生缘》追本溯源>,则指出两者与美国小说家约翰?马宽德《朴廉士》之渊源;认为曼桢脱化于《红楼梦》的林黛玉。<大我与小我——《十八春》、《半生缘》的对比与定位>将进行文本差异的归纳。此外,<张爱玲小说的时间印象——兼论<浮花浪蕊>离乡与《怨女》归航>被痖弦称为“本书中写得最好的一章”,认为其深入核心而达至创造,读者可自观之辨析一二。

  另外无法严格归类的四篇文章,可理解为关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专题讨论。其一,<上海“孤岛”与“上海孤岛”——抗战期间张爱玲的写作环境>并点明张作不应归属于上海“孤岛”;其二,<阎王与小鬼——后殖民张论引起的省思>则着重于检视从后殖民角度来分析张作的得失及实际运用的限制;其三,<勿忘土改——张爱玲与黄仁宇的共同焦虑>以黄仁宇对于中国大陆土改的态度和观点,来证明张爱玲《赤地之恋》、《秧歌》书写非妄言虚之。其四,<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张爱玲如如何三思“五四”>点明弄清张对五四的三度检讨及结论的追踪可重探五四的历史意义,亦利于探讨张的文学定位问题。

  由本书的<导论>和内容,我们可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研究的专著、认真和投入。其对张爱玲的作品几乎是逐字通读、精读、细读,并通过版本研究与对比,指出其中的善本;而文章都平易近实,在多方论证与评述中达至典范。具体文论多会对先行研究做一概要,既指出先行研究的关注焦点,又突出本篇的创先角度;同时也指出先行论述的不足。纵而观之,此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较为圆整的张爱玲作品世界:既有从民俗角度阐释张作对中国文化脉络的承继和拓展,也有对其作品视野的多重概述:

  一是对于现存研究观点和基础的辨析,以此确立对张爱玲研究的基本价值判断。二是尊重先行研究和学者,品评张学相关研究中的优劣得失:既认同文学评论存在多样性,又指明对先行研究必须“斟酌再三”,辨别及求证史料真伪,而后评点评论得失,求得文学研究本真。因而,其对于两岸三地文坛学者因各种禁忌或立场而对张有误读、曲解之处,直言驳诘。2015年6月,桂林市的漓江出版社已出版了简体版的《张爱玲学》,或可做一对比,相信会有不少研究意趣。三是在研究文学之外,涉猎社会学或其他相关学术,将西方批评术语和新兴文学理论断融新铸,促使文论在继承与扩展之上,达到平实、明晰而厚重的文学批评境界。四则是指出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中应采用的资料、版本或研究方,如对张作版本的考察和善本的辩证。五是该书字句斟酌再三,力求明晰无误,避免资料与文句的“舊调重弹”,可谓字字珠玑。除文本细读外,在文本的“连接”方面亦有所发挥,常在对读中提取出相关的理论,而后分析其在作品之中的投射;或是浅尝辄止,任由读者自去举一反三,或是娓娓道来以求形成全面的论述。

  尽管本书存繁多佳处,但仍有可修正之地:

  一是文章论述方面,绝大多数的篇章能对阐释主题进行清晰明了的论证并得出鲜明的结语,然部分论述略微“模糊”,未表明最终核心。如在<上海“孤岛”与“上海孤岛”>中对“上海孤岛”即未有明晰论述;二在张作版本的比较中,作者对其中删减或保存之处的评论或有值得再确认之处,读者或可存有不同的见解;三是在文篇中强烈指出文学应有独立的场域,学者在研读张爱玲与其作品之时不应带预设的政治、道德理论,然而在其行文中其实亦隐藏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四是文中缺乏对时间的标注,其言论中的评论实有必要注析时间,免得干扰或影响读者。五则是在其考证张作善本中涉及大陆版本方面仍可再斟酌。

  高全之在专研张学之际,亦指出未来张学研究的思考:

  一是学者必须根据研究资料的增加、修正而对研究有所调整和修正以减少失误;

  二则学术研究要能包容不同,甚至是相悖的学术意见,亦不能“随波逐流”,须有自己的判定标准;

  三是需充分挖掘新的关注点进行研究,注意文本中隐藏的“暗曲”;

  四是仍需在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中研读张爱玲的作品。

  有着“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诗人风韵的高全之,用“热情”书写“冰冷”的文学批评;这自称文学门外汉的学者,藉由张爱玲的文学,将自身的见解浇筑成一株盘根错节的榕树,深扎在土壤中。进一步而言,学界人士若欲着重探讨张爱玲其人其作等议题,本论文集则可谓是极佳参考论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