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少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声乐教学出发,介绍了以往声乐教学的缺点,分析了声乐教学对促进少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改进、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少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226-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音乐教育作为先进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中,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展开了相关探讨。
一、以往声乐教学中的缺点
(一)针对性弱
大多数少儿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使用许多专业性较强的术语,但是少儿在这阶段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理解这样复杂的术语。因此,会导致少儿的自信心常常不能得到满足,渐渐失去对声乐学习的乐趣,使声乐教学的开展难以进行,从而不能使教师通过声乐教学引导少儿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要求过高
声乐教学是一个要求较高的系统性的训练教程,一些声乐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尽可能学习更多的声乐知识,盲目加强教学程度,提高教学进度。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时间去消化与理解,长期填鸭式的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反而与期望的背道而驰,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养少儿的正确思维方式、基本审美意识以及鉴识能力
声乐发音的过程是属于一种心理思维的过程,这样的心理思维过程反映了声乐发音本质的运动规则。也就是说用头脑去演唱或是用思维去演唱。优美的音色是声乐演唱家对外的体现,是通过演唱家正确的思维来指导演唱而形成的演唱结果,这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与身体的协调共同完成演唱的,也就是要引导少儿通过演唱结果,来感受身体与心理配合的过程,使无形过程变为有形过程。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常有出现错误的情况,如在学习唱法过程中,少儿在课堂与课后练声不一致。为了避免此类错误情况的发生,不能单单采用歌唱生理教学方式,应当培养少儿的基本审美意识以及鉴识能力。第一,声乐教师应该严肃指出出现错误情况的严重性与危害性。第二,能用不同的错误形式进行示范演唱,要求少儿自行感受。第三,应当让有正确歌唱能力的学生听他们的演唱,让他们给予客观评价,或是进行一系列的录音,让学生通过录音听自己演唱的歌曲,判断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否达到教师的要求,并且判断自己声音与想象的声音的差距。第四,声乐教师应该让少儿选择阅读一些有关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的书籍,或者研究演唱歌曲的演唱情绪、作词特点与风格等,提高少儿的审美意识以及鉴识能力。第五,声乐教师应该让少儿选择性地听一些中外知名演唱家的演唱录音,提高少儿的听觉能力,以辨别正确与错误。
三、培养少儿的心理调节能力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舞台与教室的歌唱状态是不同的,大多数学生在舞台的歌唱表现并没有在教室中的好,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因紧张使歌唱状态大打折扣。通过探究,相关学者总结出导致此现象的众多情况:第一种就是学生接触声乐的时间不长,演唱基础不是很扎实,通过舞台表现自己的机会也很少。为了解决此类情况的发生,声乐教师应该降低歌曲难度,同时学生自己也要刻苦练习,努力争取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在课堂上,声乐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模拟舞台练习,讓学生时刻有舞台的感觉,学生也应当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同的舞台上都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唱功。第二种则是有的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舞台上表演的很好,一旦有重要人物来观看,就会表演失常。第三种是少儿在心理上对上台表演并不紧张,但盲目自信,过度炫耀自己的唱功,并不注意情感的抒发,造成演唱声音没有内涵与情感,没有带给听众美的感觉。上述情况,虽然表现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但其实本质是相似的,都是由于少儿自身不正确的心态与心理导致的。为了杜绝以上情况的发生,教师需要培养少儿的心理调节能力与正确的艺术观,指导少儿在舞台演唱过程中一心一意投入作品的演唱之中,并且将自己的情感赋予音乐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四、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声乐伴奏
大多数声乐教学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在具有独立性的声乐教学阶段中,教师除了通过声乐教学中的声乐技巧、作品教学、声乐语言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少儿各方面能力,还应该配合声乐伴奏,共同促进少儿的全方位发展与进步。少儿声乐教师通过相关精彩的声乐伴奏,可以使少儿尽快地进入声乐课程学习之中,可极大推动少儿学习声乐的进程,并且也提高了少儿对于学习声乐的兴趣。声乐伴奏是声乐教师在声乐课程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在极大的程度上使少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利用相关声乐伴奏,可以使学生快速找到节奏感,提高少儿的音乐水平。但声乐伴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具有较强的即时性与即兴性,这就要求少儿声乐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少儿声乐教师在其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具备音乐创造力及音乐想象力。只有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教师才可以利用声乐伴奏来提高少儿的综合能力。经过对声乐教学中声乐伴奏进行探究,笔者认为,声乐教学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应用声乐伴奏的,即歌唱教学和欣赏歌曲教学。
(一)提高少儿演唱歌曲的能力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对于歌曲的把握,选取最适合的声乐伴奏。例如,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所演唱歌曲的旋律,并且能够应用声乐伴奏将歌曲整个过程的旋律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少儿在演唱所学歌曲时,通过聆听教师所选择好的声乐伴奏,更准确地找出音律,完成演唱过程。与此同时,将声乐伴奏应用于歌唱教学,可以使学生准确、快速地理解音乐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内容,让学生在演唱歌曲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提高演唱歌曲的整体效果。
(二)提高少儿欣赏歌曲的能力
声乐伴奏也在欣赏歌曲的教学之中有所应用,欣赏歌曲时主要以两类歌曲为主,即抒情歌曲、欢快歌曲。在欣赏抒情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声乐伴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抒情歌曲中的旋律、风格、节奏以及歌曲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在对抒情歌曲进行伴奏时,少儿声乐教师应当注意把握特殊的旋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抓住抒情歌曲的基本特征。比如在学习《摇篮曲》时,教师在进行伴奏时,应当熟悉了解三音、五音以及根音之间的转化,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所蕴含的情感、节奏、风格等,对提高学生欣赏歌曲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
新课改目标被提出以后,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新课改目标极大地推动了少儿未来发展的进程。在对少儿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少儿声乐教师应当关注少儿学习声乐的能力,激发少儿的艺术天赋,进而促进少儿全方位发展。现如今,声乐伴奏已经广泛应用于少儿声乐教学课堂之中,少儿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到相关声乐知识,从而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以及音乐想象能力。将声乐伴奏应用于少儿声乐教学之中,对激发少儿的艺术天赋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强少儿的音乐想象能力,进而促进少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四)培养少儿情感观
在少儿声乐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演唱歌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把握歌曲之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声乐演唱教学之中,教师进行相关的声乐伴奏,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歌曲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在少儿声乐教学应用声乐伴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声乐演唱,能够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将所蕴含的感情释放出来。声乐的本质就是对感情的反映与表达,利用相关声乐伴奏可以让少儿更好地感悟音乐丰富的感情,可以让少儿更好地体会音乐本质所蕴含的感情,进而培养少儿的情感观,从而全方位促进少儿的发展与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当代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对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促进少儿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少儿音乐教育中,对有兴趣及天赋的少儿进行科学、正确、充满兴趣的声乐教学能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伊木然·亚尔麦麦提.关于发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用的几点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4(15).
[2]王挺旗.學前音乐教育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