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创作的动力之源,油画创作是画家通过作品表达情感的方式,传递并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有情感是所有优秀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油画人物画有着特殊的精神气质和意义,更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感。
关键词:油画人物;情感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66-01
一、油画作品中情感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主观性的反映,是以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对象具有的态度,是在面临不同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特别的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的外部形态。人类所参与的各种活动总是指向满足于某种个体的,社会的或物质的,精神的需要。在长期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与人交往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有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因而,在对待环境和事物时,人们总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自文艺复兴起,艺术作品中不但加入了科学的思惟且有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和画家的豪情。绘画作品高于照片之处在于重视主观思惟的同时更是作者的情感吐露和表达,因此能给欣赏者带来更加猛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情上的共识。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可见情感的重要性。
二、油画人物画中的情感因素
1.创作时画家要有自己的思想。从创作的一开始,画家必然对自身的作品内容有一定的感触。最初的起形也不是单纯的描摹人相,第一眼看上去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本质。画家有非常敏感的对美的感知能力,所以对客体必须有深层次的了解,发掘出客体最真实的一面,作品才能更加吸引观者,引起情感共鸣。作者不仅捕捉了客体外在的形体结构更加抓住了描绘对象独有的内部特点,使作品成为灵与肉的高度结合。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他的人物画强调以形写神,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的新要求,阐明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及艺术想象的重要意义。
2.创作时把握对象的精神特色。中国人物画中讲究神形兼备,油画人物也注重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这是成功人物绘画作品的一个共性。油画人物创作中,对形体特征以及固有色等客观现实的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了客体心理内容和精神气质。画家发掘客体精神美感的同时不能离开客体本身,这是画家的心理体验与客体呈现状态的完美结合。
3.主客体相结合形成精神层面的融合。画家的作品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被画家当做一种语言和工具。此时,人物油画不是一种写实的记录而是融合了画家自身气质的一种表现。从作品中能看出画家的气节和品格。梵高、马奈等画家不同的性格都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或是理性或是感性,或是非常激情澎湃或是沉穩冷静,体现出自己的情绪和理想。所以绘画作品中充满了主观创意性,不同的人受环境的影响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就是因为融入了个人情感,绘画作品才不会千篇一律。
三、绘画中情感表现的方法
1.构图方式的情感表达。绘画构图是艺术构想表现的一个方面,不同的构图给人的感受不同。鲁本斯的《圣乔治与龙》,它垂直的构图给人坚毅、挺拔的感觉。拉斐尔《圣母图》的圆形构图则让人倍感舒适。文艺复兴时期的《岩间圣母》在构图上别具新意,画面中人物安排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圣母的头位于金字塔顶,而金字塔侧边是她伸出的双手,天使和婴儿在金字塔底边,整个构图稳定和谐更显庄重。十九世纪静物画在构图上打破传统规则,构图形式多样化。静物的搭配与摆放不可随意变换,否则会打破整个画面的形式感。以画家塞尚为例,他在绘画创作时,力求使色调、结构等融合成一个整体。他的画面在构图上布局严谨缜密,画面饱满充分又统一和谐。他钻研静物的形体结构,用几何形体进行概括物象,按照透视法则把视线集中在画面的核心上。
2.造型语言的情感表达。绘画作品首先要通过对点、线、面的结合,从而达到一定效果。不同的元素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达芬奇曾说过“绘画科学的第一条原理:绘画科学首先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的形体。”①新印象主义的修拉首创的点彩派中,用单纯的原色的小点相互组合,使画面上充满了很多繁密的斑驳陆离的色点,画面感极强。而线条造成延伸感,流畅而轻盈。不同方向的线条则可以表现多个角度。例如《亚维农少女》,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美术作品在人物造型上已经不再刻意追求普通意义上的人物形体,而更多的加入了变形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情感,这样会产生一种独特的节奏感,比传统的形态更具感染力。
3.色彩语言的情感表达。艺术家通过对颜色的运用渲染不同的情感,色彩也成为最有力的表现元素之一。后印象派的梵高,他的绘画中色彩都明亮鲜艳,对颜色大胆运用,畅汗淋漓的表现出自己对生活和绘画的热爱。他的《向日葵》犹如太阳一样生机勃勃,带着绚烂的热情绽放着,感染力极强,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旋律感及强烈生命力。马蒂斯的作品中也运用很多鲜艳的色彩,配合着鲜活的人物,形成充满装饰感的画面。反之,作品《呐喊》中,所展现的颜色都是阴郁的,画中人物形象扭曲,大片压抑的血色堆积在画面的顶部,红色与紫色海面相冲突造成一种诡异的氛围。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艺术也不再是教条主义,只有融入了情感立足于生活的作品才能吸引人。
注释:
①唐兴娣.浅析绘画的艺术语言[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3).
参考文献:
[1]程正方,高玉祥,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