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呵呵”的语义变异及心理动机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378
宋晓丹

  摘 要:网络流行语的应运而生无非是语言变异的产物,具体又体现为词义的改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呵呵”,它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用于表达心情愉悦的拟声词,而是转变为具有敷衍、嘲讽等多种语义的话语标记。这一变异过程不仅是语言的变化,也反映了当代网民普遍的社会心理,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关键词:“呵呵”;语义变异;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252-01

  作为网络时代异军突起的一股浪潮,一夜爆红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的网络流行语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这些“网红”被时代赋予了全新的内蕴,它们不仅游走于人们的指尖,活跃在屏幕的世界,而且流传在街头巷尾,诉说着网民的心声,如果面对当下热词还是一脸懵,那你就真的“out”了。

  唐代诗僧寒山曾说“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可见古人早已借“呵呵”表达情绪上的洒脱、豁达,但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网民创新求变的心理驱动了词意的迭新。“呵呵”已不是原来的“呵呵”,它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演化得意味无穷,现在人们语塞时“呵呵”,尴尬时“呵呵”,无奈时“呵呵”,自嘲时“呵呵”,气愤却只能束手无策时也用“呵呵”,它用最简短的语句表达万千思绪,其实际效果甚至胜过千言万语,而产生言有尽意无穷的韵味,故成为网民的“新宠”。

  当谈话双方争执不下,各持己见,没有达成一致的趋势,讨论进入边缘地带和僵持阶段,交流气氛也逐渐紧张时,“呵呵”的出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聊天气氛。用“呵呵”来打破僵局,即使彼此仍保留观点,也能让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下摆脱纠缠不清的话语线团。但这种出于好意的“呵呵”逐渐披上了更多贬义的色彩。

  “呵呵”之所以被网友评为最伤人的网络用语,甚至被戏称为“聊天终结句”,是因为大家切身体会到了隐藏在其背后的情感态度。当对话一方已经产生厌倦情绪,迫于要尽快结束对话的目的,就会用“呵呵”这样模棱两可又不好再接话的答复,另一方也会因为对方给予无意义的回复而被浇冷水,自然也不愿意维持对话。"呵呵"表面上掩盖了答话人真实的想法, 但其潜台词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象征性的应答,偏离了对话的预期效果,给对方一种应付差事和敷衍冷漠的感觉,会让对方感到聊天的欲望都被你不显山不露水又无关痛痒的笑声所践踏了,这种充满消极态度的应答无疑给对方造成了感情上的伤害。于是“呵呵”就成了随便,冷漠,不耐烦的代言词和想要结束聊天的话语标记。“呵呵”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令人反感呢?那是因为网络聊天有一种奇特的惰性拖延特征,你常常发现很难在合适的时间里有效停止。明明话题已让双方产生疲惫,失去了深入沟通的欲望,但出于不想直接挑明的心理,双方只能将就着将聊天的尾声延长,内容一直在肤浅的层面打转,直到一方用“呵呵”知趣地终结双方的无聊尴尬。所以“呵呵”伤人的真正原因,是出现了拖延,这正是快节奏的网络时代带给人们心理的副作用,原本珍贵的心灵沟通变得频繁随意,除了交换信息的需要,聊天多是转发各种突发新闻,搞笑段子,最流行的网络语也是因为戳中了人们的情感核心而爆发性流传,但往往极速衰减,很快就销声匿迹,被新的热词淹没,所以当聊天内容的价值大打折扣后,由聊天疲劳形成的“呵呵”就成了无话可说和再见的代言词。

  “呵呵”作为一种心领神会的终止,增强了表达效果的趣味性,充分展现了汉语委婉含蓄的朦胧美,它更加矜持而意味深长。面对言行举止低劣的人,“呵呵”表达的是不屑与轻蔑,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传达说话人内心的嫌弃和鄙夷,充满了冷嘲热讽的意味。当人们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默默忍受时,“呵呵”又成了无奈的苦笑和压抑的讪笑,出于不想斤斤计较的宽容,“呵呵”是勉强的默许,对现实的妥协让“呵呵”又成为哀怨的叹息,因为不想让别人直接洞察心里的不满,“呵呵”又是气愤的嗤之以鼻,这样不在意的回应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曲折地表达隐忍的愤慨,但往往绵里藏针,直戳痛处,让对方憋出内伤。在这个意义上,“也是醉了”与“呵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发泄的都是无奈和谴责,却用假装无谓的心态,戏谑嘲弄的语句掩盖内心无处安放的悲伤。这些只可意会,言近意远的“呵呵”极大地节省了说话人的时间,扩大了听话人的想象,建立起交流圈内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从而达到比长篇累牍的议论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呵呵”所反映的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之间微妙的转化,正是当代网民情感态度的外化,无论是客套的应付,伤人的冷漠,不屑的鄙夷,还是气愤的感慨,意味深长的挖苦讽刺,都是网络时代人们的心声,是人们认知心理潜移默化发展的结果。这种心声不仅是跟风从众心理驱使下的自我彰显,也是人们娱乐逐渐提升、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浮躁心理日渐凸显、创新欲求不断增强的体现,同时折射出了当代人在各种压力下的辛酸,伤感和隐藏在戏谑背后的发泄心理。“呵呵”这种非正式的、轻松调侃的语言,可以弥合人们感情的伤口,聊以自慰,也可以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寻求共鸣。但在网络语言的狂欢世界中,“呵呵”的宣泄是一时的,其戏谑心态在现实面前又显得那么无济于事,可见“呵呵”并不是可以永久躲避的心灵港湾。

  參考文献:

  [1]汪奎.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叶开.“呵呵”的社会学解读[J].收获,2015(0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