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芗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南文化的一块瑰宝,自诞生以来,就十分注重对传统的继承,通过艺术教育,使芗剧艺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做好芗剧艺术的文化传承,是传承闽南文明的需要。只有对芗剧艺术进行弘扬和发展,芗剧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芗剧;艺术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169-01
芗剧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它的前身是台湾歌仔戏,而歌仔戏又是由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等各种汉族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揉合吸收后形成的一个新兴剧种。芗剧自诞生以来,就十分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使其薪火相传,艺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曲调优美,音乐极具特色,民歌色彩浓郁,说唱特点明显,闽南乡土气息浓厚。目前,漳州市有百来个芗剧表演剧团,2000多名演职人员长期活跃演出在广大城乡,盛演于闽南金三角,深受广大观众赞誉,芗剧已成为漳州市一张特色文化名片。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漳州市更是加大其文化的传承力度,使芗剧不断推陈出新,繁荣发展。
一、芗剧艺术教育的特色
1.“团带班”与“团办班”。芗剧初创时,全市有6个专业剧团,都是“团带班”,招收一批艺人子女和失学的学生入团培训,由名老艺人组成教学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唱、念、做、打的教导。之后,由地、市戏曲工作者协会牵头,联合用人的剧团单位,集资成立脱产培训班,实行一至两年的全日制培训。1980年至1999年,采取“团办班”的方式培养芗剧人才,即在剧团成立学员班,招收的学员进行一至两年的脱产培训,课程以专业技艺为主,聘请一些名演员或中专戏曲老师任客座教师,培养一批芗剧尖子人才。
2.成立艺术学校。1958年6月,成立闽南第一所由政府拨款扶持的漳州戏曲艺术中等专业学校。同年9月,厦门艺校、南靖艺校相继成立,重点培养芗剧人才。從1958年至1964年,漳州戏曲艺术中等专业学校共招收芗剧表演专科4届59人。开设的专业课有形体、腰腿、身段训练,毯子、把子等基本功和唱腔、道白、打击乐、排戏及实习演出。除了芗剧名老艺人担任老师外,还聘请京剧名武生和旦角传授身段、水袖、化妆、着服、毯子、把子和“四角枪”、“三十二刀”等,特聘四平戏老艺人传授旦角“指法”、“步法”和“扇功”。“文革”后,福建省艺校设立漳州芗剧班,芗剧班文化课采用中专的统一教材,理论教学增设戏曲史、艺术概论、乐理、芗剧音乐、视唱练习、声乐和戏曲表演理论等。排戏课与道白、唱腔、基本功教学和教戏相结合,表演剧目课增选现代戏、锦歌说唱、歌舞节目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表演才能。艺校毕业的学员,许多成为芗剧界的著名人物。
二、非常物质文化遗产下的芗剧传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芗剧要以文化传承为目的,通过传承人的确定、新人的艺术教育和培养,开展交流和展演,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要确定传承人。确定传承人,既赋予了传承人个人荣誉,也赋予了他们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如漳州市南靖县,针对芗剧团演出活动日益减少,而世界文化遗产地--南靖土楼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演出需求越来越迫切的实际,成立了“南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负责芗剧等相关“非遗”项目的展演,同时确定传承人,使芗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2.要加强人才培养。为解决芗剧这一“非遗”传承人才匮乏问题,可以继续在戏曲学校开办专业的芗剧班或开设戏曲课程来培养人才。前些年,龙海市戏剧家协会与龙海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开设免学费三年制的非全日制芗剧表演中专班,聘请名家传授技艺,招收学员200多名。中专班除剧本创作、基本功、唱腔等课程外,还特别邀请戏剧舞台经验丰富的福建省芳华越剧团专家为学员授课,更好的让学员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可针对青少年对芗剧知之甚少的实际,在中小学开设“芗剧艺术教育”课程,介绍芗剧的历史文化渊源,讲解芗剧艺术基本知识,侧重教学芗剧演唱技巧,培养学生对芗剧艺术的认知和感悟,在校园营造“学芗剧唱芗剧”的良好氛围,以此弘扬芗剧传统文化。
3.要加强交流与研究。芗剧是全国 360 多个地方戏剧中唯一横跨海峡两岸,为两岸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要加强海峡两岸交流,推动芗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点要共同进行芗剧的演出、研究,共同培养芗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相关研究人员,通过演出、研究,实现两岸优势互补,让芗剧这一传统的经典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台湾歌仔戏实现认祖归宗,回馈母体架起一座桥梁。
4.举办展演活动。展演是芗剧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光大。举办芗剧会演活动,能让人们深入了解芗剧艺术的魅力,感性认识芗剧艺术,芗剧的表演方式和优秀故事,可以通过戏曲来表现,让人们从中认识芗剧艺术,认识它的特色,使芗剧这一特色的“非遗”文化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芗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极强的感染力,极富闽南乡土特色。做好芗剧艺术的文化传承,既是延续和保持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基因的需要,也是传承闽南文明的需要。只有弘扬和发展,芗剧这一闽南文化瑰宝,才能绽放新的异彩。
参考文献:
[1]简清枝.漳州市戏剧渊源与传播[M].厦门: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2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