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画的发展过程坎坎坷坷,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影响、艺术思想支配和绘画技法的制约,结果是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在发展中,经历了不同流派,各自演绎着不同特色,演化到现在,油画汲取了各时期绘画中的精华,抛开了许多技术上的束缚,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全民接触艺术的要求。
关键词:文艺复兴;古典油画;中国油画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159-01
一、文艺复兴油画艺术
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在地理和文化上是古代罗马的继承者,罗马人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大利的文化,拉丁语也是意大利的祖先语言。在欧洲的社会发展中,意大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复兴古代的艺术也就是发扬古代的优秀传统,发掘祖先的艺术本身也是光荣的事。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强烈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
著名意大利诗人和学者波特拉克(1304—1374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基督教教会抗争的这种进步思想,因此他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当时的绘画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艺术家门借助理性和科学的知识,力图在美术创作上开拓出新局面,使生动的形象和场景反映在美术作品中,让它成为一种再现性的美术。在绘画领域中,他们进行探索,尽力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并使人物活动立体化,从而实现古希腊人追求过的那种错觉性效果。这种实践,从佛罗伦萨开始,渐渐在意大利各地展开。体现着新的精神,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为盛期文艺复兴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二、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特征
相较于15世纪的蛋彩画,文艺复兴属于先辈级时代。当时的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为主,许多评论说是借宗教作为盾牌。我反对这种说法,对西方世界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据着他们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归根究底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宗教艺术,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会的宗教艺术。
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
当时的绘画大部分被后人称为古典绘画,起源于600年前的欧洲,大约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的,是油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 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经过挫、拍、揉、线、扫、跺、拉、擦、抑等绘画技巧。
古典油画的特征主要是:(1)画法上采用写实,作品上的物件完全与实物类似,表现出了浓厚的写实主义风格;(2)在画作色彩表现力上,用大色块,通过浓郁的民族风格色彩进行描绘的;(3)在笔法上,更加的看重对画作的整体性,所以对局部的笔触处理非常的细致,这样就能使色块集中起来,显色很有整体感;(4)古典油画研究纯艺术,以写实为主,喜欢临摹真实存在的。
三、中国油画的发展
油画在中国土地上历经百年的发展,已经融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题材内容、审美情趣、表现方式等方面已经有深厚的价值。在西方造型体系的观念和方法中,融进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学趋向,使中国油画具有民族气派,是中国油画最鲜明的特色。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油画家朱乃正则从另一视角作了考察,他注意到,油画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密不可分的,“中国古典油画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构建了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油画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经过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的油画教育经验,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教学和创作道路”。油画创作中的个性语言主要依靠于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来加以选择,同时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喜好、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民族等又影响画家对个性语言的选择,因此需要从作品的精神层面数字油画、技法的锤炼两方面来评析油画的个性语言之形成,进而研究其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萨拉·柯耐尔.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2]刘海涛,房东日.油画创作的精神性与时代性[N].美术报,2010-4-17.
[3]宋玉成.外国美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4]王素色.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