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东北秧歌在表演和扭法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媚、逗、浪、哏、俏五个字。媚是指上装表演要俊美、俏皮;逗是指下装表演热情幽默;浪是指秧歌扭得要活;要哏;要俏;要美。舞蹈风格是既有虚又有实,所谓虚,就是舞蹈风格,蕴涵于舞蹈形式和内容之中,是通过表演使人们感受到它的风格所在;所谓实,就是风格不是空的,是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的,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
关键词:东北秧歌;舞蹈;特点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122-01
东北秧歌一向以热情火爆与幽默风趣而著称,今天的东北秧歌更是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和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独特的体态特征,鲜明的动律,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下面我就教学实际简单地谈谈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点。
韵律是体现舞蹈风格的重要环节,各种舞蹈动作的变换都孕育在身体韵律之中。律是指身体舞动的规律,即身体四肢按着特定的规律程序、在其一定的节奏中变化发展;韵则是身体律动中一种内在神和气的相合。这种内韵外律,将使舞蹈更具有风采和神韵,也能更好地展现民族的个性和舞蹈艺术的风貌。
东北秧歌的韵律,主要是以上身动律的扭、摆、圆,和双膝屈伸的软、硬、颤来体现的。扭起秧歌时,上身的律动是体现秧歌韵味的主要部分。各种手臂动作和步法,只有配合相协调的上身律动,才能更好地展现秧歌的特点。上身的扭、摆、圆,即身体的三种翅律。扭是以两肩和胸部为动力,以腰为轴交替前后扭动;摆是以胸部为动力,左右摆动上身,在摆动时,皆要互以肋部力量,要有向左右上方拱的感觉;圆是用肩、胸带动上身、双肩交替向前或向后划圆。扭、摆、圆的动律,特别要注意提气、立腰、走弧线。男性在做各种上身律动时,肩部要活,并带有拱劲儿。对上身律动的要求是:上身韵律扭摆圆,提气立腰是关键,圆要肩带胸,扭摆肋为先,下装肩要活,上装身稍前。在做韵律练习时,要结合压脚跟,这样能更好地找到上身的动感。
双膝屈伸,即两膝的上、下曲直,它同上身的配合构成了秧歌的韵律特征。屈伸在动作中起到主要的支配作用,人们走路和跑跳都要靠双膝屈伸来调节,掌握平衡和力度。在各种不同的舞蹈的动作中,不同的屈伸又是体现一个民族舞蹈特征的主要环节。东北秧歌的屈伸要双膝屈伸软硬颤,软哏硬顿颤似棉,女多上立,男多刹(蹲),节奏要有长和短。主要屈伸有三种:软屈伸、硬屈伸、双屈伸。
1.软屈伸:是在一定的节奏中,随着不同的秧歌的步法而上下曲直,这种屈要沉稳、柔韧。凡是快速的步法,如男性的抬踢步、蹲后踢步,以及走场步等,是强拍向下,皆要以沉稳而均匀的屈伸来完成各种步法。像踢步,如前、旁、后踢步,在屈伸时要求一长一短的节奏,即屈快慢起,或屈慢快起。这种屈伸是东北秧歌双膝的主要动律,是完成各种步法的基础。
2.硬屈伸:这种屈伸是在均匀的节奏中完成的。弱拍下屈,强拍上直,即强拍向上,要顿挫有力,在做双屈伸时,则强拍向下。
3.双屈伸:要柔韧而有弹力,是在一定的节奏中,上下屈伸两次,要有一种颤动的感觉,屈伸时要节奏均匀,强拍向下。
在做各种步法屈伸时,女多为上立,男为向下刹,要有下蹲的感觉,就是在上立时,雙膝也不能绷直。
上述韵律,主要是由表演者腿缚跷腿所形成的一种动律特征。两足踩在木制跷腿上,须靠两膝的屈伸和上身的摆动来掌握重心,单脚落地易晃,双脚着地则稳。因此抬脚要快,落脚要实,屈伸要大,上身也要随之而摆动或扭动,由此就形成了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它的特点是单短双长,即一脚踢出时要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要稳而实,双脚着眼的时间要长。其屈伸的律动节奏也就具有长短之分,上身亦形成了划∞字,摆身和扭身的动律。上下身配合便构成了秧歌的韵律特点——哏俏劲,就是动作要脆快有力、稳浪俊俏。
双屈伸主要是从地秧歌提炼而成。由于地秧歌没有跷腿的束缚,表演起来较自由,脚下步法丰富,多为正步、踏步、踮步和颤步等。上身动作稳而开,多为大的姿态摆动(扭相)。演完花场后,往往大段的男女集体对舞,节奏缓慢,动作以小而稳的扭相为主,可谓即稳又浪、媚美动人。
体态是人的身体和四肢构成的身体形态。这种体态既有静止的造型,又有通过其节奏的变化和身体的韵律而形成的连续舞动的姿态——动态。每个民族的体态,都有着各自不同特征,人们对舞蹈体态的选择,是以民族意识形态为出发点,从他们生活中最普遍、最熟悉而又最欣赏的生产活动、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中去吸收、提炼。由于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伦理和审美观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体态特征。
参考文献:
[1]张晓蕾.谈东北秧歌风格特点—“哏”、“俏”[J].神州旬刊,2014(03).
[2]王蓓蓓.浅谈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J].群文天地,20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