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该壶名为“祥云壶”,在壶的创作主要体现在壶盖装饰的祥云纹,这是源于华夏传统的吉祥理念。借祥云纹样在紫砂壶上以表达万事吉祥如意的祝愿,融入紫砂艺术的创作中,具有极佳的深度和韵味,堪称艺术佳品。
关键词:祥云;吉祥;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054-01
紫砂壶盛产于江苏宜兴,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之一,其历史虽不长,却在世界文化艺术圈内名声显赫,为世人所珍爱。紫砂壶的创作灵感有的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器物、自然形体、几何形图案等,如青铜鼎、瓦当、升、井栏、葵花等,是古人“制器尚象”造物理念的体现;也有的受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影响,如“如意”、“祥云”、“岁寒三友”、“鱼化龙”等造型,这些带有吉祥观念的器物以极具特色的视觉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对生活中事物的趋利避害,这正是中国传统造物理论中“器以载道”精神的写照。
对中国人而言,吉祥观念是一个熟悉而容易理解的概念,它一直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重要主题。吉祥文化的出现和产生,是和人们自古以来就执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分不开的。著名民俗学家陶思炎教授说:“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图画作为精神寄托,图腾可谓最初的特殊的吉祥物。”《周易》中就有“吉事有祥”的说法,《庄子》中也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吉祥可以理解为吉庆祥和、吉利美好的预兆。吉祥观念主要包括人们所期望的国泰民安、升官发财、长宜子孙、趋吉避凶、富贵长寿等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渗透着吉祥观念的紫砂壶具有浓郁的华夏民族特色,就算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仍然深深地吸引着现代人。
纵观历史长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和肯定,是吉祥文化的永恒主题。在创作吉祥纹饰题材作品的过程中,想象能力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吉祥纹饰随处可见,要以美的眼光去发现它。以已有的文化修养去发掘它的内涵,寻找出它们与我们美好生活的关联之处,化为艺术的语言恰当地把它们表现在紫砂壶上,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念兹在兹,有时会出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境地。
瑞气祥云旋绕的祥云壶,壶胎质细腻,色泽古朴光洁、稳重又挺拔,该壶遵循了传统造型创作原则,该壶壶身圆润爆满,充分体现了紫砂壶特有的古朴,彰显了主要的气势和力度,给人以温顺柔和的蕴藉。同时又在三维空间的特殊形制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了各个块面的配合,短小厚实的壶嘴上扬,呈现出美好的弧度,壶盖处装饰了祥云图案,为壶盖增添了一抹亮色,出水顺然,弯曲的壶把从壶肩倾下,收于壶腹,转折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势。
细看此壶,造型充实,自壶钮、盖、身,没有硬性的折线和角,彰显球形大小均衡适度的节奏感。该壶样式古朴、内蕴丰富,形式感强,也彰显了雕饰手法的魅力所在。在具有吉祥观念的紫砂壶中,作者往往费尽心思、想尽办法应用各种有效的修辞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之内表达无尽的思绪、深远的意境,让观者能够在作品中品味吉祥主题的精神魅力。祥云围绕的壶盖嵌入壶口,很好的稳定了该壶的中心,圆润的壶钮嵌在壶盖顶上,仿若一颗明珠,指引着旅人的方向,让人流连忘返。强调线与面的组合协调,通过形来表现高于生活的艺术美。以祥云为题材,凸显了一直韵味,威严性,将祥云的寓意运用到该壶的创作中,以壶为载体来表现这一传奇古物的风韵,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尤其是形态流线的掌握。该壶不仅是视觉享受,更看到了紫砂艺术的魅力所在。
該壶创作中主要体现壶盖装饰浮雕祥云纹。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方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用具器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在传统观念中,祥云即是代表了祥和如意,能带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祥云纹样在紫砂壶上借以表达万事吉祥的祝愿,融入紫砂艺术的创作中,具有极佳的深度和韵味,堪称艺术佳品。
在当今流行“紫砂热”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依然没有改变。具有吉祥观念的紫砂壶,常以全新的、个性的视觉构成要素表现主题,往往会在一件作品中出现日月同辉、四季共时的夸张场景,画面的时空关系可以跨越千年、纵横万里,将观者的思绪引入作品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因而,非常有必要在现代紫砂壶设计中大力倡导“器以载道”的造物理念,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通过运用所有的视觉构成要素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精髓融入作品中,以满足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对于开创新的紫砂壶样式、传承中国传统造物理念、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富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迁.宜兴紫砂陶艺[M].台北:台湾南天书局,1982.
[2]詹勋华.宜兴陶器图谱[M].台北:台湾南天书局,1990
[3]吴鸣.紫砂的本体语言[J].景德镇陶瓷, 2003(01).
[4]周天.装饰纹样[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8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