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音乐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0858
牛茹

  摘 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在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在许多的情况下我们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内容。本文大致从创造性思维的界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学中的优点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述音乐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一重要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238-01

  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极强,兼有艺术性、情感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同时具有某些不确定性的情感性色彩的特点,是具有一定抽象意义的教育形式。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的性情有所改善,音乐技能有所提高。同时学生在音乐中思维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至关重要。传统的音乐教育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所限制,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训练,更有利于音乐教育的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创造多种条件,加强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界定

  顾名思义,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创人们新的认识领域、开创新的认知活动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需要人们不断的付出多种努力形成一定的积累,才会产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取得,要经过人们坚持不懈的探索追求、深入挖掘、甚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才能获取,同时任何一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更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素质的磨砺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离不开众多的逻辑思维活动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形成就有创新性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有所突破和创新。

  提及音乐方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人们往往把创造性思维与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虽然,音乐创作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但我们不能把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等同于音乐创作,这是两个宏观与微观的概念。在我们从事的音乐教育中,我们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专业的作曲家,而是通过启发性的音乐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发掘学生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展现与开发,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作性思维综合能力丰富的音乐人才。

  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美育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有效途径。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即将踏入教师行业的学生,不仅是教育学生如何具有创造性思维,更要培养其启发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培养所教授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任何一个阶段学生的音乐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大量音乐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诸多专家学者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经验和实践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查阅多方面的前期成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具有创设特有的音乐思维空间的能力。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的情感性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音乐也是如此,音乐往往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快慢、强弱的一系列的手段,来营造一定的情感环境,创设特有的思维空间,带给人们独特的情感体验表达出音乐的独特内涵,所以在音乐表达中创设符合音乐本身的思维空间至关重要,只要这样音乐才能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无论是声乐还是钢琴以及其他的音乐品种。如西部民歌当中频繁使用的2-5、5-1等的四度音程,如果在如何能把四度音程和西北音乐的开阔好爽之情联系起来,在歌唱表达的时候就要创设西北音乐所特有的思维空间,不断的反复琢磨练唱,就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这是音乐教学中必须训练的方式。如果学生具备的这个能力音乐的表达就会更加的真切生动,演唱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钢琴的演奏也是如此,要达到钢琴音乐的线条流畅,声音和谐统一,力度对比强烈,很多演奏者要求完全的沉浸在音乐场景之中,特别是对于初学的音乐学生,几乎不想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以免造成声音的断裂和音乐情绪的不完整,这也是因为思维空间的一种体现。所以就要训练学生要具备创设特有思维空间的能力,用内心的听觉,肢体的协调控制能力,驾驭音乐的表现方向,是音乐在合理的范围内表达情感。在逐渐的锻炼中学生的控制能力会显著增强,音乐是一种具有强烈主观性的意识形态,特有的思维空间的创设决定了起音乐表达的主题方向。

  其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又可以称扩散性思维。它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新的途径,转换不同的角度,去探寻探求多种方式,可以使预先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的音乐教学也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由一个事物连接贯通多个事物,用一种发散的能力去探寻音乐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如在舞蹈的学习中我们掌握各种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比如新疆舞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性,蒙古祖舞蹈具有舒展开阔的特点,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怎么样去编排各种不断变化的作品,就是发散思维能力和丰富想象力作用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启发学生由一的三的能力。这既是长期积累也是不断训练的结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使学生的能力逐渐提升。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大多采取老师固定的教学生一味的学方式。不仅课堂气氛沉闷,而且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思想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而且更要了解和研究不同学生类型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的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增强其发散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宽阔的空间。

  最后,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般认为创造能力是指,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具有创新性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社会成果的能力或特性。他具有新奇或者独特的内涵,能做出一些别出心裁或者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等。创作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音乐创造力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音乐工作者产生诸多音乐成果的内在驱动力,许多音乐作品的产生和得到认可的过程就是,创作者无限创作能力生发的一个过程。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创造性音乐学习活动入手。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是体验音乐本身的艺术美的内涵,更要深入分析音乐本体的创作方法和音乐理论知识在音乐实践中的运用,任何一个音乐种类或者一个音乐家所产生的音乐作品中都会包含他固有的共性和创新性,我们要变这些知识为方法论,引导我们的创作,增强我们的创造能力,这也是知识积累和创新的一个过程和方法。 學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有了创新我们的音乐教学才能具有无限的生发之力。此外,在音乐教学中不要过多的限制学生的思想,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驰骋想象,展开自己的联想。老师对学生提出来的想法和看法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能更多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但又任重而道远,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音乐水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也会带来诸多的成就,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音乐教师要坚持探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其能在音乐教学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袁善琦.儿童趣味音乐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4]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