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层品牌文化活动的建设对整个基层文化活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一个地区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基层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现状、发展途径以及建设意义三个层面,对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 打造做了系统的分析。在基层品牌文化活动建设方面做了重点论述,而品牌活动的打造离不开文艺团队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它是基层品牌文化活动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99-01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现状及问题
群众文化活动是大众在工作之余自我参与、自我娱乐以及知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以群众自身为主体和对象开展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其具有涉及范围广,传播能力强,参与者众多的特点。群众文化活动以其特有的样式和吸引力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它关系到几乎所有的社会大众,并深入到了大众生活当中。群众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化的艺术活动,它通常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具有通俗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他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最近几年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但是不少文化艺术活动并不是很受大众欢迎,有的内容陈旧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有的距离大众的现实生活太远,不能激发起大众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曾在城市学习和生活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年轻人来说,送到基层的群众文化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单纯的依靠自上而下的送文化活动,没有考虑到现代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也很难引起民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种输入式的送文化活动反应了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受众地位的弱化和被动。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
(一)文化活动品牌的建立及推广
1.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立
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中,应以大众所熟知的通俗性的文化活动为主,这类文化活动它来源于大众的生活实际,普通大众能够广泛地参与到此类品牌文化活动中,使普通大众成为基层品牌文化活动的主体。依据当前实际我们应积极推进如下几类品牌文化活动。
第一类: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品牌的打造。近年来开展的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此类品牌文化活动把先进的文化带到了社区基层,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而且已经形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的精神食粮。文化惠民进基层品牌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普通大众的文化生活,还引领了大众生活的新风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众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活动,需要长期坚持形成常态。
第二类:重要节日和庆典等品牌文化活动的打造。重要节日及庆典是大众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节点,例如:许多地区在端午节组织的龙舟赛、春节组织的联欢晚会、元宵节组织的龙灯舞及舞狮大赛、中秋节开展的闹花灯、重阳节组织的登高活动等。以上都是大众所熟知的并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我们应依据各地区的民俗和节假日积极组织策划重大节日及庆典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文化活动。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品牌文化活动,这也将是各地区实践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之一。
第三类: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 特色文化活动是品牌文化活动建设的亮点之一,许多地区依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积极利用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项目以及传承人等资源优势,建立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通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品牌活动项目,不仅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良性发展,也使各地区建立起独具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项目。
2.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文化活动品牌,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期刊杂志、网络电台等途径向社会大众宣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积极推进品牌文化活动进学校及社区基层,并把学校和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打造成品牌文化活动的推广阵地。当前,我们身处网络时代,我们的微信、微薄等移动网络宣传平台具有及时性、受众的广泛性等特点。移动网络宣传平台也成为了当下宣传推广的首选。众多文化活动信息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发布,使活动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尽快搭建并使用移动网络平台将极大地推动当地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工作,能更加有助于提升当地文化活動品牌在大众中的认知度。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保障机制
1.打造专业文艺团队保障群文活动品牌的创建
当前我们要有对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发展机制。专业演出团队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大对专业文艺演出团队的培养,积极拓展专业文艺演出团队的发展空间,注重专业文艺演出团队人才队伍建设。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文化活动,并促进其品牌文化活动的创建。
2.引导文艺人才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品牌建设
通过对文化活动品牌的创建给更多的文化艺术教师及学生提供专业能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文化艺术人才大多集中在学校,而且大部分是在校的专业老师和有文艺专长的学生,这部分人是当今社会在文化艺术宣传活动中专业素质最好、能力最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呈现必将带动一个地区更大范围的人群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助于当前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和宣传。
3.鼓励业余文艺团队及培训机构参与品牌文化活动建设
业余文艺团体和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相对充足。他们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积极引导业余文艺团体参与到品牌文化活动中。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为有文艺爱好和特长的民众提供一个文化活动演出平台,让普通大众也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当中。而社会文艺培训机构,它们是对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有效补充。文艺培训机构中的老师都具有某方面的文艺才能,让他们在品牌文化活动中充分展现必将带动培训机构中的学生更加广泛的参与进品牌文化活动当中,也使得学生家长更多地了解当地的品牌文化活动,对当地品牌文化活动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
4.积极打造文化志愿者队伍促进文化活动品牌建设
各地区应强化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利用好当地文艺人才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产生强大动力。文化主管部门应引导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支持专业的文化志愿者为社会提供文化志愿服务,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为文化志愿者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提供导向指引及活动平台,使文化志愿服务引领新风尚,形成新常态。
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文化层次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大众也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丰富,将目光转向了精神层面的文化活动当中。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来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在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他既丰富了当地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大众的文化素养,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但在,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还不够充分,品牌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品牌文化活动的内涵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蕴涵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各地区通过打造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客观上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基层品牌文化活动贴近大众生活,并深得大众的喜爱。它即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品位。通过对基层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使得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得到健康发展,也使得当地群众文化事业得到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孙渊.群众文化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3]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群众文化工作常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4]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5]黄云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讨[A].2015年6月民俗非遺研讨会论文集[C]. 2015.
[6]余达亮.论如何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J].黄梅戏艺术,2009(04).
[7]张晓光,刘艳雨.对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2006(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