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西方山水、风景画表现手法比较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0535
于瑶

  摘 要:中西方艺术家对于自然界的山水风景各有不同的视角,源于东西方不同的世界观及价值观。艺术家绘画表现手法上,两种不同文化体系蕴育了不同的造型手段、空间和色彩形态。

  关键词:似与不似;散点透视;焦点透视;随类赋彩

  中图分类号:J2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81-01

  一、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线”

  “线”在中国画家的笔下极富表现力,许多事物,仅仅通过几条富有生命力的“线”就表达出来。艺术家通过在创作中积累出各种不同的“线”,抒写自己的胸怀。中国山水画家依靠“线”来塑造山石的特性。“线”在作品中是极其重要的,“线”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幅作品的优劣,因此,中国画家穷其一生追求富有生命力的“线”,很多优秀的画家,就因为能成功的驾驭简单却含义无限的“线”而成为大家。西方画家在描绘事物时,是将物象当作“面”来理解的。塑造形体的立体感时“面”要优于“线”,“线” 在表现立体感时较为薄弱。与中国画画家不同的是,西方风景画家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靠拢真实的世界,而非抒写胸中世界。因此在艺术实践中选择了以“面”表现的造型手法。采用不同的造型手法自然表现出的是不同的视觉效果。西方风景画是由一个个的“面”组成,通过对“面”的使用增强画面的体积感和真实感,因此西方风景画比中国山水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而中国山水画却有直指人内心世界的力量。

  在造型上提倡不拘于形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不同于别的画种的重要特点。中国画描绘物象是作者自身的抒情达意,中国画家愿意舍弃对象外在的形态。中国画并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要求,并不完全忠于事件本身。讲求笔墨是中国画的另一特点,所谓笔墨是作者传情达意的的一种艺术技巧。中国画使用的最富于弹力的毛笔;使用对笔触水分变化反应最为灵敏的宣纸,形成了中国画笔墨的变幻无穷。中国山水画家把笔法看成了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技巧。

  西方绘画包括色彩、明暗、肌理、笔触、光感、空间、等造型因素,这样要素能够充分表达出作者的视觉感受。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上运用油画技法表现三度空间的可能。油画的绘制就是画家熟练地使用油画材料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的过程,充分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的美。西方风景画家在作品的造型上贯彻自己的美学思想——忠于视觉,充分利用油画能够反复修改的特性,真实地再现一草一木,极力展现大自然的瑰丽。油画的这种特性有利于作者进行长时间观察,逐渐深入,反复核对。因此,西方风景画家所创作的作品更接近自然,更注重对象的“形”。它的造型特点是写实,充分地并且尽可能客观地表现色彩以及外形的细微变化。力图通过光感、质感的不同,在画面上营造一种真实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在空间营构上,中西方山水或风景绘画相差迥异

  宋代郭熙认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画家以散点透视法代替焦点透视法,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和思想中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空间,即所谓的“心视”。这种审美观在19世纪末才受到西方的重视,提出在美术上打破时空界限,以开阔美术的表现作用和功能。但是在此之前的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观念,却是另一番天地。达·芬奇所说的“艺术家必须‘以镜子为师”,一直被西方画家奉为金科玉律。西方风景画所描摹的自然就是在“二维的平面空間虚幻的追求三维空间的真实感”。所以,他们对于空间的认识,就是对真实空间的认识。西方画家只是在自然的空间和风景画中的空间的转化中充当了载体的作用,而中国画家早已脱离真实自然的约束,“绘画成为人们认识自己、反思生活的一种形式”。他们的笔下并不像中国山水画家笔下的空间那样穷极宇宙、变幻无穷。尽管在表面上接近于自然,却在心灵上没有于自然融为一体,终究是徘徊在自然与内心之间。当然,这带有极浓厚的东方色彩,因为西方的的风景画家并不会因为真实的描绘自然就没有了与自然交流的乐趣,事实上,西方风景画并非单纯的自然的翻版,同样带着个人的感情基调。

  在色彩形态上,中国山水画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这种化繁为简的创作方法,更符合中国儒道思想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的境界。

  中国画多水墨画,有水墨淡色与重着色的画法。六法中“随类赋彩”,要求画家随自然物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认识后施以色彩。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另一种是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互不侵犯相得益彰。与印象派苦苦追求色彩在光影下的变化不同的是,中国山水画只讲究四季的区别,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只愿意“点到为止”。油画源于宗教服务,当画家认识到以基督教为题材的创作不能表达自己对外界的认识后,他们逐渐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进行观察和并描绘。不但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带有的现实世俗的因素,也使后来的风景画家走上了完全描绘现实生活实景的道路。这样就是得西方风景画在色彩的表达上比中国山水画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更为真实的再现生活中的色彩。通过莫奈、西斯莱等人的作品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西方风景画对色彩表现的细致和美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