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山东汉代画像石的装饰艺术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702
赵杰 罗丹

  摘 要: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统一和文化融合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汉人重鬼好祀,讲求“孝悌”,由此所产生的厚葬思想根深蒂固,画像石作为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便应运而生。山东是汉画像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受到了众多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从画像石的题材、构图、线条等几方面来探析山东画像石的装饰艺术。

  关键词:山东;画像石;表现手法;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K8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80-01

  画像石是汉代装饰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丧葬性石刻艺术品,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山东地区作为汉代画像石的发源地之一,该地区出土的画像石数量众多,刻画精美,如:嘉祥武氏祠、孝堂山郭氏墓石祠,都为我们研究汉代装饰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山东画像石的装饰艺术特色。

  一、丰富的装饰题材

  山东画像石的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写实艺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不仅生动的刻画了汉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更是为了表达汉人祈求吉祥灵瑞,长生不老的民俗信仰,把他们想象中的神仙世界描绘的栩栩如生。目前为止,山东所出土的画像石题材可分为以下几类。

  1.社会生产生活:耕种、纺织、狩猎、捕鱼、冶铁、等的场景,以及楼阙、桥梁、亭榭的建筑物。如庖厨图,大多甑灶俱备,猪、羊、牛、鸭、鱼等家禽肉类悬挂满半空,厨夫们杀牛宰羊、割鸡切鱼,椎牛剥狗、劈柴汲水,刻画了一幅紧张忙碌的场面。

  2.经史故事: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故事画于庙堂,使之起到警示和借鉴的作用。在汉代画像石中,为了宣扬古代帝王圣贤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经史故事被作为重要的题材。

  3.神仙鬼怪:神仙方术、谶纬观念的盛行,是汉人相信身死而灵魂不灭,他们希望自己在死后仍然能享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能够进入神仙世界。汉代画像石的题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神仙鬼怪形象,如东王公、西王母、玉兔等。这些神仙鬼怪的形象大多被刻画为人首兽身或兽首人身的怪物模样。这些题材反映了汉人的民俗信仰与宗教崇拜,例如:山东沂南北寨墓墓门两侧的东西立柱上有东王公、西王母像、前室北壁横梁神怪,北壁西侧刻白虎,东侧青龙,中央立石上刻朱雀,下刻玄武。它们虽然表面是静止状态,却包含内在力量的运动感。

  二、饱满的构图

  谢赫《六法》中把构图称为经营位置,就是要把画家用来表现其情感的各种因素,以富有装饰意义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艺术。山东画像石构图一般采用重叠分层,分格刻画的处理手法,往往在一块石头上下分多个层次或左右界出若干格。这样既包含了历史人物、宾主宴请、神话传说、车马出行的大千世界,又体现出汉人思想中完整的宇宙觀。画面内容丰富,结构布局疏密得当,均衡匀称,使得画面节奏感强,以较小物象填充余白,给人以饱满充实的视觉感受,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如山东嘉祥宋山出土的画像石,采用平面浅浮雕雕刻手法,上层右方刻有一栋两层楼阁,楼阁内有两女人正面端坐,其左右分别是几个拜谒的男子和侍女。楼阁下中部戴进贤冠者,向左而坐,他的前方有二人做跪拜状。门外尚有二人求见。楼阁的左侧有一棵大树,树上有鸟,下有一人持弓待射。下层则是描绘了车骑出行图。

  从山东画像石的构图来说,备受瞩目的无疑是它的空间透视法。大多数画像石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和焦点透视法这两种空间透视构图方法。所谓散点透视构图法,就是从同一方向、用等距离的视点去捕捉所要表现的事物,并将其描绘在画面上的空间透视构图方法。如:沂南汉墓的“收租宴饮图”。散点透视法包含三种形式:(1)底线横列法,将所要描绘的物像轮廓横向排列在画面同一底线上的透视构图方法,忽略其中空间纵深的关系,注重左右关系的表达,将三维空间变为二维空间,从底线横列法发展出了底线斜透视法、鸟瞰斜透视法和上远下近鸟瞰透视法;(2)底线斜透视法就是将视点从正侧面移到斜侧面,将捕捉到的物像横向排列在画面的同一底线上,这样,沿纵深空间整齐排列的同类事物在画面上便会侧面轮廓线互相重叠;(3)鸟瞰斜透视法是一种在底线斜透视法的基础上,将视点进一步提升,使观者不仅看到沿纵深空间整齐排列的同类事物的侧面轮廓,而且也能清楚的看到物象上部、和背部的轮廓线也整齐重叠,更好的体现了物象的三维空间。

  三、线性表达

  造型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以及形、色、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占用空间,创造可视的平面、浮雕或立体形显示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从而与视觉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种艺术。

  在画像石这种以刀代笔的艺术形式中,线成为造型最重要的元素,它不仅表现出外形和结构的美感,其中更蕴含了刻画者的真实情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由于画像石是在坚硬的石料上以刀来进行刻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线条的艺术特征,使刻画出的物象具有“如锥画沙”的力度美。

  四、结语

  画像石作为一种祭祀性的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手段展现了中国汉代时期的艺术成就,山东地区画像石中丰富的刻画题材、多样的表现手法、对线的把握和对整体造型的塑造,其古拙质朴、奔放豪迈的装饰风格体现出汉代人的审美情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