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笙”在民乐中领域的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笙以自身独特的音色魅力与乐器特性备受民乐青睐,在民乐的发展与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笙与民乐的历史发展,探讨了笙在民乐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希望能为笙的创新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笙”;民乐;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J63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21-01
笙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经典民族乐器,从古流传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如今依旧在民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笙独特的魅力离不开它本身的音乐价值,独特的构造与特殊的音色备受音乐人喜爱,从传统的单一伴奏乐器到现在应用于重奏与合奏诸多领域,笙在民乐中发挥的作用与意义不可忽视。
一、笙与民乐的历史发展
在我国,笙这种经典的民族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隶属于我国八音乐器中的匏类,从西周出现绵延发展至今,同民乐一起经历了诸多变革。
西周有关笙这种乐器的记载以《白华》、《华秀》等曲目为主,春秋战国时期笙开始作为主奏乐器进入礼乐领域,并逐步扩散至民间,到秦朝时期,宫廷音乐中笙已经跃至领奏与主奏的地位,民间也开始盛行。从汉朝到明清时期,笙作为乐器的表演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又出现了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诸多形式,以管弦乐队为主要发展趋势的音乐史让笙这种乐器既可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协奏或领奏。发展到近代,笙在民族管弦乐领域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和声配置,中外名曲都可演奏,甚至以笙的不同音阶与声部以笙组的形式演绎管弦乐,比如经典的笙组合作民乐作品《旭日东升》。笙本身的特殊音色决定了它在管弦乐中作为粘结其他器乐合奏的桥梁,同时因其不易变音且音律固定,因此也成为了民乐中的音律标准,在当前民乐积极创新发展的现在,笙作为宝贵的传统乐器进一步强化了民族音乐表现力,同时也为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随着笙的改革与规范化,其音乐价值将会进一步提升。
二、笙在民乐中的应用
民乐领域笙的应用丰富多彩,其本身可与诸多中外乐器和谐相处,因此无论是伴奏、重奏还是合奏都应用广泛,就连声乐演唱伴奏都离不开笙。笙这种较强的共性音乐价值使得它在民乐领域具有了和的特质,其和音、双音、三音或多音等演奏方法和乐器本身特性使得它备受民乐领域青睐,对笙这种乐器的调和、和声、桥梁、粘性、基础作用等的探索从未停止。目前笙在民乐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旋律、和声、双声部、副旋律、节奏演奏等,在乐曲演奏、乐队演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经典的笙協奏曲《冬猎》可很好的女声的明亮和男声的低沉配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进行突出表现,以重现鄂伦春族冬猎的场景;笙的经典独奏《阿细欢哥》音色饱满,节奏鲜明,以呼舌、颤指、吐音、打音等技巧营造出了或舒缓或激昂的表现效果。
作为最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一种乐器,笙优雅、节制的表达同吴彤先生所梳理出的“和德清正”四种文化精神不谋而合,笙在民乐领域的应用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表现。比如华夏鹤鸣笙乐团所演绎的经典群笙交响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方位展示了笙的器乐魅力,高音键笙、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倍低音笙等诸多版本都参与了乐曲的演绎,笙的和声与复调性等得到深入挖掘,不同声部的交替、穿插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在笙的音乐表现与统一上更为和谐,同时作为笙编制、音色、音量规范化上的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真正利用笙“和”的特质促进了笙乐交响化。笙在民乐中的应用积极探索着作品与乐器的完美结合之路,在演奏中积极尝试大胆的演奏形式,通过多种组合形式探索笙乐器更多的创新应用,为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的内在、探索笙在民乐领域中的应用实践提供支持,实现笙的应用创新化、演奏多样化,促进笙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笙的未来发展
当前,我国民乐领域笙的应用探索主要以大型管弦乐队为主,笙的发展与创新也集中在这一领域,民族管弦乐队的壮大与成熟为笙的创新应用提供了良好发展实践平台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了笙在民乐领域的系列化与规范化。无论是笙的诸多乐器系列还是均衡的音量发展、丰富音色与齐全编制,都成为了民族乐团发展与建设的重点,时至今日,笙已经完全适应民族管弦乐团音域宽度需求,同交响乐队配合做到了吻合。
笙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解决了专业民乐乐队配置中的中低音声部问题,适应了民乐领域洋为中用曲目的改编和创作需求,尤其是专业化笙教学开展之后,民族乐队在建设与发展上更进一步。随着笙的改革与规范化建设的推进,笙无论是乐器制作发展还是民乐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它在民乐乐队中的重要位置决定了其在未来民乐管弦乐队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笙必须积极发挥自身“和”的作用融入乐队音色实现完美表达,从而促使其在新世纪走向新的繁荣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笙的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笙演奏艺术的传承问题、演奏技巧专业化待提升、教学用教材的规范建设不足、教辅与专著的缺失等,要立足于笙的未来发展解决好这些制约发展与进步的关键问题,为笙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民乐领域中笙的发展与应用经历了漫长的时光,笙以独特的“和”特质为民乐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笙乐器的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宫世勇.“笙”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5(08).
[2]胡光辉.笙在制作与运用过程中的新尝试[J].乐器,2001(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