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独奏乐器,与优雅动人的小提琴相比,大提琴相对而言音色浑厚丰满,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大提琴在演奏技法与表演技巧上,有其独特之处,故而探讨其演奏技法与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技法;表演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12-01
一、大提琴概述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樂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有时也用高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既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大提琴的演奏技法
大提琴在演奏中主要靠运弓和左手技巧的配合,来达到理想的发音。演奏者既要依据音乐风格所需选择弓法,又要加大自己的感悟能力,去表达音乐的内容和思想内涵,从而发挥出最佳效果。大提琴的右手技巧包括运弓和拨弹两个方面,而主要是运弓技术,亦即通过右手握弓在琴弦上磨擦,使乐器振动发音的技术。由于琴弦的振幅大小和振动的均匀度直接影响演奏的音质和音量,所以从纯技巧的角度来说,右手技巧是掌握好演奏技艺的基础课题。另一方面,通过千变万化不同方法的运用,又是丰富大提琴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常用运弓方法分长弓、短弓。长弓类包括慢弓、长快弓、分弓和连弓。慢弓要求演奏者在运弓中要始终保持一定的平稳力度,音质和音色的完美统一。长快弓要求演奏者加大臂的运动幅度,使弓在运动中保持一定的快速度和运弓的长度,增强大提琴在独奏与合奏中的音乐表现力。分弓和连弓则是慢弓与长快弓的有机结合,主要根据音乐内容的要求,在演奏中表达一定的速度,力度变化的应用长度。短弓类包括快弓、自然跳弓、跳弓、碎弓,快弓要求演奏者的演奏手法使整个运弓过程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在快速上下弓中利用腕、手指的动作调整、排除换弓的痕迹。自然跳弓要使运弓有跳跃感,就要使弓毛触弦发音后弹跳、离弦较多,利用弓杆运动过程中的弹跳惯性规律的跳弓,称之为自然跳弓,偏重于依靠人为控制而使弓毛离弦的跳弓,称之为控制跳弓(也称之为跳弓)。碎弓是奏震音的一种弓法,虽也可说是最短促的分弓,但奏法和分弓完全不同,它靠手腕灵活而有节奏地抖动。这些常用的弓法适宜演奏简单的乐曲,要演奏各个不同风格的乐曲,表现特殊音响效果的旋律,必须熟知掌握较高难的演奏技法和技巧。
三、大提琴演奏的主要技巧
大提琴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以此适用各种复杂的乐曲和难度较高的乐曲。
大提琴演奏中常用的技巧类弓法,主要有顿弓、抛弓、弓杆击弦法等,掌握这些演奏技巧,演奏者可随心所欲地表达风格性较强的乐曲。顿弓是演奏顿音的一种弓法,顿弓有分奏顿弓、连奏顿弓、重顿弓之分。分奏顿弓是用弓毛一触弦既加弓压,使之出现重音,然后马上把手放松,利用腕臂放松时的甩力,把弓子送到预期的部位后既刹住,便成顿音。分奏顿弓的弓位比较自由,但在弓类比较难做,弓段要短(俗称使用寸弓)。和跳弓相比,顿弓结实有力,每个音之间有停顿,但弓毛并不离弦。连顿弓是一弓连奏几个顿音,运弓原理和分奏顿弓一样,手腕的动作和奏连弓时的控制跳弓相似,但腕动作要小一些、平一些。连奏顿弓用上弓演奏较易掌握,这种弓法是在乐感上短促,活泼富有跳跃性,音与音之间顿挫分明。重顿弓是用较长弓段的分奏顿弓,弓位从中弓开始运行,到中上弓靠近弓尖的部位刹住,弓速要很快,音头、重音的出现较多地是靠加快弓速而不是主要靠加弓压求得。慢速的重顿弓甚至可用大半弓演奏。抛弓是演奏者利用弓向下抛击产生的弹跳力使弓毛接触琴弦而发音,在演奏中有连续抛弓,一弓发一个音带一个音的,也有一弓抛下带出几个音的,演奏刚强有力活泼欢快的乐曲,常用到此弓法,强调模拟效果。弓杆击弦法是利用弓杆击弦,使之发出一种短促轻微而发木的特殊音响效果,做法是把弓杆朝指板方向翻转到使弓杆触弦让弓毛完全离弦的程度。在上半弓部位演奏运弓手法基本与演奏控制跳弓相同,只是手腕需要压低,每触弦一次都要使弓杆弹跳离弦,否则就无法连续演奏了。
总之,要想把琴拉好,必须要有一个 正确的演奏方法,它要求演奏者心态放松,形体自如。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拉出好的声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