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梅派代表剧目《西施》的特色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229
刘畅

  摘 要:京剧梅派艺术最典型也最为精彩之处便是常常为人称道的“平中见奇”,显示了令人惊异的奇绝,这个奇,就是“全在戏中”。

  关键词:梅葆玖;西施;响屧廊

  中图分类号:J821;J6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106-01

  我有幸在2015年拜梅派艺术宗师梅葆玖老师为师,师父的亲授的梅派传统剧剧目“西施”使我受益匪浅,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了梅派艺术的精髓。从艺术本身角度来说,梅兰芳表演艺术之所以可以成为戏曲表演体系的杰出代表,便在于,梅派艺术作为通常最为彰显个人风格的艺术流派,却具有着“通大路”的品质。

  这种“通大路”的品质,不仅表现在对受众的广阔覆盖,更在于梅派艺术自身的表演特色,个性中蕴涵了更多的共性,个人创造中更多体现了艺术规律。

  梅派艺术基于梅兰芳大师艺术造诣,以及中和平正的艺术观念,显示了卓越的艺术品格,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创造中所显示出的戏曲创造规律。最典型也最为精彩之处便是常常为人称道的“平中见奇”,就是在平和中正、自然脱俗的中和之美当中,却显示了令人惊异的奇绝,这个奇,就是“全在戏中”。而这一点,正体现了戏曲创造规律。

  所谓“全在戏中”,具有两层意思。

  第一,全在戏剧之中,角色表演完全讲究戏理,演员要为剧中人“立心”“立言”;

  第二,全在戏曲之中,即舞台表演一切均在戏曲特殊表现形式及其逻辑之中。一招一式,一个眼神,一个身段,一段唱念,都以坚实的戏曲功法为基础,并赋予鲜活的生命感、精彩的形式美,同时最终完成对戏曲人物的独特塑造。

  全在戏剧之中,便是讲究体验,追求表演决不违背戏剧的特定情境、冲突与人物性格。全在戏曲之中,便是讲究表现,决非自然主义,而充分尊重和调动戏曲特殊表现手段,既生动刻画人物,又具有特殊表现力,让观众获得独特、鲜明、强烈的审美愉悦。于是,这种全在戏剧之中的体验也就不是“化身为剧中人物”的方式,而具有了戏曲体验的特殊性。否则,那么繁复的戏曲表演如何把控?表演现场的千变万化又如何敏锐感知和应对?观演关系的微妙呼应亦当如何调动與调节?

  上述体验与表现的紧密、自然融合,揭示了梅派艺术形神兼备的本质特征。自然、纯熟、完整的奇绝境界,也完整契合并体现了张庚对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本判识——即以功法为核心和逻辑起点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也就是:从基本元素,到表演语汇,再到完整艺术所构成的戏曲表演训练方式和创作方式,它们构成了戏曲表演最为核心的一种“营造法式”。

  《西施》这出戏最早开始演出的时候是分为上下两本进行演出的,梅大师到了晚年之后便将两本合成一本总共以20场的场序进行演出。这出戏除了有一场以舞蹈为主的“翎子舞”以外,其余场次全部都是以唱功为主的文戏唱,足见这出戏对唱功的要求之高。

  西施这个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四大美女之一,至今仍存有14处关于西施的生活遗迹,包括西施庙,苎萝亭,浣纱溪等传说三月初三是西施的生日那天很多的香客都会到西施庙进香至今不衰。足见在广大群众中大家对这个人物的喜爱。想演好这个人物在学习的过程中梅大师反复的强调人物的特点,在表演细节上更是体现了以为艺术大师的妙到毫巅,学到其中“响屧廊”的时候梅老师特意提到这场的名字,他说当时西施穿的鞋子是类似于木屐的一种鞋子,走在里面会有特殊的响声故而取名响屧廊。这一折中的唱腔非常的优美,有大段的二黄和南棒子的唱腔设计。是非常脍炙人口,意境幽深的一场。在唱腔的行腔上把梅派的韵味梅派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说到念白师父反复的强调念白要注意每个字的吐字方式,在每句之间空白处气口的停顿,以及情绪的转换。念白不是简单的复述剧本,有句老话,千金念白四两唱。足见念白的重要性要念出语气,情感,人物。这场戏的扮相是水袖,斗篷,每一个透袖都要求水袖的整齐,出去的干净,回来的更要干净,做动作的时候体现古典美要尽量的用水袖遮住手,出场的脚步的节奏感,要慢,要压住脚步,步幅要尽量的缩小,在环境的体现上师父告诉我,因为是深秋,要体现出深秋那种寒意的感觉,要注意斗篷的姿态,尽量合的整齐,因为要保持舞台上的美感。老师说在诸多的梅派剧目中“西施”这出戏的演出场次也许不是最多的,但是确实梅兰芳艺术大师对于京剧的化妆,唱腔,伴奏,物美,等进行改革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从这出戏里梅兰芳艺术大师为了能够丰富乐队的表现能力,首次在乐队的伴奏乐器里加入了二胡,使得伴奏更加的浑厚饱满。从此旦角的各个流派也都纷纷的在伴奏里加入了二胡,至今二胡已经成为了京剧旦角演唱伴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了,后来师父继承了梅兰芳大师的衣钵,在这出西施里更是加入西洋交响乐的伴奏,使音乐的部分更加唯美动听。

  也许只有岁月的积累和在的舞台上的历练才消化咀嚼出梅派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什么叫雍容华贵、中正大方,什么才称得上写意虚拟程式之美、富有沁人心脾的幽幽余香。尤其梅先生最后传世名作《穆桂英挂帅》问世,集其表演艺术凝重、含蓄、简约、规范之大成,时时感觉到大师以一当百、源源不尽的内在爆发力。他将流派艺术提升到极致之际,也为自己艺术生涯推上了一个历史的巅峰。此剧将人物脉络与演员性格交融一体,令人百看不厌。也衷心的希望梅派艺术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让京剧艺术,让梅派艺术源远流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