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声音是歌曲的基础,情感是歌曲的灵魂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2790
张元绣

  摘 要:在歌山音海中,歌词是用以抒发和交流思想感情最基本、最直接的表达和传递情感的途径。无论歌曲的形式怎样变化,总是围绕着情感这个中心而进行的。怎样更好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呢?歌词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歌词和情感在歌曲中水乳交融、互相映照,在歌词的表达中暗含着词曲作者、演唱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目的。

  关键词:歌;声;情;韵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093-02

  一、唱戏的不动情,看戏的不共鸣

  歌唱艺术的声音和情感,是演唱者内心的真情流露,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再通过形象、贴切的声音准确地传达出来。一首歌虽由词曲作者创作而成,但那毕竟只停留在乐谱上,人们不能直接从乐谱上来欣赏。所以,歌曲艺术的情感的产生,离不开歌唱者再创作时的情感冲动,离不开演唱者运用声音表达,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何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就是要用深刻、生动、准确的声音去阐释、去表达,以此完成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艺术的基础是情感。因此演唱者必须吃透原创、把握好情感,才能实现原创者的目的。俗话说,唱戏的不动情,看戏的不共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在弱者的旁边点起希望的篝火,在邪恶面前亮出正义的利剑

  歌唱艺术是音乐律动的美,同样也是声音和情感艺术的体现,是演唱者与观众心与心的交流,是通过声音传情、以情达意来进行的艺术再创作过程。有人说,歌唱是最动人的音乐。做为一名成功的演唱者,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以动人的歌喉去表现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情感,通过他的歌喉擦干苦难者脸上的泪水,温暖失意者冰凉的心。

  歌曲中声音与情感的关系,互为依从,不可分割。声音是歌唱基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情感则是歌唱中的表达核心。因此,只有声音和情感得到完美结合,才能让歌曲惟妙惟肖、酣畅淋漓。达到震撼人心、以歌化人的目的。

  三、优美的音色是歌曲的灵魂

  演唱者在歌曲的演唱中,优美的音色是歌声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歌唱艺术比其它文艺作品更有感染力、更受人喜爱的关键所在。因为它表达感情更直接、更通俗,能让歌者和听众水乳交融、互相感染。形象、贴切地把思想感情再现出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喜爱。如果歌唱者发出来的声音干巴、刺耳,势必影响到审美的效果,就算你的声音再有金属感和穿透力,也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会被大家认为你是在炫耀技巧。近年来,在电视上、重大的晚会上,刘欢、腾格尔、凤凰传奇、玖月奇迹、孙楠、蔡琴、毛阿敏、韩红、齐秦、蔡国庆、等歌唱者之所以深受欢迎和追捧,是因为他们把声音和情感做了最完美的结合。

  四、歌词的作用

  歌曲是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音色、音质则在歌曲情感表达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歌曲是诗的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诗的语言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艺术构思的基础,比如,有许多歌曲都是根据古代诗词改编创作的。可以說歌曲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题的发挥与表现。同时,歌词中每个字的规范发音,语言的轻重强弱变化也直接关系着歌曲的情感内涵,演唱必须建立在对歌词的全面把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使歌曲悦耳动人、如临其境。在演唱歌曲之前,先将歌词进行朗读,把歌词中字音发声规律和情感含义掌握好了,演唱也就得心应手了,正所谓“千金朗读四两唱”。在歌词的练习中,有许多人在字的声、韵母读音上发生了音变,这样就会让整首歌曲的美感大打折扣。比如:春字读为冲;山读为三;景字读为紧;坤字读为空等等。因此,在歌曲演唱中字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应该把握得准确清楚,绝不能含糊。例如在歌词上,一般将每一个字分成三个部分,即字头、字腹、字尾。在字头发声时,像圆珠子一样吐出来,使得每一个字都饱满、圆润;再经过字腹的共鸣阶段;最后在字尾上吐字时,让声音准确落在字头发声的位置上,达到字头与字尾的统一,也就有了吐字归韵的效果。由此可见,演唱中歌词对于歌曲的影响,以及歌词在对歌曲情感艺术表达上尤为重要。

  五、情感的魅力,歌词的作用

  歌词、情感与歌唱是相互作用相互感染的。歌唱的目的是将唱词通过音乐化的声音,富有情感地表达出来。生动的歌词和歌词的形象化,是歌唱表现极重要的手段。歌唱的艺术形象,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是通过声音和情感来描绘的,演唱者必须把优美的声音和真挚的情感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听众塑造出鲜活、丰富且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演唱者对歌曲的演唱过程,实际也是对歌曲再创作的过程,歌唱通过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调、语气都服从歌曲的情绪表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揭示出歌曲深刻的思想内容,体现艺术形象。咬字、吐字也一样,咬字、吐字不能从形式出发,必须从声音的感情出发,使它服从歌曲艺术内涵的需求,要注意,咬字结实有力不等于将字咬死,字咬得太死语言就会僵化,声音也会发紧。相反,字咬得柔并不等于含糊不清。咬字“柔和”与咬字“含糊”是两回事。关于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早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声乐理论中已有大量的阐述,如“宇正腔圆”、“字中有声,声中有字”、“以字行腔”等等,他们都突出了语言学的一般规律。另外,国外音乐家也对咬字、吐字非常重视,尤其是那些吟诵性、喧叙性的音乐,咬字、吐字更具有异常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重视歌唱中的正确咬字、吐字,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不仅对歌唱的感情表现大有益处,而且这些知识也应成为歌曲歌唱者的必备知识。为此,歌手重视演唱中字音的清晰,讲究字音的准确、精妙,这也符合现代声乐教学中所强调吐字、咬字与普通话为基准的要求。当然,对于学习声乐的人来讲,文化修养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有些朋友认为,学习中国歌曲,就是学发声,这是不对的,仅会发声是不够的,还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吐字应该就没有问题,何况自己又是一个中国人,难道还唱不好中国歌曲?结果是他们所演唱的歌曲并不感人。例如,有的人在歌唱时,吐字含糊不清,每一个字上有咬有切,弄得字与句支离破碎,毫无情感内涵可言。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只重视了发声方法,以为发声上只有技术,殊不知掌握和处理歌词与情感也同样有技术。现代年轻人热捧的歌曲,不仅仅是音色、技巧、力度等音乐元素,还有巧妙结合技术问题。不能一味地嘶喊,更不能一味地狂叫乱唱。演唱中,声音准确发出来的关键应该是体现在吐字、咬字和情感的抒发上。虽然通俗音乐的语言是建立在平时说话的基础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差别,应该说唱歌的吐字比平时的说话要夸张得多、煽情得多,就好比话剧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和舞台上表演说话时完全不一样的,都有舞台的修饰成分在里面。流行歌曲演唱中在吐字发声上为了让声音更靠前,更加的清晰,舌头的位置一直处于语言训练中的l、t的位置上。流行歌曲演唱中吐字没有民族唱法那样的“喷口”,也更没有像西洋传统发声那样讲究,要求腔体打开如同打哈欠的位置上吐字。但是,如果吐字和咬字不规范的话,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缺乏语言的清晰和音色的嘹亮,就会引发对声音的控制不到位,从而阻碍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歌曲的情感抒发。由此可见,流行歌曲的艺术表达,与语言和情感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可以说,流行歌唱艺术是一门关于语言的艺术,更是一门关于生活情感的艺术。一首流行歌曲演唱成功与否,歌唱情感的表达是否淋漓尽致,是否符合歌曲的风格和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其中语言与情感的表达是歌曲演唱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