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浅谈考察后自己对杨家埠年画的认识,主要从年画风格、刻板、与天津杨柳青的对比认知、色彩认识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天津杨柳青;艺术认识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
一、杨家埠年画发展形成
杨家埠分为:东杨埠和西杨埠,杨家埠年画因为是农村的民间艺人创作,多是社会底层人士,因此水平较低,是以养家糊口而兴起来的年画,不太讲究布局画工,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接受人群和消费人群多为农村老百姓,因此杨家埠的年画在初期内容比较狭隘,迎合百姓迷信的得信仰,以印制神像为主,门神菩萨玉皇等等,农村春节贴在家里得也以这样的居多,而年画得创作也以这为主,后来随着制作工艺得提高,从业人员的增多和交流的增多,消费人群的扩展,制作水平有了长足得进步,杨家埠的年画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了取材于小说得一部分作品,如《水浒》人物(花荣)、《红楼》人物(金陵十二钗)、《三國演义》(三英战吕布)、《聊斋》等还出现了花、草等题材的年画,艺术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家冯骥才曾说:“颜色浓艳抢眼,画面满满腾腾,人物壮壮实实,胖娃娃个个都有二十斤重,圆头圆脑带着憨气,傻里傻气得看着你。再看画上得姑娘们,一色的方脸盘,粗辫子,两只大眼黑白分明,脸蛋红扑扑,好比肥城得桃儿。”①这句话经典得概括了杨家埠年画得风格特点。
二、杨家埠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对比的理解
杨家埠得年画与天津杨柳青相比,水平较低一些。它比天津杨柳青得年画更具有民间意味,天津地处北京门户接近皇城,文化环境好于杨家埠,从而影响到了杨柳青,创作者较多,消费人群多为城市人,作品带有明显的文人气质,制作工艺更有个性与难度,雕刻更讲究精细,色调雅致,画幅比较讲究,天津年画是半印半画,而杨家埠年画,主要印多画少。
三、我认识到的杨家埠年画的刻板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是这样得,一般需要六套版,先刻线条版黑色版,再做张套色版,即红、绿、黄、粉、紫,线条版印完后,再用五张色版印出来色块,年画特点是有画就有版,杨家埠得杨洛书是带头人自己出样,自己进行样式创造,而其他人则是出样很少。杨家埠的年画,多为当地的艺人,自己创作自己刻自印,季乃仓创作了杨家埠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形式多为按张贴的位置进行区分,木版年画现在已经不仅是木版手工了也有机器年画。
四、对杨家埠年画的色彩认识
年画的的内容色彩构造完全符合了当地的色彩口诀规律,作为民间艺人独创的优秀作品,而被人们所接受喜爱,以手工艺打造和杨家埠的独有的年画地域特色,成为艺术领域不可或缺得一部分,年画以其独具的特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是人们生活得一部分,在农村文化体系里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它得不断发展受到不同得人们钟爱。口诀是最好的见证。其色彩应用有以下口诀来表述。
年画配色口诀如:软靠硬,色不楞。黑靠纸,臭狗屎。红靠黄,量晃晃。粉青绿,人品细。想要俏,带点孝。要想精,加点青。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墨。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②这些话诀体现了劳动人民对色彩的基本认识,表达了非常朴素得智慧。年画老人有句歌:“红配绿,一块肉;红配紫,不会死“。杨家埠年画色彩十分耀眼强烈,鲜亮刺激给人一种乡土艺术特有得颜色冲击,喜庆和兴奋。
杨家埠画师的用色口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以红黄画面新,红主新,黄主淡,绿色大了最难看,紫多发恶黄多傻,对比干净画鲜艳,红间黄,喜煞娘,红重紫,没人理。③
五、年画比例关系及艺术特征
杨家埠的年画源于生活,源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民俗,构图比较满,头脸大表示人的精神足,内容比较红火,人物形象比较丰腴,也体现了人们希望生活丰衣足食得心里期盼,心中充满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色彩的鲜艳,形象的夸张,为本已冷清的农村场景增添了过年喜庆热烈的气氛,画面人物含笑高兴的表情形象,也许与这里禁忌——禁哭有关。每一幅画里人人衣服色彩艳丽,画面几乎不留空白,人物形象健硕富态,所表现的是富足和吉祥。为了吉祥的祈望,大量的吉祥图案应运而生,以上画里出现的西瓜、桃子、石榴、莲蓬、金鱼、公鸡、老虎、金蟾、聚宝盆、摇钱树、祥云等等,被人们添加在了画面上。这些是人们认为吉祥吉利的事物,人们当然希望好的东西好的事物环绕他们的生活,越多越好,不怕它们堆满画面,也是人们对年的美好愿望。欢乐、祥和、祈福、祥瑞、饱满、红火、装饰性、繁盛等是最突出特征,渲染着年画的美,有心里寄托的寓意美,年画套色印刷有七色和五色,七色现在很少用,套版较多很有表现力,线条粗壮、质朴,色彩对比鲜明,而非协调,达到彼此强调作用,从而达到视觉效果,形成明快的色调,以色彩感觉形成心里的情绪,大红色多运用,就是红火喜庆最突出的特点。植物原料的应用,不同于化工色彩的表现,多用纯色表现很少用调和色,几种原色搭配,艺人用色彩交错的方式使得整个画面花花绿绿,简洁丰富,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是杨家埠年画特有的色彩语言。
注释:
①贺霞.杨家埠年画的今与昔[Z].北京:新华社,2008-02-07.
②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27.
③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志编撰委员会编.杨家埠村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3:46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