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现实意义与方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447
马薏雯

  摘 要:当前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能有效地解决和预防这些矛盾和问题;志愿者活动是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一种长效机制,促进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活动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学雷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雷锋精神;常态化;志愿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79-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一些不利于改革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现。一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扭曲,个人意识被推向极端;一些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造假欺诈、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丑象屡有发生。通过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将有助于人们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從而有力地保障我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一、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道德状况总体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落、价值观扭曲等现象。

  2011年,佛山一名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货柜车碾过。7分钟内十八个路人在女童身边经过,但对此不闻不问。最后,第十九位路人(中年清洁女工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南京一位九旬老人瘫在解放南路人行道上近半小时,无人敢将他扶起;一名女子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购物中心一楼的扶梯口晕倒,近半个小时内,周边市民无人上前搀扶……

  这些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和转型对人的影响,反映了现实阶段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状况。社会在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变,但不能向坏的方向变。要扭转这种状况,重塑人们对崇高道德观念的追求之心,需要全社会重视这个问题,大张旗鼓地弘扬正气,驱除邪气。

  二、雷锋精神

  雷锋是社会主义建议时期一位杰出代表,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影响最广泛、最持久的一个先进典型。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对光荣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对共产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比较完美结合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自1963年党中央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上积累了很多好经验,但也有不足之处,“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这句流行语就反映了学习活动存在“一阵风”现象。学雷锋活动可持续发展下去,不可能靠轰轰烈烈来维持,必须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三、学雷锋常态化

  学雷锋常态化一方面是指学雷锋活动要日常化、生活化和平常化,使学雷锋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另一方面是指雷锋精神要成为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性价值原则。保证学雷锋的常态化,人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90年代初兴起的志愿者活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系统和管理制度。志愿者活动和学雷锋活动有机结合,是学雷锋活动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

  (一)雷锋精神是志愿者活动的重要精神组成部分

  雷锋是当代中国志愿者的一个杰出代表。雷锋精神不仅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和发扬,更应该成为我国志愿者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志愿者活动中发扬雷锋精神,应重视从实际出发,重点强调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以及关心他人、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借助志愿者活动全面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志愿者活动的专业化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现代的志愿服务一般都有专业性的组织,都设有组织目标、计划安排、制度章程以及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若各个志愿组织将雷锋精神纳入该组织的章程中,从制度上有效克服以往在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一阵风”弊端,使学雷锋活动依托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地开展下去;志愿者活动的群众基础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将雷锋精神普及到每个个体。志愿服务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发动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从事各种慈善公益活动这一方面。因此,以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普及群众学雷锋活动,从而发挥出更积极长效的作用;志愿者活动的多样化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者活动作为一种有组织的面向社会现实问题的自愿活动,规模应更为广泛,内容形式也更为丰富多样,包括扶赈灾救急、助孤助学、植树造林等各种慈善公益活动,甚至还有一些将个人奋斗目标与祖国根本利益结合起来的志愿服务项目。

  四、结语

  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明显增强。通过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才能为人们稳固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准则,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自觉地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逐渐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和价值遵循。

  参考文献:

  [1]王锁明.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与实现路径[J].唯实,2012(07).

  [2]佘双好,倪素香.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4).

  [3]徐燕.新时期学习雷锋建立长效机制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