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论加快城镇化进程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922
张咏仪

  摘 要:城镇化是国家发展必然会经过的道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不仅转变了群众的生活环境,而且对于经济、资源、文化等方面也会同时带来较大的改变。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因此,群众文化工作就成了基层文化工作单位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文化工作;群众需求;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98-01

  在当今社会,新型城镇化已经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城镇化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今,新型城镇化进程已然是我国发展经济不可阻挡的趋势,另一方面,它更是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口、经济、资源等全方面的发展繁荣,作为社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自然也在其列,同样,文化建设也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城镇化进程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群众精神上的某种追求,但是绝大多数时候,这些都需要物质基础来承载,如文化建设中需要的设备工具、工作场地,以及活动经费,统统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持,城镇化发展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保障条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资源都被快速集中到城镇,而这些集中起来的文化物质资源,就能够被更加有效地利用起来,更好地为文化建设服务。

  城镇化进程为文化建设产生了更有利的条件和基础,而群众文化的建设则为城镇化进程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先前被置于次要地位或者干脆被忽略的文化资源及产业被重新正视,而它们正在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效助力。

  凝聚功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群众文化,是迅速确立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人类的群居生存方式,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依托于文化认同的聚集,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打破了之前的小范围聚集,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集聚生存,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融合,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一切的转变都急需寻求新的文化认同,群众文化建设就为此搭建了极好的桥梁。居民通过城镇的群众文化建设培养形成一致的基本价值观,这样的认同可以释放出巨大精神凝聚力,进而加速新型城镇的融合建设,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

  二、在城市化进程中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政策仍旧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如何重视,文化建设依然是有意无意被置于了次要位置,群众文化工作就更是如此,面临着不少问题。

  首先,在城鎮化的进程中,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根据早些时候的统计数据,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群众文化的资金投入是很少的,至少远低于科技和经济开发,而这些投入平均到每人,就更加少的可怜,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35.86元,基本勉强相当于一张电影票的价格,文化资金投入状况可见一斑。而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是非常薄弱的,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然后,群众文化的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文化专员、文化干事,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陌生的职务,但他们本该是最基层的群众文化服务人员,却感觉与许多居民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接受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指导,这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所面临的一个窘境。

  三、在城市化进程中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注意要点

  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的矛盾,其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矛盾统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工作中常常会接触到的问题,正确恰当地处理这些矛盾才能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此,就应当把握一些要点。

  制定政策,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文化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不仅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还要培养专门的文化人才,加强文艺人才的储备,以及在职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更好地引导并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

  1.对于文化传承的保护。文化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发展,文化是经过漫长历史淬炼后的精华产物,不保护,就不可能发展,而发展,也是一种保护。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各级文化遗产,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有,这就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传承,中华的灿烂文明就是蕴含在这些传承当中的,绝对不能断绝。

  2.新型城镇化,别丢了“文化魂”。标准化流水线之所以极难诞生艺术精品,就是因为它所生产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产品,缺少了独特的内蕴。新型城镇化也是如此,独特的文化才是区分“百楼同式”城镇的根本,文化就是城市的“魂”,属于自身的文化,是城镇魅力的源头、活力的源泉。就像此次两会中人大代表李晖所说,“只有文化发展起来,新的城镇居民才能在价值观念上与新的发展理念齐头并进。”

  四、结语

  城镇化进程在新形势下,已经不应当一味地追求经济,还应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考虑进去,城镇化就像一列奔腾的动车组,告诉向着全面小康社会驶去,在这个进程中,群众文化不只可以将这列动车组的外表擦亮,并且还能清除路轨上的杂物,保证我们能够平稳光鲜地到达目的地。

  参考文献:

  [1]文化为新型城镇化带来什么[J].群众·决策资讯,2015(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