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壮族祭祀文化在广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967
郭新鼎

  摘 要:壯族历史悠久,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民族。它拥有自己的特有风俗,其中那文化中的祭祀也是重要的习俗。本文通过对祭祀文化的考察和研究,结合南宁市隆安县蝶成广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蝶成广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探究如何结合那文化中的祭祀文化来进行广场的空间设计。

  关键词:那文化;习俗;祭祀;空间设计;广场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32-01

  “那”,意为“田”和“峒”,泛指田地或土地,也可以称为土地文化,以及和它关联的文化,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和地理,壮族的先民们将野生稻转化为栽培稻,是最早的稻作文化之一。广西隆安县具有丰富的那文化遗址和民俗遗址,就留下了很多关于祭祀的习俗,有必要将这些文化融入到现有的广场环境设计中来,由于这些文化在隆安县有着深厚的民众熟悉度,因此做好设计和这些文化的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一、遗址与广场设计

  广西省隆安县是有很多的大石铲祭祀之类的遗址。根据科学统计,隆安有数十个大石铲祭祀遗址,是世界“那文化”圈中大石铲祭祀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其中大龙潭遗址是世界最大的大石铲祭祀遗址,作为广西区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束腰齿肩形大石铲就出土自大龙潭遗址。可以将这些元素应该运用到广场环境设计来:(1)在总体规划区域时借鉴传统的遗址元素,形成与自然,文化相统一的整体性;(2)在广场铺装方面可以多增加一些古代遗址纹样的铺装,增加与人民的亲切感;(3)在一些空间设计多设计一些灰空间,里面增加传统的元素。

  二、习俗与广场设计

  广西省隆安县向来有农历“四月八”农具节习俗。著名的“四月八”农具节习俗原名为浴佛节,形成于明朝万历、天启年间,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实际上是古老的大石铲祭祀的传承,古代骆越人在水稻插秧农事活动结束后,要举行洗梨耙收存的祭祀仪式,祈求农业祖神赐予丰收,后来就演变成了过农具节的习俗。(1)广场设计中可以运用农具为主要元素,增加农具的使用场景,运用现代的手法还原劳作时的场景,人们在游览时可以参与,活动,休闲。还要借鉴祭祀仪式,增加广场的民族文化性;(2)广场的设计还可以利用空间划分体现广场空间与节日之间的关系。比如,当举行什么样的仪式的时候来决定运用什么样的空间安排。所以广场空间设计的时候可以随着节日的变化而变化。

  三、文化习俗与广场设计

  隆安县还保留了最原生态的农业祖神祭祀等稻作文化习俗。那桐的三界神祭祀是最原生态的农业祖神祭祀,祭祀的对象是保佑稻谷丰收的天公、地母和创造了原始农业的人王。乔建镇等地还有过娅王节的习俗,娅王是骆越古国的始祖王,也是创造了原始农业的始祖王。在古老的《布罗陀经书》中就有“娅王造鸡鸭,吃谷来生蛋”、“鸡鸭祭祖婆,猪羊祭娅王”的记载,后来娅王演变成了水神龙母。此外,隆安还有添粮增寿、吃五色糯米饭、做蕉叶糍、请师公赎谷魂、向龙母求雨等习俗,这些习俗都与“那文化”有关。(1)这些文化习俗都有相对应的纹样元素,可以将其运用到广场铺装上来;(2)可以将这些习俗转变为一些广场的文化活动,可以为这些活动建立一些灰空间。

  四、设计要点

  蝶成广场在隆安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当地居民特有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现有的广场设计存在不足:规划不够合理,缺乏娱乐空间场所,缺少情趣性和文化内涵。在整体规划方面大多采用直线设计,没有以活动特点,年龄阶段,文化属性来规划设计。对此,可以运用那文化中的祭祀文化来设计一些文化内涵的整体空间布置,可以通过人们的活动特点来规划。在铺装方面,现有的采用广场砖和单一的鹅卵石,过于单一,层次不够丰富,不能体现出地域文化特点。对此,可以运用传统文化纹样来进行铺装,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体会到当地的民族特色。在绿化方面,也比较单一,缺乏公共艺术的造型元素,对此,可以运用古典欧式的做法,把绿植和民族雕塑结合起来,增加公共空间的丰富性,还可以增加一些广场那文化的相关雕塑。

  隆安还有独特丰富的那文化遗存。那文化圈以稻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丰富多彩的那文化遗存,它们都与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那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一是有众多的那地名遗存。隆安所在的坛洛平原是那文化圈中“那”地名最集中的地方,全县有122个乡镇和村屯以那命名,如那桐、那重、那元、那门、那朗、那湾、那降、那料、那营、那昆、那可、那娄、那瓜等。广西隆安县蝶成广场可以重新命名,结合那文化的历史名称,来增加广场的民族性和辨识性。

  广西隆安县祭祀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将祭祀文化和广场设计相结合是比较有创新性的一种方式,也符合当地人的习俗,有一定的亲民性,可以加深当地居民对祭祀文化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娟.景观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2]楼庆西.乡土景观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邱健.景观设计初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