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城市老年居住空间需求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384
李楠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城市老年居住空间需求研究

  李楠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城市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及文化生活需求,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对于老年群体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老年人作为脆弱群体,在各种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中,他们的利益和需求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忽视,使他们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时,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所能为老年群体提供的生活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也促进了社会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成果如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发育和建设,特别是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和社区基层组织自主化发展趋势,为老年群体需求满足的社会化途径提供了可能。

  老年;居住空间;环境

一、社会化居住空间养老

老年群体提供生活服务和照顾,最终是由社区来具体实现的。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基层社区中进行的,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中国的老年人大多看重天伦之乐、邻里关系、地缘关系等,往往对自己的家庭和久居的社区环境产生依恋,他们一般不愿轻易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依赖、亲近和需要日渐增多。社会养老功能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趋势,为形成家庭与社区优势相结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空间。

二、居住方式与孤独感

精神慰藉与亲情需求。“居住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从未感到孤独”一问由多到少的依居住方式的排序是:与配偶及已婚子女居住、与配偶同住、与配偶及未婚子女同住、丧偶与子女同住、独居。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方式,在排解老人孤独感、满足老年人亲情需求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社区养老环境。社区养老环境指一个社区中人们的尊老、敬老、助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程度及社区组织在调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如何有效地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需求满足的能力。一些社区组织过居民养老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一些居委会在调节老人和儿女的关系方面,通过文明家庭和楼组的评选活动,优化了社区养老环境,也有的居委会组织年轻老人照顾年老的老人的“时间储蓄”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是,这类活动不规范,使那些年轻的老人觉得没有制度保证以后自己能否受到其他老人的照顾。另外,这类活动很不普遍,只在很少的居委会中开展。

三、城市社区老年居住空间研究

(一)体制因素

  基层社区(街道、居委会)权责不统一,社区的责任在无限扩大,社区的权利却不明确。在社区改革中,市政府在计划、规划、市容、卫生等8个方面给区、街下放了24项管理权,各区也分别向街道下放了相应的管理权。但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实际上成为上级政府布置各项工作的落实机构,老人工作只是其中之一,居委会工作人员无法腾出时间和精力考虑老年群体的管理问题。

  (二)资金因素

  资金不足是制约社区老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街道一级社区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以街道自筹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加上部分社会赞助,相对来说要好一点。居委会所需资金基本上靠自己创收、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收入和社会集资,基本上没有专项经费,每月的办公经费只有100元左右,为了增加经费,居委会人员忙于创收而不能专一于社区管理工作。但他们创收所得的资金还必须交给上级政府部门管理,不能“费随事转”,加上财政投入太少,不仅使居委会连基本的日常开支都难以维继,对包括老人服务业在内的社区建设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管理因素

  虽然配备了专职的社区干部,但由于社区规模太大,社区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从整体上看,社区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资金以及各方面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没能有效的发挥管理优势,在社区资源整合等方面有所作为,如将社区范围内企业、学校、机关的人才、场地、设施利用起来,为老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教育等服务,以弥补社区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不足。

  (四)组织机制因素

  社区作为自组织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限制社区养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社区组织基本不具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实体进行活动的能力,由于承担了过多的行政职能,使居委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在被动的工作状态下难以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特别是独立自主地按照社区居民实际需要提供最有效的社区服务和管理。

四、结语

城市老年群体在养老方面从过去单一的家庭依赖,开始向社区依赖转移,对家庭和社区的双重依赖是现阶段的老人养老依赖特征。其中对家庭的依赖主要在日常生活照顾、亲情满足方面,对社区的依赖主要在医疗、文化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这表明家庭和社区从不同的角度,为老人提供不同层次的工具性需求和表意性需求。

  [1]首届全国中青年老龄问题学术讨论会主题报告.老龄化的中国[R]. 1990.

  [2]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TU241.93

  A

  1005-5312(2016)08-028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