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大洼县高级中学,辽宁盘锦124010)
谈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人格培养
李明
(盘锦市大洼县高级中学,辽宁盘锦124010)
我国国人对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认知,逐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淡漠。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面对高中阶段学生关于人格精神的缺陷及人文主义情愫的遗失,高中美术课程有必要担负起美术教育对人格培养的特有价值。文章在对人格进行基本阐释的基础上,对人格培养的必要性作出简述,并提出相关的培养措施。
美术教育;人格培养;艺术文化
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即指人的个性。通常表现一个个体的精神面貌,包括心理活动特征、实践倾向心理意识等等。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履行好自身的义务,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逐渐的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提出:“要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美术实践功能,逐步形成一定的美术素养,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所表现的人格素质涵盖了坚定的政治观、健全的人生观及优秀的心理素质。英国艺术教育家、批评家赫伯里德就提出了“艺术教育培养人格”的观念,主要依靠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塑造健全的人格。针对美术教育来说,必需从自身出发在美术教育整体价值的基础上发展,不能简单的依托在美术教育的某一种价值实现上。所以,高中美术教育要在美术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同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及思想道德等基本个人素质。为社会培养一批高质量人才,进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
一、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
据我国不完全资料统计,在我国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几率上升了120%,同时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其犯罪的几率上升了280%左右。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所呈现出越来越多、罪刑越来越重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一步步在发生着改进,但素质教育仍然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升学率依旧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高中阶段是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大众的教育,这部分学生的人格素质应该有彻底的保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和谐文明发展的小康社会。教育学者蔡元培先生就曾经说过:“国民教育要发展必须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指导方针。”把我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目标的优秀人才,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所在。可以说,健全的人格是学生未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拥有了完善的人格,才能在社会的发展中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意义。青少年发展时期可以说是人生阶段的一个关键时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育人任务,倘若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改正,就有极大的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完善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不乏就是对艺术素养的培育。中学生借助美术基础理论的实践和定量的训练,对培养审美鉴赏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凭借审美教育逐步发展为道德美、言行美,最终有利于形成相对健全的人格。
二、高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针对我国高中生普遍存在的人格缺陷,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要求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向入手,力求实现对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1.侧重传统的民族美术教育,继承优秀文化,发展人文素养.在全球化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逐渐的被青少年群体所淡化,甚至被埋没。所以,高中美术教育要从传统民族文化入手,重视民间美术作品鉴赏,让学生在传统美术作品的鉴赏中体会传统艺术的独到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全人格。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美术馆进行参观,或者鼓励学生参加民间艺术体验活动等,充分利用当地的艺术资源,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力提倡中国画与书法艺术,让民族艺术、优秀传统艺术渗透学生的心灵,以最终达到提升学生人格的作用。
2.积极开展美术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艺术。在学校通过开展画社,或者涂鸦活动等方式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压力得到放松,还能释放自己的情绪;组织为学校设计宣传栏,为各类比赛做海报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露身手的舞台。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活跃身心,陶冶情操,真正的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培养。
3.提升教师的主导能力。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所以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要鼓励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大胆进行想象创作,给每一位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作品展示。另外,还要在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美术教材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再融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总体水平。
三、结语
人格的塑造可以说,离不开知识、道德及艺术三个层面。艺术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高中美术教育要通过学科框架实现人格教育价值,达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针对美术教育的人格培养途径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固定的,还需要艺术工作者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多的探索。[1]张黎明.浅谈绘画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2]宋其俊.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G633.955
A
1005-5312(2016)08-025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