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藏式经书制作工艺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610
陈继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藏式经书制作工艺初探

  陈继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在雪域高原,藏传佛教对藏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具有重大影响。作为藏传佛教经典的载体—藏式经书,其制作工艺独具特色,古风犹存。本文试以德格印经院为例,向读者介绍藏式经书的制作工艺。

  藏式经书;德格印经;工艺

一、藏式经书的特点

1.装帧形式受贝叶经影响。西藏地方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除中原文化外,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因此西藏早期经书是贝叶经。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是起源于古印度,流传于东亚、南亚、东南亚诸国的装订模式。取用贝多罗树叶,煮过后晒干,刻上文字后用颜料使字明显,再组作书页,页边并涂以金漆,配有具保护性的硬底封面。

  2.印刷采用雕版印刷。中古以来,藏式经书虽在装帧上仍与印度贝叶经类似,但却改为了木版印刷。藏式经书雕刻经版采用桦木,刻版是横条长方形。刻版的平均厚度大约是4至5厘米。在刻版的过程中,刻版师要随着刻版的进度一点一点把要刻的部位润湿,使雕刻部位木质松软而不易掉渣,要使用多种规格的刀具刻制,刻好的木版是带有反书字母的浮雕状木板。

  除了雕刻印刷经书的木刻版之外,藏式经书还要加上木制的经书封盖,封盖的作用是把一本书散开的书页夹合在一起。封盖外面,有时也在封盖四边都要以浮法雕刻上佛像和装饰花纹。简而言之,藏式经书是用贝叶经式装帧,而用雕版印刷术印制。

二、以德格印经为例看藏式经书制作的工艺流程

(一)德格印经院简介

  在四川省西北部的德格,有座佛教萨迦派的寺庙更庆寺。更庆寺内有个印经院,名叫德格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

  其所印经书行销全国等地,为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所印藏文典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二)德格印经的工艺流程

  1.印版制作、制墨、造纸技术。德格印经院自创建以来至20世纪50年代末,除印刷颜料朱砂外,其余印版、墨、纸均在当地解决,采用传统技术制作,工艺十分考究。

  (1)印版制作。印版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原材料加工、书写、刻制三道工序。原材料加工:印版原材料选用红桦木。选挺直无节的树干,按所需尺寸先锯成节,然后再锯成4-5cm的板材,就地用微火熏烤脱水后运回家,放至畜粪堆(或池)中沤制,待到次年3-4月,板材森性沤退后,将其取出用水煮,再烘干,推光刨平,最后成为成品坯板,加工后的坯板运往印经院,经检验合格后入库;书写:在刻制印版前,先由藏文书写员严格按照《藏文书法标准四十条》和印版的尺寸内容进行书写;刻版:德格印经院的刻版工匠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筛选出来的,不仅技法娴熟,而且有较好的藏文和绘画基础。为了保证刻深、刻准、刻好,规定每人每天只能刻一寸版面。

  (2)制墨。德格印经院的印刷用墨属于烟墨类。所生产的烟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供书写用的,另一种则是专供印刷用的。印刷用墨的原材料为大杜鹃树的树皮,书写烟墨的原材料为大页柳。

  (3)造纸。德格造纸原料十分独特,采用一种名叫“阿胶如交”(汉文学名叫“瑞香狼毒”)的草本植物根须。“阿胶如交”的根须分内、中、外三层,可以分别制造三种不同的纸张。用“阿胶如交”作原料造出的德格纸,色呈微黄,质地较粗,也较厚,但是纤维柔性好,不易碎,吸水性强。

  2.印刷工艺流程。德格印经院的印刷工艺大体可分为裁纸、颜料加工、印刷、装订四个流程。上述工序既是流水作业,又相互交叉,有条不紊。颜料加工组主要是调兑烟墨、研磨、调兑朱砂两种颜料,并及时供应印刷组的需要。调兑烟墨较为简单,只需要在盛放干燥烟草墨粉的容器中加入适量比例的水,然后缓慢加以搅拌均匀即可。装订组先对号进行分拣,检索无误后,再装订成册。藏文书籍均为散页式,装订较为简单又极具特色。

  印刷是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关键部分。每个印刷组有一人专门负责到经版库取印版,供组内负责印刷的人使用。用完后,由专门的洗版工人在木质水槽沟清洗,晾干后涂上酥油放回原架。而印刷工则由两人一组,一高一矮相对而坐,印版就放置在两人之间的斜板上。高坐的人负责接纸并准确固定印版与印纸之间的一拓面,以及在印版上滚墨,矮坐的人则一边递纸,一边持卷布干滚筒,自上而下双手推过,迅速扬起已印的书页放置一旁,如此周而复始。待印完当天规定的印数后,再将印版翻面进行印刷。

  3.经书装帧。印刷完毕后,待所印油墨干透即可装订。藏式经书的版本形式为梵夹本装帧,这种形式是藏式经书最主要的特征。梵夹本呈长条形,活页状,每页文字从左到右横写,横行字数多,竖距比较大,横向翻启,最初的装订形式类同贝叶经,把书页按顺序排列打孔穿连的办法,装订成“册”。梵夹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夹板,相当于书函性质,另一种是无夹板。梵夹本这种书籍形式的装帧除了受贝叶经影响外,也与藏文的印刷与阅读习惯有关。藏区僧俗习惯于席地盘腿而坐,这种坐姿便于长条形的经文横放于两腿之上,阅读起来十分方便。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德格印经院印经工艺流程的介绍,让我们对藏式经书的制作得以管中窥豹。藏式经书制作之精美、工艺之严谨细致和承载文化的厚重,让我们叹为观止。

  [1]吴明娣,杨鸿蛟.元明时期西藏佛经在内地的流传及其对装帧艺术的影响[J].美术观察,2006(11).

  [2]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

  J504

  A

  1005-5312(2016)02-0171-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