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竹笛教学中一些重要因素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0620
练唐铖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竹笛教学中一些重要因素的培养

  练唐铖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竹笛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的重要成员之一,它取材易、造价低、小巧便于携带,并因其音色优美温馨等诸多优点,被广大乐曲爱好者青睐。因其拥有众多爱好者,竹笛教学也成为众多专业课之一。对教学而言,除了对竹笛学习者训练娴熟的演奏技巧外,还需要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审美意识和习惯、以及乐感等诸多因素进行培养。

  竹笛教学;学习兴趣;审美;乐感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虽然有些学生选择了竹笛专业,并且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为了激起他们强烈稳定的兴趣,还应经常带领他们观摩高水平竹笛演奏和比赛,使他们在欣赏演出中找到差距,找到正确的音乐感觉,坚定信心,使他们明白通过认真艰苦的训练,就可以展示音乐技巧,表达音乐内涵。同时,在课堂上以多角度示范性的教授方法,改变枯燥单调的传统个人练习,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竹笛学习保持一种长久的新鲜感。在教学模式上尽量选取学生们感性的授课方式,可以播放音像资料、视频资料、观看演出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演奏作品的印象,同时还能对作品华彩乐段尽可能的进行模拟。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品质的伴奏音响,改变单一枯燥的单吹课程,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投入自身的感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之后,要选取适合学生喜好的曲目进行授课,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对初学者要严格要求手形、气息、姿势的规范。教师在选曲时要与学生练习的节奏相吻合,不能选取过难过大的曲目,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长期以来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滋生,丧失了学习竹笛的信心。

二、审美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在竹笛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包括审美意识以及审美习惯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从开始接触笛子起,就要求学生头脑中确立审美的原则,时时处处从美的角度审视、对待这门艺术,始终都保持着审美意识的警觉。举例来说,即便是吹奏一个单音一个音节,并不是简单地奏响奏准就行,而是要吹出优美的感觉,要努力地表现出笛子音乐特有的、该有的艺术美和感染力;在平时的自我练习中,更要随时思考和甄别,怎样摆姿势做动作才有感觉够漂亮。坚持要求学生以这样的理念对待学习,就能促使其逐步养成审美、唯美的思维习惯,坚持从美学、艺术的高度对待这门专业,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个手艺或爱好。进一步来讲,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乃至民族文化的虔诚、敬畏之心。在学艺的道路上,只有满怀虔诚、心存敬畏,才能戒除浮躁、潜心研习,也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健康地成长。

三、乐感的培养

良好的乐感,依赖于好的听觉感受力和听觉辨识力。虽说越早接触音乐越早开始听力训练,越有利于乐感的培养,但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半路出家,入学前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视唱练耳训练。因此,除了统一的公共乐理和视唱课外,竹笛教师也可适当增加一些专项的听觉训练和视唱练习,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课堂上适当穿插一点趣味性强的听力练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乐感的培养。比如可以在一阵紧张的练习之后,让学生暂时放下手中的笛子,静下心来聆听一两段事先准备好的示范演奏,并为他们详细讲解其中的要领。或者是做个小游戏,即兴吹奏一个小节,然后让学生翻唱,或者把谱子标出来。在学习单曲的时候,也可以带领学生先哼唱曲目,基本熟习以后再用笛子练习。这样的“视唱”练习,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从而更能够准确的把握音符时值的处理,更好的掌握旋律的特点,有利于乐感的培养提高。

  还有,引导学生将感情融入演奏,以感情带动演奏。音乐是寄托并传达感情的艺术,任何一支乐曲都有其相应的感情内涵。演奏的时候,从情感的生发到情感的投入,都离不开乐感的引领和支撑。在练习之前,应当向学生详细介绍作品的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作品的来龙去脉、形象塑造以及情感寄托等,对该曲的艺术内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作为竹笛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演奏技能,还要掌握有效地教学方法,以便能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竹笛教学和专业训练是十分艰苦的,为了更好更专业的教导学生竹笛的学习,教师应随时为自己充电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时代在前进,竹笛这一传统民族乐器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有待去研究和探索,所以,师资方面要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依据,不断的推陈出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竹笛演奏人才而努力。

  [1]孙艳艳,盛文娟.音乐教学理念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教育界,2013(24).

  [2]姚娇娇.践行音乐教学理念反思课堂教学实效[J].新课程导学,2013(22).

  [3]蔚华.论“乐感”培养与器乐教学[J].大舞台,2011(07).

  J632-4

  A

  1005-5312(2016)02-0225-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