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000)
设计项目在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范曼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000)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设计事务所的兴盛。这个现象的产生原因之一是经济国际化,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设计教育国际化造成的。行业的兴起带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装饰艺术设计的浪潮。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化教学日益成为高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导向。其教学模式强调以技能为主,工学结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由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本身课程的特殊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不稳定,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接收能力普遍偏弱,而项目化教学课程的建设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具体,具有实践意义。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快速适应职场环境,获取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理论层次不高,但是项目实践能力强,教学中更能够胜任具有实际案例情境化教学的模式。本文主要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目前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体系以及“实题实做”、“实题虚做”的项目教学实施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分析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分析,验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但大多数课程对设计专业理论与项目衔接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
项目教学;高职现代设计教育;装饰艺术设计;案例教学反馈
一、项目教学的概述
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为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需转变设计基础即造型基础的基础观,将专业基础课定位在初步养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市场接轨、设计表达和设计素养上,紧紧围绕专业建设适合高职的课程体系。(一)演变及模式
在国外,项目教学是一直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体系,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重要思想动力。
1.杜威职业教育思想。杜威主张的“职业活动中心论”和“做中学”的理念,是西方职业教育教学观的核心。而他所提出的“做中学”思想被视为近代项目化实践教学思想的肇始。
2.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现代设计的教育方向:从早期的教学体制“工厂学徒制”到现在可称为“全项目化教学制”由教授在学期初定出本学期的实际项目,再由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进行跟做、学习。这些都是在强调项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3.项目教学在国外早就得到高度的重视,并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化教学思想,但是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对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的衔接直接进行检索时,尚未检索到相关的文献资料。
(二)项目教学的意义
学会思想和学会技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重点。使用项目化教学可以将较为复杂的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便于理解的技能操作,让课堂不再枯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
二、高职现代设计教育
(一)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学科开始完善,教学方向也比较明朗。
设计教育因为没有统一的体系,因此表现出很大的多样性。那种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教育体系的想法只能是空想,或者是延续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过时。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市场和社会,这二个因素都因地区与地区不同,国家与国家不同,以及社会现状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对于这样复杂的对象,设计教学只能因地制宜,因国情设立,因市场需求而改变状态。
设计教育的难度之一是依附于什么样的学院建立。
(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高职“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建设“立足华中区中小型设计企业,服务本地市场,以及周边城市为一体”的校企合作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利用其地理优势,结合地方产业的背景,建立“专业技术型人才输送”,“项目结合技能”的教学模式,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创建学习情境,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装饰艺术设计教学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在实践项目中完成训练,通过“行为”工作实现学习。
(三)高职装饰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专业。随着建筑行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建筑装饰企业对从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是输出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从而对我们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规格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地区各高职的装饰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来看,无论变化和差异多大,都具有以下的基本结构:
1.基础系:提供全院的基础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素描;结构素描;建筑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摄影实践。
2.理论系课程:人体工程学;工程制图;建筑初步;室内装饰材料;工程预算。
3.设计软件基础:AUTOCAD操作;3DMAX制作;PHOTOSHOP制作
4.手绘基础:手绘效果图。
5.模型基础:沙盘模型制作。
6.设计专题:住宅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商业空间设计。
(四)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
装饰艺术设计教育是一个具有高度应用型,实用性的教育体系,对于教育的要求,首先是教育体系具有随时改变的弹性;其二,必须充分利用最新的科学成果,来促进教育;其三,能够把实际的设计经验迅速介绍给学生;其四,鼓励学生与兼职教员或者校外教师共同进行项目设计,使学生能够尽快的了解实践的真实情况,毕业后能够很快的进入设计工作。
1.装饰艺术设计多数课程界限划分清晰、相互独立。有些课程开设前后次序衔接不上;某些专业课程只针对实际项目的某个方面内容,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的断层,不能够系统化、完整化的学习。而一个实际的装饰设计项目从最初的设计到后面的施工与软装的搭配却是一个完整的、连贯性、时效性极强的过程;还有些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课程应该被开设,有些市场需求不大的课程应该被及时淘汰。
按每年市场热门需求不同,高职课程建设每2年进行专业学科建设课程项目调整。例如: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方向课程建设上,2013年增设《陈设设计》课程科目取代2012年《装饰艺术设计》课程;2015年新增《模型制作》课程取代《陈设设计》。
2.课程形式与授课方式改革。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常规教学中,营造情景模式,教师现场做示范,现教现学。以及将时下最流行的微课教学引入课堂的新型授课方式的借鉴,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3.实训项目教学的实施与应用。构建“项目+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职装饰艺术教育新模式。
以咸宁地区装饰艺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力需求现状的调研为依据,以本地装饰行业的家庭装饰设计、店面装饰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等企业单位岗位设置,结合本地校企合作“星艺装饰集团咸宁分公司”、“恒威装饰公司”以及课改专家共同研制确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主要面向住宅装饰装修和酒店、宾馆、会所、商场、展厅、办公楼等公共空间设计和施工,兼营建筑材料、软装配饰、等行业岗位。
按不同的就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题设计课,重点在于尽量把所有的专题设计课程都与实际的企业或者具体的项目挂钩,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这种具体专题的设计教育,应采取具体的、实际项目。项目也应该有从小到大的安排计划。
在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授课的第二学年,逐步在《室内装饰材料》、《住宅空间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教师带学生跑装饰建材市场,逛工地,家具城…采取案例“实题虚做”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第三学年临近实习,围绕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训开展进行“实题实做”。本专业教员在《模型制作》中以职院小区的户型为主要蓝本,强调动手操作性,带领学生一起按比例制作各种不同户型沙盘模型。
《商业空间设计》、《展示设计》等课程上采取校外实际项目教学,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共同组合教学的形式。把学生的实训场地从校内引向校外工地实践。开阔学生视野,且教师在模拟教学中扮演甲方,以贴近市场的要求或者是有意营造的“刁难”培养学生动脑思考,推敲方案的可行性。给设计教学带来极大的弹性和活力。
三、项目教学的课程反馈
(一)硬件设施的筹备与完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绝大多数课程可以在实训中完成。通过高职教师团队案例教学,或者借助咸宁本地校企合作“星艺装饰集团咸宁分公司”、“恒威装饰公司”的企业背景和其商业市场优势,课外教师将学生带入示范工地参观、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卷尺、安全帽…等器材的完善,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场地和学生实践过程要求其实比较高。除了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应设有在建工作室项目,可以直接带学生随时实践教学。
(二)对教师业务素养的要求
项目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理论知识外,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工地现场控制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每年在寒暑假应指派专业核心教师下基层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与市场接轨,学习一些新知识,对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换代。同时也能清楚的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从而准确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
(三)学生的反馈
学生在教室的课外实训考察项目中,通过参与跑市场蹲工地、学习测量…在现实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开始学会换位思考,从根本上了解客户购买心理和选择需求,以及对未来岗位技能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体会。激发了他们学习专业的重点和深度。多数学生反映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逐步增加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综述
本课题针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实施考察,对于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效果更佳,加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信心。通过开展项目教学,将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到课堂,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使学生经历真实地工作任务与完整地工作过程,又能为企业的项目开发提供技术服务,还可以通过企业的项目检验学生的设计能力,最终实现依托企业合作、服务地方的教学理念。
可见,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为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需转变设计基础即造型基础的基础观,将课程定位在重点培养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理念、设计表达和专业素养上,使之真正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新型人才。装饰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有一定的美学修养,设计创新能力强,同时应具备较好的业务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并胜任这一岗位。
★本文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装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的衔接研究》项目序号:2015Y016。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建南.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主动权[J].思想教育研究,2014(03).
[4]彭一纲.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王受之.现代世界艺术的发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6]朱仁普.室内设计与科学技术[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9.
[7]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G712.4;J50-4
A
1005-5312(2016)02-0214-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