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0903
赵斌

  (永州市群众艺术馆,湖南永州425000)

  浅谈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

  赵斌

  (永州市群众艺术馆,湖南永州425000)

  追求精神享受,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而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动意义十分重大。国家把文化强国作为一重大战略,这充分反应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的高度重视。而群众文化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的群众文化工作将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

  新形势;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当今的中国社会现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群众文化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基础和主体,可谓是重中之重,是发展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彻实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形式。

  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群众文化,彻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这实际上就将每一个文艺工作者与大时代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同时对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做为一个群众文艺工作者,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更是艰巨的。

  当今文化(艺术)馆已明确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当今新形势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担负着重大节庆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培训文艺骨干,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保护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遗产保护等工作,可谓工作任务繁杂。群众文化工作是公益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社会、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的理念。因为群众文化工作的任务就是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享受文化的基本权利。只有牢固树立服务的理念,才能干好这一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抓好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当前的状况。当前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人才的因素尤为重要。随着群文工作的日益繁重,这就更需要一支优秀、专业的群众文化队伍。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却不亦乐观,一些地方的人事制度僵化、陈旧,不利于现状的发展,制约和束缚了群众文化队伍的发展。一些地方的人事制度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一些主管部门没有意识到人才对群众文化单位的重要性。由于编制、人际关系等,造成有艺术专长的进不了,没有艺术专长的大量涌入。各种因素造成群文工作队伍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现象。但是没有好的人才,也就没有好的专业队伍,没有好的专业队伍也就不能干好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

  需改变的状况。文化专业单位要想发展,首先明确一定要有自己的人才,要有自己的队伍。有了人才,有了队伍,才能完成、壮大、发展我们的群众文化事业。所以,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意识到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适当支持和一定政策。第一,把一些拔尖的有志于群众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引进到群众文化队伍,让他们有发展自己特长、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对他们要适当放宽政策,网开一面。第二,采取一些公开招考专业人才的措施,面向社会招收一些年轻、专业好、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或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来充实我们的队伍,培养后备力量。第三,对现有的专业人才要培养好、用好,每年轮流委派一些专业好、有提升空间的年轻的专业人员走出去,去学习、深造、充电,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完善他们各方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专业群众文化队伍才能不断壮大,才能更好地干好群众文化工作,更好的为群众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三、日益完善好公共文化设施

当前的状况。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也是文化事业最基本的硬件保障。首先,要有场地,有了场地,群众才会来。但现状并不如此,一些文化(艺术)馆的馆舍几十年来没有改造、翻新或建造,缺这少那不说,连起码的面积都达不到,根据文化部最近针对全国文化(艺术)馆的评估标准,一些地方连三级馆的要求都达不到,而达不到的主要原因就是馆舍不达标。这主要跟当地政府部门不够重视文化,没有把文化当回事而造成的。有的地方领导嘴上说重视,到文化艺术部门视察了N回,来的领导一拨又一拨,看到当时的情况都豪言壮语,但是每年说每年讲,到落到实处的时候却不了了之,所以导致有的地方叫了几十年,结果还是没有动。一些文化(艺术)馆还是守着七、八十年代那陈旧不堪的场地和设施设备。试想这样的条件怎样去为人民群众服务,一些想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需改变的状况。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当前的任务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场地保障,只有有了场地才会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所以地方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性,在起码的硬件建设上给予投资,按照国家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造好本地的文化艺术中心,再配备好各项设施设备,诸如音响、灯光、服装等演出设备,艺术培训及文艺辅导设备,摄影、摄像、图书设备等等,这些是最起码的文化(艺术)馆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时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只有这些硬件建设好了,文化(艺术)馆才会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发挥出公益性文化的主导作用,才会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平台,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让老百姓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当前也有很多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一些地方领导充分意识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正在加大对文化的各项投入,一些文化设施正在投入建造,一些地方的群众文化生活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真正让人民群众体验到精神文化生活的魅力。

四、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意义十分重大。

  (一)组织好重大节庆、指定性艺术活动

  这一般指政府承办的一些指定性的比较高水平的演出、展览或重大赛事,如元旦、国庆、春节等大型室内或广场地演出或展览等。这些活动主要编排或抽调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演员或节目向人民群众展示,让人民群众充分体验到高雅艺术魅力。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组织好精兵强将,把最好的作品、最好的演员等通过演出、展览展示给观众,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艺术大餐的味道。群文工作者不但要当好演员,还要担当好组织者。再次,组织、编排、精选一些较高水平的作品或节目参加大的指定性的、专业的艺术赛事、调演或艺术节等。

  (二)组织承办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学校、社区、农村帮他们组建自己的业余文艺团队,如民间艺术团、舞蹈队、秧歌队、社区文艺队、书画班等,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文化活动。把一些爱好和有艺术特长的人纳入到艺术团,帮助他们提高艺术水平,成为业余演员,让他们走上舞台。我们的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培训、辅导,帮助他们提高艺术水平,帮助他们组织、策划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如“月月乐”、“社区文艺调演”、“企业文艺汇演”、“农村文艺汇演”“百团大战”等,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群众文化活动群众办,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演的乐趣,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享受美好生活。

  (三)其它公益性文化活动

  多策划、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如一些演出、比赛、展览等活动。在政府没有给于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借助社会力量,运用社会资源,建立开放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融资渠道。通过跟一些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和平台,共同打造文化活动。再跟一些企业合作,帮助他们推广和宣传,起到双赢的效果。这不但为他们带来效益,同时也为群众文化工作带来收益,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利益。

五、其他本职工作

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着新形势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每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具备各项综合能力。除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外,还要有干好其他方面工作的能力。

  (一)业务创作工作

  业务人员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在此基础上潜心创作,找准自己的目标,发挥自己的潜力。再就是要明确创作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本着着眼人民群众,关注人民群众,扎根人民群众的方向,在作品中自觉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面貌作为表现主体,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寻找灵感,去发现、创作,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适合社会、适合于人民群众、适合于时代,同时也是适合自己的精品力作。

  (二)业务培训、辅导工作

  开展各类艺术培训、辅导也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始终明确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因为这是群众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首先,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各方能力,“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的业务水平强了才能去辅导别人,只有自己专业了才能去指导业余的。国家对“三馆”实现免费开放后,文化(艺术)馆有一重要任务就是免费艺术培训工作。免费培训的对象就是各类人群,要让不同年龄、不同喜好、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爱好艺术的群众走进文化(艺术)馆,对他们开展无偿培训,去满足、维护他们的文化权益,特别是下岗职工、农民工、少年儿童、残疾人员、边远贫困群众等弱势群体,要更加去付诸努力。再就是辅导工作,对其他单位、社区、业余文艺团体等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艺术水平。辅导他们个人的同时,也同时提升他们整体的水平,辅导他们策划、编排各类节目和各种艺术活动,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唱主角,激发他们的艺术热情,去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让他们在工作中体验到乐趣。

  (三)非遗、调研等工作

  在历史文化发展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国家把非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而这一重要工作把它放到了文化(艺术)馆。利用群众文化的基础,将群众文化工作与非遗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一项重大而又正确的举措。群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产生、存亡和发展的根基。而作为千百年来世代传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内容与群众文化活动密不可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意识到其任务的重要性,我们担负着研究、开发、挖掘、继承和保护它们的重要历史使命,这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精华的继承和传承。对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来讲,可谓是责任重大而又繁重、繁杂、艰巨。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义不容辞的肩任起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调研工作是群众文化工作者又一工作任务,调研工作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讲,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很广,有艺术活动的调研、有理论研究的调研、有艺术创作的调研、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等等。而这些调研工作也是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必修课程,通过各种调研,去发现和寻找各种灵感,激发和刺激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写出一些调研文章和报告,创作出一些艺术作品,往往很多宝贵的资料、艺术精品就是从调研中得来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走出去,特别是多下基层去调研,努力完成好这一工作。

六、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逐步实现了小康生活,正在向现代化的新时代迈进。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正在加大对文化的各项投入。做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可谓是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但只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发扬拼搏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甘于奉献,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群众文化事业就一定会取得辉煌成就,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G249.2

  A

  1005-5312(2016)02-0197-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