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张暖忻的永远——《沙鸥》观后的影情想念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897
谢泽宇韩 笑

  (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100024;2.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张暖忻的永远
——《沙鸥》观后的影情想念

  谢泽宇1韩笑2

  (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100024;2.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打败日本队,当世界排球冠军!机会总算来啦!《沙鸥》的坚持与执着,具有主题思想上的强烈现实性和鼓舞人心的力量感,在当时社会上为之一振。

  张暖忻;纪实美学;沙鸥;中国叙事

  在探索纪实美学道路方面,中年导演们绝对是功不可没。①1980年在第一次创新浪潮中,曾经出现过一批生编硬造、趣味不高的电影作品。但一些严肃的执著追求的电影工作者们,将这场探索引向了纪实美学的道路上去。他们都反对虚假,追求真实,大力提倡巴赞、克拉考尔的纪实美学和长镜头理论,要求在影片的总体构思上突破,要求更本质地回顾民族的生活。

  在佟华苗老师教学授课中,笔者有幸全情投入地先后观看影片《沙鸥》、《青春祭》,感慨良多。虽然张暖忻导演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经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她的出现是那么璀璨动人。1981年,影片数量闯过百部大关,达到105部,优秀者有:《沙鸥》、《邻居》、《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西安事变》、《南昌起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街》、《乡情》、《苏醒》、《当代人》等。1982年影片数量达到112部,受到好评的有:《城南旧事》、《如意》、《骆驼祥子》、《人到中年》、《都市里的村庄》、《逆光》、《陌生的朋友》、《见习律师》等。在1981-1982年的电影创作中,中年导演们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四人帮”刚被打倒后,电影界有些老同志曾感叹“青黄不接”,担心“后继无人”。谁也没有料到,仅几年时间,第四代便汹涌而来,成为影坛主角。他们大多在“文革”前接受了专业院校系统的电影文化教育,但毕业后分到各电影厂为老一辈艺术家当助手,缺乏自己独立拍摄影片的机会。在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十几年的岁月长河中,在跟片子和自己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中国电影怎样创新?中国电影如何跨入世界电影的先进行列?”这是他们头脑中反复思考的问题。在学习我国前辈创作经验和世界电影先进成果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成熟起来。从而,一旦在“文革”后有独立拍摄的机会,就很快显露出其精深博远的思想意识和丰厚殷实的艺术修养。这时的他们还年轻,充满了勇气而没有过多的负担。

  在这一代人中,女导演张暖忻确实是一位重要人物。早在1979年她就与李陀合写了《论电影语言现代化》一文。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他们决心尽快地革新中国电影语言的理论宣言,目的是使中国电影赶上世界电影的先进水平。1981年她导演的彩色故事片《沙鸥》,可以说是这位女导演思想、艺术修养较理想的体现。影片女主人公沙鸥是一位女排运动员,是一位屡遭挫折斗志不衰的巾帼英雄,颂扬其在逆境中奋起的人生态度。在艺术表现上,张暖忻导演是同时向两个方向突进的:要“使银幕上的一切都如同生活本身那样真实可信,也就是要有一种纪实感。”“甚至于以一种纪录片的或即兴式的风格来表现。”她还说,“艺术不是生活自然的再现,我希望银幕上再现的生活要比现实更深沉、更浓重。使影片以朴素、清新的姿态,体现出哲理和诗意。”张暖忻导演一方面追求巴赞的纪实美学,使自己的影片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那样质朴、生动;另一方面,她的影片又要像法国新浪潮及其后现代电影那样体现出哲理和诗意,“成为一种作者个人气质和感情的抒发”。在当时可能的条件下,张暖忻导演作了最大的努力和追求,使她的影片在这两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由于张暖忻导演在《沙鸥》创作中的艺术探索成就,她曾荣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982年)的导演特别奖。

  《沙鸥》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在于塑造了沙鸥这样一个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又有着独特艺术生命和丰富审美价值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典型。沙鸥的饰演者、北京女排选手常姗姗,有着难得的、内在的、心灵上的充实,和对事业火一样的激情。从影片中你可以感受得到:沙鸥为了实现她多年来就有的“打败日本队,当世界排球冠军”的理想,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牺牲。为了参加一场等了十多年的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的比赛,沙鸥忍着腰骨椎病变的疼痛,冒着瘫痪的危险,甚至不惜“用我的一生去赢这场比赛”投入训练之中。但这场比赛,由于中国女排多年与世界体坛隔绝、技术欠佳,以致在只差一分的情况下输掉了。沙鸥恸哭不已,更不幸的是她爱人沈大威也牺牲了。沙鸥又强忍悲痛,把全部心血倾注到为祖国培养下一代女排队员的训练中,坚持带着队员大运动量训练。她下肢瘫痪,在病床上她从电视中看到中国女排第一次在重要的国际比赛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十分高兴。画面停留在这里时,心中泪水也悄然流淌而出!

  影片更为出色的是尊重生活的逻辑和人物性格的逻辑,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现实关系中,注意从历史发展中、矛盾斗争中去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有激流又有细流,有浪花又有漩涡,有欢乐又有悲哀,有升华又有反复,脉络可辩而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如年轻时的沙鸥,刚进球队就有抱负、有理想,她以拿破仑的名言“谁不想当元帅,谁就不是一个好士兵”来激励自己,发出了“谁不想当冠军,谁就不是好运动员”的豪言壮语。可是,对大运动量的训练,她却一时不能适应,她不仅哭过鼻子,还生气地骂于教练。又如和沙鸥相比,张丽丽是另一种性格的人。在出国名单上没有沙鸥的名字时,张丽丽劝告她:“不叫打就算了,我也不想打了,写个报告申请离队,跟你一起回家!”沙鸥看着她,像是看着陌生人说:“‘人生能有几次搏’,这话你不会忘记吧!我们流了那么多汗,吃了那么多苦又是为什么呢?难道真到了上阵的时候,这最后的一搏坚持不下来吗?”再如,当和日本队的比赛失败后,沙鸥悲痛不已,韩医生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那么认真?银牌怎么样?金牌又怎么样?没有金牌我们照样生活!”沙鸥却回答说:“没目标就没法生活,我要的是金牌,不是银牌”,并把银牌扔到大海里去。影片正是这样用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多方面地窥探和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造成一种抑扬顿挫的效果,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些表现人物性格与感情的丰富性、复杂性的地方,我认为并没有削弱这个形象的艺术力量,反而使她更动人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依赖电影特有的艺术手段,细腻而丰富地展示她的内心世界。如为了治好腰病,老中医给她捏骨时,她疼得汗水直淋,甚至晕过去了。这时出现她的幻觉,是高速摄影的她奋起扣球的镜头--随着她一次又一次的扣球,比分牌的分数从11、12、13、14变到15。这说明,她与病魔搏斗,既像她在比赛场中奋臂扣击排球一样艰苦,更重要的也是为了能参加出国比赛,并赢得比赛的胜利。又如当比赛失败后,她决定“永远离开球场”去当沈大威的“后勤部长”时,不幸的是沈大威这时又牺牲了。事业的失利,爱情的毁灭,猛烈地冲击着沙鸥的心,她悲痛地感到“我失掉了一切,我什么也没有了!”她来到圆明园遗址,回忆起她和沈大威来到这里,沈大威指着被英法联军烧毁所剩下的石柱对她说:“能烧的都烧了,就剩下这些石头了。”这话连续重复四次,使我们与沙鸥一同感到,这石柱曾留下国家和民族的耻辱,也象征着坚韧顽强的中华民族!而后出现沙鸥在枫叶林中走的情景,采用“声画分立”的手法,则直观地表现了她思想上的闪念。当沙鸥从枫叶林中走出,站在路上看着青年人欢笑着从身边擦过,她凝望着、沉思着……这时,观众已能感受到,沙鸥在经历了剧烈的内心痛苦后,又燃烧起炽热的革命激情和“为祖国振民气,为民族争光彩”的赤子之心。

  影片所刻画的沙鸥对祖国的爱,是如此强烈、深厚,是如此亲切、感人,笔者认为与影片编导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特点,正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那个时代,正是在振兴中华的斗争中造就了一批勇往直前的新人,而沙鸥正是这样的新人。现在的时代其实更加需要“沙鸥”这种为国争光、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挺身向前的精神和坚强的生活信念。作为和她一起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同胞,怎能不为她所具有的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催人猛省、令人奋发的豪情所感动呢?为了使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心同德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努力奋斗,热烈希望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大力歌颂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像沙鸥这种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为了使银幕更贴近生活,与张暖忻导演同时代的中年导演们在银幕影像构成上大量运用长镜头、景深镜头,注重实景拍摄,推崇自然光效,自然的环境音响和有声源的音响效果,同时具有生活化的表演,大大增强了银幕声、画、时空的真实性、丰富性和多义性。为了追求电影的纪实风格,中年导演的影片又在剧作结构方面,突破戏剧式框架,追求散文式结构,将一切戏剧化的、人为的因素全部去掉,使电影获得“更加接近生活自然流程的或者接近人物的情感和情绪流程的结构方式。”中年导演们在注重银幕真实,追求散文结构的同时,特别注意电影艺术综合手段的发挥,注重总体上气氛的营造,追求诗意,创造意境。足可见,这一代导演是十分娴熟地用电影语言来表达一种诗情。他们并不满足现实世界的复原,而是追求那一种情景交融、触景生思、“意象合一,象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张暖忻导演的创作体例构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纪实美学影像风格,传达出国人青春动荡却又矜持的不安情愁。让这温暖人心式的影响力量永远长存,感谢有你,张暖忻导演。

  

  图为笔者悼念张暖忻导演敬献

  注释:

  ①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58.

  [1]陆弘石.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张暖忻.沙鸥[J].电影,1981(03).

  [3]张暖忻.青春祭[J].电影,1984(21).

  J905

  A

  1005-5312(2016)02-0129-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