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375
孙加航

  (东港市文化馆文艺部,辽宁东港118300)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

  孙加航

  (东港市文化馆文艺部,辽宁东港11830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发展,声乐演唱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后,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其中,美声唱法受到了音乐爱好者的广泛运借鉴和研究,并与我国的民族声乐发生了一定的碰撞。本文就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美声唱法;民族声乐;教育;影响

  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声乐相比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等优势,其引入,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某些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中理论、科学研究方面的不足,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还需要对美声唱法及其对民族声乐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水平。

一、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教育理论与模式的影响

  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不仅促进了我国声乐演唱风格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①美声唱法转变了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借鉴了美声唱法中所使用的科学原理,并对其教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经过实践运用,有效提升了民族声乐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使其教学手段和教学理论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演唱技巧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进。由此可见,美声唱法不仅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对我国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气息运用教学的影响

  在保存了传统民族声乐中特色技巧的基础上,利用美声唱法的呼吸原理②。充分重视吸气的持续性,以保证演唱过程中声音的流畅和气息的连贯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吸气时像“闻花香”一样深吸一口,并用横膈膜保持气息,再利用学生身体中相关肌肉所产生的对抗性支撑气息,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保证气息的平缓持续,为声音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提供支持。

  同时,在连音技巧上,民族声乐教育也对美声唱法进行了模仿。例如在演唱歌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时,就是利用美声唱法中的连音技巧,演唱过程中,通过避免在句子中间换气,以保证声音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三)咬字技术教学的影响

  美声唱法主要是以意大利语言为基础,由于意大利语言与汉语的咬字习惯差别较大,字音与母音相距较远,因此,在将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相融合时,会要求演唱者喉头位置降低,使字的着力点较为靠后,一旦演唱者软腭提起、后咽壁立起,并会形成较为稳固的咽腔,能够将其个基本元音咬清,有效提升演唱者的吐字咬字,保证声音的流畅性。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还会强调哼鸣音的练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到声音的最高位置,实现声音的连贯性,使演唱者更好的进行发声,以在此基础上,提升咬字吐字的清晰度。

  (四)共鸣教学的影响

  美声唱法中对共鸣的运用十分恰当,在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中,也充分借鉴了这一方面的经验,要求演唱者打开喉咙,并保持其稳定性,充分调动起所有共鸣腔体,以实现声音的圆润。这一方法的运用有效避免了演唱者在运用传统声乐唱法时,出现的挤、压、卡的声音,并使演唱者能够利用音高变化对腔体大小。音色等进行适当的调整,随着音区变化实现真假声的合理变换,实现演唱者身体中各共鸣器官的共鸣,充分美化、丰富了演唱者的声音色彩。

  通过共鸣腔体的运用对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演唱,能够使其风格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并使我国传统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得到了有效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科研的影响

我国古代声乐理论相关研究作品中,对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审美标准等进行了总结③。认为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主要注重的是声腔技术和情感的表达,且在民族声乐教育方面多根据经验实施教学。而美声唱法则将多种学科知识进行了有效融合,并得出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对唱歌发声等方面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挖掘,形成了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演唱方法和教学体系。

  目前,美声唱法的科研成果和系统理论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科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科研实践和理论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并在不断地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实现了民族声乐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完美结合,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我国民族音乐是长期以来我国人民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情感。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流,我国民族声乐也应加强对其他唱法的借鉴,充分吸收美声唱法中的优点,并将其融入到民族声乐的教学中,以提升我国音乐教育水平,促进音乐文化发展。

  注释:

  ①陈浩月.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5(09):115-116.

  ②李婉.浅谈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15(05):27-28.

  ③李舒幸.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影响的思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422-425.

  J616-4

  A

  1005-5312(2016)02-0118-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