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民族声乐的多元化走向问题探讨
朱师臣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随着我国民族声乐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逐渐朝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已经满足不了当下声乐教学的实际需求,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因此,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如何加强民族声乐的多元化走向是当下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民族声乐;多元化;趋势;探究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日俱增。音乐作为艺术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的实际需求,也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可见,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显得刻不容缓。
一、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首先,在世界多元化格局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先进的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不断减少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实现互补发展。在这种现状下,中国民族声乐寻找到发展的新契机,促使民族声乐发生了转变,只有在不断吸收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将民族声乐发扬光大。因此,民族声乐逐渐改善了传统的演唱方式,不断吸收借鉴外来音乐文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民族声乐的实际基础,不断丰富民族声乐的内容,实现民族声乐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在声乐演唱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受方言、地理因素、人文环境的不同影响,促使我国民族声乐逐渐显示出多元性的特征。不同民族由于平时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其在发音上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例如,蒙古的长调,可以用拖腔来装饰不同的音调,有效丰富了音调的内涵,促使音调更加生动富有张力,这种演唱技巧是任何唱法都无法取代的。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声乐极其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下,促使不同的民族声乐展现出不同的演唱方式。这也是形成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民族声乐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发展。作曲家在音乐素材方面主要受该地区的民歌以及戏曲的影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曲调音乐。通过作曲家社会阅历的不断积累以及其在音乐创作中的长期搜集,逐渐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容,不断实现民族声乐创作的多样性。
二、实现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走向的积极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民族声乐意识高校现有的音乐教师几乎都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在任教之前虽然都经历了严格的专业训练,但是对原生态的民族声乐的了解却知之甚少。我国民族声乐本身带有浓郁的原生态色彩,在长期不断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民族声乐形式。高校音乐教师要想对学生传授具有特色的民族声乐演唱方式,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民族声乐整体水平,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民族声乐,不断强化学生的民族声乐意识,从而确保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民族声乐学习。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融入民族文化内涵,添加中国本土的民族元素。
(二)改革民族声乐教育课程内容
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声乐教学的实际需求,也不符合当代人们的艺术审美。因此,高校在民族声乐课程上应该积极进行相应的改革,坚持多元文化价值观,适当调整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在遵循多元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学生营造出特色鲜明的民族声乐教学氛围。同时,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和技巧,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民族声乐演唱水平。另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虽然“一对一”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是极其容易造成表演方式单一等局限性,不利于学生整体民族声乐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应该实行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丰富学生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三)提高民族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民族声乐教学的主导力量,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之间决定了民族声乐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而且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民族声乐教学。在专业素质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号召,丰富自身的演唱技巧,增强对民族声乐的全面了解,不断掌握多元的教育观念,积极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能力方面,受多元化声乐教学的影响,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音乐水平,而且需要兼具较高的文化素养,深入理解民族声乐的内涵,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较高的优秀音乐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多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高校民族声乐教学逐渐受到其影响,也朝向多元化走向发展。因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展开了适当的教学改革,赋予了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不断传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将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发扬光大。[1]韩萍.如何构建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教学[J].民族艺术研究,2010(05).
[2]王鹏.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3(02).
[3]尚国宾.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声乐教育研究[J].大舞台,2015(05).
J616
A
1005-5312(2016)02-009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