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建设文化强县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169
田赤英

  (永州市道县文化馆,湖南永州425300)

  建设文化强县的思考与建议

  田赤英

  (永州市道县文化馆,湖南永州425300)

  道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市场发展较快。本文通过分析道县建设文化强县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县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和建议。

  建设文化强县;优势;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道县古称道州,位于湖南南部,全境南北纵长77公里,东西横跨62.6公里,土地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57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74万。

  道县区位独特,紧邻广东、广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誉。道县交通便捷,洛湛铁路、207国道纵穿南北,S323省道横贯东西,道贺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建设中的厦蓉高速公路,规划中的福贵(福州至贵州)铁路、洞道(洞口至道县)高速也将从道县经过。从道县北上长沙,南下广州,西出南宁,均可半天抵达,距桂林国际机场、永州机场也只有两小时车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地域文化。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道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产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道县建设文化强县的优势

  1.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多彩。道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设县以来,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其间1500多年为郡、州、府所在地。道县文化灿烂。境内玉蟾岩出土的稻谷遗存和陶片,被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距今120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陶片,道县因此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道县地灵人杰。这里孕育了宋代大思想家、理学鼻祖周敦颐,晚清大书法家何绍基,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何宝珍;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宋朝名相寇准等在此为官。红军师长陈树湘等众多革命先烈在道县留下许多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2008年,道县被列为革命老根据地。据文物部门统计,该县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玉蟾岩遗址、鬼崽岭祭祀遗址、濂溪故里、潇贺古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月岩石刻,道州古城墙,何绍基故里,周凤山、周岐山将军故居),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在永州市乃至湖南省属文物大县,还拥有道州龙舟赛、道县调子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文化,以玉蟾岩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鬼崽岭祭祀遗址为代表的神秘文化,以何绍基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道州龙船赛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何宝珍、陈树湘两位革命烈士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都庞岭、湘源温泉、两河口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道州灰鹅、月岩狗羊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花卉盆景为代表的园艺文化,以濂溪故里、月岩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等等,为我县建设文化强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日益改善,西洲公园、敦颐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文化机构不断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文化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5%。

  3.文化消费市场逐步扩大。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文化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重心开始向精神产品消费领域转移。需求结构的变化,既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该县建设文化强县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

  道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在抓经济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部分领导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尤其是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一些领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组织实施的力度不够大,因而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小、质量低、步子慢、效益差。

  2.体制落后、机制不活。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有文化单位活力不足,缺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设的激励机制,特别是缺乏发展文化的一系列政策。

  3.文化产业发展投入不足。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同时,现行投资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融资渠道不畅,又缺少吸引外资,致使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缓慢。

  4.缺乏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而目前,该县缺乏一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专业人才。同时,也存在人才流动不畅、使用不合理现象。

二、建设文化强县的建议

1.提高认识,树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观念。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把文化的发展切实摆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抓社会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扭转过分强调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忽视文化商品属性的思想观念。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改革力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宏观管好、微观搞活”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现政府职能逐步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起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运行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统筹兼顾”的方针,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出台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同时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出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

  4.加大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整合现有文化资金的基础上,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扶持有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5.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文化经营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在户籍、住房、职称、家属随迁等方面要以给予政策倾斜。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6.创设载体,为繁荣道县文化提供发展平台。充分发挥艺术团体的作用,利用重大节日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推动文艺创作,为道县经济发展服务;建设“古玩、字画、奇石”文化市场一条街,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7.充分发挥文化团体的核心作用。发挥文化艺术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道县文学艺术联合会为核心,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专业协会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书画、文艺创作、摄影、音乐等文化艺术的发展,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促进文化消费。

  8.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积极扶持面向大众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项目,引进、开发新的娱乐品种;开发文化旅游产业;规范音像市场经营秩序,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研究制定绿色网吧、公益性网吧的标准,引导建立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阳光网吧”;鼓励品牌娱乐企业向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打击各类非法经营活动,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G127

  A

  1005-5312(2015)35-0204-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