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
浅析我国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韩 笑 刘燕萍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要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就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认知,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受社会大背景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现当代大学生在自我思维和行为表现等方面个性突出。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对象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
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现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也备受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他们出生在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新时代,既睿智又轻狂,既成熟又盲目。当社会各界正惊叹于他们史无前例的张扬举止、超前思想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已经在高校校园中悄然出现,并且成为了当下高校校园的“主力军”。面对这样一群特点鲜明、时代感突出的年轻群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有认清新形式,及时转变陈旧观念,充分把握年轻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一步做好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领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走上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道路。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社会和家庭的希望,自身定位高,他们急于成长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稳定成熟。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变得复杂和多样,面对的压力明显增大,学业紧张、就业困难、经济压力,情感困惑等,均能引发出各种心理问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
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一个人身体的健康和内心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身心健康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在求学的现当代大学生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人们对健康的定义和理解都是“只要身体没有生病就是健康的”。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阿拉木图的成立大会上给“健康”重新作出了定义,人们把这个定义称作健康新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且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完好状态。”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具有发达的大脑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有创造智慧和预见未来的能力,拥有情感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人类自身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互相影响并相互转化,两者同属于一个整体,整体均能正常运转才能被称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在“健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生理健康,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过程,会使身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心理导向出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概念延伸到心理健康方面,是人们对健康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应对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既可以合理地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又可以与他人和谐共处;既可以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又可以不断完善和保护自己的人格特征,具有很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同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活动中和意志行为方面可以处在比较积极的状态之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许多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虽然大体一致,但提法却各有不同,例如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等,从这些各不相同的提法上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也是各有不同的。概括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多种科学理论与实践指导,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更加充实丰满,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当前我们提倡和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目的是助力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指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专业技能、身心健康等各方面成长。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可以使素质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大学生完整人格更好地形成和发展。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塑造当代大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为切实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健康的心理基础也就无法培养优良思想品德。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在学习生涯中,如果学生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充满蓬勃的朝气,他的智力活动也会随之被积极地调动起来。那些被日常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等因素所困扰的学生,往往会成绩不理想,甚至由于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纪违法。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学生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意义是帮助大学生发展健康心态、开发智力潜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主要是完善心理调节机制,促进大学生心理充分发展。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个体的现实需求。
二、我国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现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日趋开放、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重要时期,他们既是享受着时代带来的各种便利和优势的受益者,又是被这个时代不良因素侵蚀着的受害者,因此他们这一代有着不同于前人的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一)思维特点
现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接受着各种海量信息,这使他们思想超前、观念新颖,对事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面对问题时逻辑严密、观点深刻、善于言表,时常喜欢用成年人的思维考虑问题。他们信息知识丰富,内心却很空虚,受到负面冲击时他们看似老练,但却又常常表现得激动失控。
(二)情感特点
现当代大学生大多情感强烈,个性张扬,但深度略显不够。当下的社会环境造成他们情感容易上躁动不安,他们荣誉感强、虚荣心也很强。他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生活却空虚迷茫。他们在张扬着自己独特个性的背后充满着孤独无奈和无法宣泄的内心压抑。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受到的刺激可能更多,自我调节能力本应该是越来越强,但他们往往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表现。
(三)行为特点
现当代大学生依赖心理强,抗挫折能力差,他们在行为上却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却因为渴望独立而表现得过早成熟,一种假性的成熟。他们备受呵护和禁锢,成长空间中的私密空间相对较小;他们喜欢通过网络与同龄人沟通和倾诉;他们反叛意识强烈,独立生存能力又很缺乏,因此无法摆脱对家庭的依赖;现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衣食无忧,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个性张扬,缺乏团队忠诚感。他们拥有的心理成熟程度与社会实际要求相差太远,他们行为表现成熟,内心都比较脆弱;他们大多数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很差。据有关调查显示:“有72.3%的大学生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里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①
(四)认知特点
认知,通常指对善恶美丑和对错的分辨。现当代大学生在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时大都逆向而行,他们虽然敢爱敢恨,但有时会善恶不分,无法明辨是非对错。换句话说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更趋功利性,通常把自身利益看得比较重,这是他们幼稚和成熟自我矛盾的集中体现。现当代大学生整体智商偏高,喜欢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三、我国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适应自己当下的学习生活环境,各项心理能力均发展和谐,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普遍问题。(一)心理不健康群体比例偏高
据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14%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症状,17%的人存在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兰州大学2010年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普查,普查结果令人震撼:有73.27%的贫困生不满意当下的生活状况,有64.51%的贫困生感觉当下生活不幸福,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和倾向。笔者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42.73%的大学生“做事情易紧张恐慌”,有55.92%的大学生“对小事过分苦恼担忧”,有47.41%的大学生“感觉人际关系冷漠”,有67.26%的大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大学生“遇到考试就特别紧张”。可见,现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二)心理不健康率趋势上升
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96年开始采用一种新式心理健康测试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二十年积累的数据发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基本稳定在6%左右,近些年略有上升,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而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其他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社会科学院还有专家不全面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并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
(三)精神类疾病或成为休退学主导因素
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着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不利于学习,而学习不好又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进一步影响学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根据2012年上海20所大学的联合报告,由于心理、精神方面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体休学退学人数的二分之一。神经症、精神疾病成为现当代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问题,也是现当代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
我国高校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新一代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情决定健康,心态决定命运,一切从“心”开始,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独立,他们身上既有着很强的反叛性又有着无法改变的依赖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寻求有效的方式来迎接新时代的巨大挑战。(一)因材施教类比分析是基础
因材施教,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文化不同。以前的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与中国文化脱离得相对较远,他们内心深处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日渐被淡化;第二是生活不同。以前的大学生生活比较简单艰苦,因此吃苦耐劳意志力坚强。现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整个家族的无限宠爱中成长起来的,基本没受过什么委屈挫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前的大学生和现当代大学生从性格定型到人格成熟之间的差异,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施应当着重关注的要点。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大学是学生心理健康成熟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塑造阶段,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全的合格大学生。
(二)以人为本找准方向是关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各项教育工作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遵循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把促进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调整工作态度和方法,以人为本,尊重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当下的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没有有效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的迷失将导致他们进入社会后不会正确地交流沟通、不会合理地做人处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份结合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找准工作方向,拓展教育模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转变方式创新手段是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改变“有心理问题才需要教育”的陈旧想法,通过课堂教育、单独引导、网络传播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防患于未然;对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引导和积极治疗,做到预防治疗与传播引导相结合,立体化全方位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发展。
为了更好地向现当代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做到心理问题尽早控制、及时解决,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于把握现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不守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创新的特点,积极开拓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首先,学校要充份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作用。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的同时,开设大学生心理适应和发展的课程,如“健康心理与成才”、“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开展素质拓展、语言技巧、抗压性管理、提升自信等相关团体训练项目,引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其次,高校要重视主题渗透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性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讲座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有效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借助电影欣赏、读书聚会、冥想瑜伽等学生容易参与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自助与助人的能力。再次,重视特殊群体引导。实践证明,心理访谈和疏导是目前解决现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同学生成长过程中受社会、家庭等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个性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再就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针对特殊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和疏导。
现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十分便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借助网络载体,利用网络平等、隐私、快捷、实效、互动的特点,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个体辅导、咨询、测试、解析,向现当代大学生普及心理知识,为个体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网络教育和咨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快捷有效地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治疗手段起着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五、结语
加强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抛弃和修正老旧落后、不切实际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以实效新颖、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帮助大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有用之才。注释:
①戴长澜.中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06).
[1]戴长澜.中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曹振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1(04).
[5]李霞云.积极人生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12).
[6]牟艳娟.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理学,2004(05).
B844.2
A
1005-5312(2015)35-0191-0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