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8)
浅论“互联网+”下的湖南“智慧城市”建设
李鹰
(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8)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产业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将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催化剂。“互联网+”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互联网+”将融入“智慧城市”基因,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智慧城市火热建设的表象之下,一些问题也已初露端倪。那么,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湖南智慧城市建设有些什么对策。
互联网+;智慧城市
随着隆隆作响,蒸汽机脚步的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机作为工业时代的主角,一项划时代的技术是面镜子,它映照着不同国家此后数百年的兴衰,也极大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以及发展进程,时至二十世纪中期,一项全新的技术登上人类的舞台,它就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让人类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阶段,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1994年4月20日,我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历经农业时代的兴盛、工业时代的落后,我国的快速发展幸运的并行在世界发展行列当中,二十年来,我们看到互联网已经全方位的融合到我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世界十强的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三家,互联网经济更是以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在递增,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如今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互联网+’的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产业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将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催化剂。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人口流入引发的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各地城市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互联网+”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加号”不仅意味着技术上的“+”,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载体在城市运营方面的全面应用;同时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将融入“智慧城市”基因,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
但是在智慧城市火热建设的表象之下,一些问题也已初露端倪。由八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了当前智慧城市四类主要问题,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其他三个问题是: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一些地方思路不清、盲目建设。
那么,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对湖南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思索。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府管理
互联网有九大思维,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始终,作为智慧城市的管理者,我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创新思维,重构我们政府的管理?互联网九大思维中最重要的思维是用户思维,互联网规则是先有用户,才有收入。消费的主体是屌丝、粉丝,有一句口号叫“得两丝者得天下”。雷军的小米模式,是粉丝经济模式,就是与目标人群打成一片的思维方式,最后形成粉丝经济,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粉丝帝国。
政府管理的本质特征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而以民为本的基础工作是为民服务,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人民在哪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交通,建了很多年它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很扎实的,问题在于它的应用非常薄弱,它的整个管理方式并不是以服务为主,而是以罚款为目的,增加财政收入。比方说红绿灯的监控、抓拍闯红灯、违规等等。以前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人闯红灯,但是上了摄像头后,试点一个八车道路口,一个月一个卡口,大概可以抓几百张到上千张违法,政府收了一大批罚款,但是并没有杜绝,而且恶意闯卡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什么呀?处罚低、允许消分,大家无所谓,后来,政府出了一个新政,要扣六分,现在长沙门的卡口很难抓到违法,相应的违法罚款的金额也飞速下降,红绿灯处罚不了了,就在马路上装违法变道,动不动就扣分、罚款。当然,这也促进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维护道路的畅通,但是这是双刃剑,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既然叫智能交通就是应该能及时、正确的引导分流和提前预警。长沙市目前建了很多引导牌,但是大多高大上,不接地气,比方说芙蓉路、韶山路、五一路也作了流量检测,但是我们大家都深有感触,无法引导分流,而是一样的堵。智能交通的建设,不是简单地装几个摄像头、放几个引导牌就完事地,它更多体现在你是否能以人为本,做好规划、设计、管理。
二、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同样的技术应用其成效可能存在天壤之别。一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潜在的产能,制度却决定这种潜在量转变为现实量的程度。智慧城市制度建设没有更上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比方说制度不配套,没有去争取相应的编制人来进行预警,现在的平安城市建设,计算机还不能自动预警,数据量巨大,目前是人+机器,人机结合,但是人呢?很多都没有编制,许多看摄像头都是临时工,相应的责任心就会下降,而且,这也不光是责任心的问题,曾经做了一个测试,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武警看镜头,在30分钟内,他能准确地找出打架、斗殴等等治安事件,但是三十分钟后,基本是视而不见了,再发生任何重大的事,也没有感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为盲区”,因为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度,尤其在这么海量的信息下,是很容易迷失的。所以我们如何训练一批有专业素质的人员,也是放在我们眼前的难题。
同时考核机制缺失,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抓政绩,建好以后就行,管它用的好不好,这不是湖南的问题,全国大同小异。比方智能交通,建好了这么多年,堵车了还是老办法,全靠交警上路,做的预案、模型、方式全都对牛弹琴,没啥用,城内上下班高峰期大家都有体会,不是这堵、就是那堵,实际上智能交通还没转化成重应用、重管理来,而且应用管理是看不见,没有政绩的,比方说我向领导汇报,我们全年完成了多少路口的建设、修了多少马路。但是日常应用的维护是体现不了你的政绩的,我没有办法写上,我疏导了多少马路,降低了多少路口的堵塞。
这种政绩导向让智慧城市偏离很远。
三、全力做好湖南“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做好顶层设计是推进智慧湖南建设的关键。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关键要抓好智慧城市的规划制定。一是要在建设上解决导向问题。理清城市发展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
二是要对城市的发展定位、战略定位、功能定位、发展现状和需求分析上下功夫。
三是总体框架上多论证,在技术环节上梳理基础设施、应用承载、资源开发、安全保障等关系。
四是在顶层和底层的结合上要紧密,在具体的项目策划上接地气,统筹考虑决策层面、业务层面、财力层面的有机统一。
五是在保障措施上要落地,具有可操作、可考核性
四、准确把握智慧城市的内在规律,建设一批禀赋当地特色的智慧城市
首先要准确把握智慧城市的内在规律。正如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智慧城市的核心仍然是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符合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城市发展历程来看,一是精神文化传承,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二是城市保障体系的完善,稳固城市的基本生命线;如交通、供水、市政、通信、能源、住房等;三是健全发展动力机制,即提升整个社会工业化水平。智慧城市要真正取得实效,要围绕城市发展规律做文章,要用信息化的手段着力服务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要用信息化的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当然,智慧城市具有明显的信息化特征,也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要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城市的资源和要件互相关联优化、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有一句话,不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城市”是“白智慧”,不应用智慧技术的城市建设是“瞎建设”。其次,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智慧城市。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提出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湖南不少市州的智慧城市规划有“千城一面”的感觉,有的城市规划定位不清晰,不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经济状况、人口因素和城市特点,直接套用一些国际或国内知名企业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与公众的真正需求却并不匹配,整体特色不足。长沙这么建,郴州也是这么建,到了山区湘西还是依葫芦画瓢,地理位置不同,应该有很大区别的,比方说衡山县建平安城市,摄像头放在衡山山顶上,你想想山顶终年积雪,气温低下,摄像头整天雾蒙蒙,可以讲,走过去连人的衣服颜色都看不清,所以建好之日就是废弃之时!由于不考虑具体情况而统一建设,导致建好就报废的情况,占相当比例的。那么我们一是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勿盲目模仿,跟风建设,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二是基于资源禀赋和城市特色,如张家界、韶山等可重点策划智慧旅游,长沙、株洲、湘潭可以建设三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智能交通系统等;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城市发展的难点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城市病”问题加剧,城市经济、社会和运行环境将受到严重挑战,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系统,有效缓解交通、环境、能耗等城市发展困局;四是建设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覆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的三个阶段,重点突出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应急管理和社会管理在统一智慧化管理平台上运行。
五、打破利益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建设无处不在的电子政府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以数据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维度,叠加在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之上,成为“五维政府”。“无场景,不数据!”五维政府必须借助大众百姓刚需的移动化社会场景,提供数据创新类服务,才能迅速普及推广。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崇尚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全球化社会环境,五维政府善于借用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储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大众的创新力量,建设“航母+舰载机”模式的政务开放平台,其底层是成熟、可靠、自主可控、性价比极高的统一城市政务云,政企跨行业数据在其上融会贯通,利用大数据提供公民身份认证、企业/个人信用体系、政务服务数据跨流程共享对接,在其上构建“一站式政务服务体系”,将传统电子政务的政务查询、社保查询、企业服务、交通车辆、医疗教育、水电煤等公共服务无缝集成,由于平台的标准化与连通性,所以各政务服务间的信息化壁垒、数据孤岛消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间的数据实现安全的分享流通、交易交换,在非税平台中运用电商一样便捷的移动支付、快递物流服务,将政务服务窗前置放入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机端超级App中,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实现政务创新应用。
目前上海、杭州、青岛、广州、深圳等12个城市已经逐步上网、上云、上数,在“互联网+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持续受益,以很小的启动投入借力云计算,节省了大量的IT基础设施投资,快速获得全球领先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支付宝钱包、新浪微博、淘宝生活、芝麻信用的移动流量入口、强用户认证、公民信用,树立“淘宝式政务“的移动端用户体验,市民像“逛淘宝”一样逛政务超市,像点评、转发微博一样交流传播政府官微的新政观点,像手机购物一样便捷缴费、查询政务信息,多一些有温度、有情怀、以人为本的政务服务,少一些让百姓请假跑断腿的复杂审批流程,让数据多跑腿、服务送上手机端、政务流程像逛街购物一样愉悦,社会大众、工商企业对政府治理的满意度一定会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对于我们湖南来说,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政务信息化管理效能,推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一是强化网上业务协同,提高政务工作效能,大力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应用和电子监察,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二是贴近用户需求,基于公共平台的数据和应用资源,创新应用服务,拓展电子政务应用深度和服务广度。
三是加快信用信息建设步伐,在当前信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快步伐建成全社会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联通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二)有效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一是进一步加强全省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形成以基础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共享机制。
二是规范信息资源元数据,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三是开展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建设,满足不同业务应用的数据交换需求。
(三)大力实现无时无刻的电子政务服务,重点强化电子政务的移动化应用服务。
统筹政务信息资源协同应用与共享管理,突破数据共享瓶颈。依据管理职能和业务需求共享目标,按照统一规则和标准,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应基于移动化特征,以多渠道多方式提供7×24小时的便捷服务。充分依托电子商务推动电子政务服务不断深入。
F626;F299.2
A
1005-5312(2015)35-0269-0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