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民族元素在旅游广告中的作用
李丹
(武汉工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本文从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初步探究了凤凰古城中孕育的民间刻纸艺术、集市商贸、民俗歌舞、民族服饰、饮食等民间文化在旅游推广中的作用。
凤凰;旅游广告;孕育;民族元素
一、民间艺术——刻纸
“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卢梭《爱弥儿》沈从文曾在散文中写到过凤凰县独特的刻纸艺术,我在凤凰得以亲见。去过凤凰古城的人都会知道在虹桥的桥头一溜小摊中有一位穿着整齐、干净利落的苗族大娘在卖剪纸。小摊铺了一片红红的剪纸,她每天就在摊子旁的小凳上刻呀刻,也不吆喝,在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虹桥上已有五六年了。来凤凰旅游的人十有八九买过她的剪纸,来采风的民俗摄影家们也把她作为绝好的摄影题材。
苗族剪纸艺术是最富有苗族特点的艺术事象。苗族传统手工艺的剪纸之所以美,在于它流露着苗家妇女宁静安详的生活态度和向往美好事物的纯真情感,没有批量生产下粗制滥造的旅游工艺品的浮躁和功利。久居城市的人们厌倦了工业品的千篇一律和机械,传统工艺因传统的造型语言和手工性质能唤起我们无比的亲切感。
二、民间商贸——山江赶场记
山江位于县境中部,属苗族聚居区,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山江就是苗语说的“叭咕苗寨”。三江逢三逢八赶场的日子,这个热闹是一定要凑的。在集市上我发现了好多“宝贝”:龙头鱼身耳环、八卦阴阳鱼童帽银饰、福禄寿喜童帽银饰、银针筒等。每一件东西都在吸引着我,眼在不停的看,嘴在不停的问,手在不停的按快门。即使是以前知道的东西,这里的苗女们做了另外一种诠释,像苗族妇女用的一个蝴蝶银片和一条花带固定在前胸的绣花兜有这样的来历:以前的苗家女都很聪明,男人不喜欢女人太聪明,于是女人们用衣兜来遮住自己的心,也就遮住自己的聪明。
这些“宝贝”无论是本身的工艺,还是图案的蕴义或是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传说的故事都对旅游广告中元素的挖掘有很高的价值。
三、民俗——歌舞
苗族的男女老幼都喜欢唱歌,苗族地区素有“歌的海洋”之称。苗歌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情歌是苗族歌谣中最为丰富的一种。苗家姑娘小伙,多以歌会友,唱歌传情,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情歌。苗族情歌善于借景,咏物抒情,情景交融。苗族按其内容,唱法上也各有特色。有的旋律优美,婉转缠绵;有的嘹亮奔放,激越昂扬;有的女唱男和,多情善感。其中多声部苗歌的唱词,联想丰富,旁征博引,比喻得体,颇富哲理。苗族人民不仅能歌,而且善舞。苗族逢年过节或遇喜庆的日子,都要跳芦笙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重阳等,还是专门跳芦笙舞的芦笙节。这种芦笙舞是集会和节目中作为表演比赛的一种形式,舞曲明快,节奏强烈,动作技巧比较难,有少数人能跳。
四、凤凰特产——姜糖
自凤凰古城被冠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后,旅游业在凤凰已轰烈兴起,走入凤凰观光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增多。遍观游客,他们除去领略凤凰古城的人文景观外,返途时都会带上一些不忘此行的纪念品,诸如富有苗家特色的扎染衣物,银首饰,但还有一大部分人手中提着一包包精美包装的姜糖。姜糖,系凤凰传统的独家特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这个起源无从在史志书上查找,依据乃是制糖艺人们一代代身传口谕至今。
在日月轮回的光阴中。姜糖制作日渐得以精细,一些富裕人家不断深研将其加入一系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中草药。如此一来,姜糖便成其为凤凰诸家祖传秘不外泄的糖物精品,因而也就顺理成章为凤凰人独领风骚的常用保健糖物。
由此它走入市场,成为一些人主要的养生之道,共和国建国前后,凤凰古城便有多家制作姜糖作坊,由小孩妇女提篮在古城街巷转走,长街之上,经常可见大人小孩鼓着腮帮,将姜糖吮吸得津津有味。
或许更多人来到凤凰是寻找城市已无法寻觅的真实自然,还有完全陌生的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所以当他们被问到凤凰美在哪里时,大多数人都会说:“环境、景物还有民俗”。我一点都不否认凤凰有着保护得几乎是完美的自然风景和传统而不刻意的民俗景物,因为堆绿的南华山,澄澈的沱江水和一排挂着大红灯笼的吊角楼就可以证明一切。从千余年的岁月中一步步坚实走过的凤凰。如果只有如他们所说的外在的美,恐怕是美的浮华,而同时,一个仅以自然和民俗为根基的山城也是不可能在恶劣的自然灾害和残酷的各类斗争中生存下来的。所以,直至现在依旧完整的凤凰,最重要的延续纽带就是那一种特殊而珍贵至善至美的人性精神。凤凰的骄傲,沈从文先生就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并充满了对只属于乡下的那“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故园正式代表着他里的精神家园,而凤凰人则代表这种纯真人性和人生形式。
[1]吴彦承.凤凰县民族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J524.3
A
1005-5312(2015)29-0279-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