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述贫困地区西吉县乡镇文化工作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424
韩晓霞(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新营乡科教文卫服务中心,宁夏固原756299)

  试述贫困地区西吉县乡镇文化工作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韩晓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新营乡科教文卫服务中心,宁夏固原756299)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属国家级贫困县,本文主要说明西吉县在文化工作存在的缺少人才、活动场地、经费等问题,并对今后文化工作发展思路进行论述。

  西吉县;乡镇文化工作;发展思路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西吉县历史悠久,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西吉县县委、政府领导回、汉人民,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狠抓经济、文化等工作,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幅度提高,民族团结和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依托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元的风土人情和厚重的文学积淀,大力发展文化和文学艺术事业,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同时被中华文学基金会、自治区文联、自治区作协命名并授予为“中国文学之乡”称号。本人作为一名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切实感到文化工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面就西吉县乡镇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进行论述。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文化人才缺乏。文化艺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瓶颈,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文化站和广播站合并,人员精简分流,合并为科教文卫服务中心,人员重新竞聘上岗,乡镇文化管理队伍的人数减少。由于体制的原因,近年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基本上没有进来招聘大学生人才队伍,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知识老化,知识、专业、年龄结构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文化发展新要求。同时,农村文化专干不专职,在乡镇大部分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无法正常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2.文化经费短缺。贫困地区大部分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少、乡(镇)经费困难,无能力办群众文化。再加上行政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无法投入文化活动。社会捐助缺乏必要投入机制,有钱不愿投入,使农村文化经费十分匮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用于文化事业的活动经费需求逐年增多,由于受贫困地区经济条件的制约,乡镇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发展公益性文化娱乐事业缺乏基本的物质保证,严重制约了乡镇农村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少场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功能发挥有待于加强,城乡社区文化活动的日趋活跃与农村基层文化内容的相对贫乏存在差距。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场地缺乏,有的行政村只有半边篮球架,大多数行政村没有图书活动室,造成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匮乏。

  4.现代传媒对农村文化的冲击。原先农民接受文化的形式主要是广播、报刊、戏曲等活动形式。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和网络等新型媒体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娱乐功能强而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相反以戏曲、广播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形态日益被边缘化,失去了教育人、激励人、影响人的作用。

二、发展思路

1.加强对文化娱乐建设工作的管理。近年来,西吉县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和措施,把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坚持政府主导,依托乡(镇)政府,逐步发展乡(镇)行政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县政府按照编制,招聘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及时补充到乡镇,给乡镇文化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对乡镇村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民群众中的宣传示范作用,逐步建立农村文化经纪人制度,发展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3.创新农村文化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确保户户通长期有效运行,积极争取项目,逐步在贫困地区建设村级广播站、图书室、电教电影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电教室、图书室向群众传授肉牛、肉羊养殖和马铃薯、特色蔬菜等种养技能,通过聘请专家举办讲座、播放专题片等形式为农民宣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政府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制定优惠政策、税收等,吸引企业投资农村文化产业,培养一批立足农村、辐射城乡的文化企业,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农村文化市场主体。

  4.多方筹措资金。采取“政府为主、乡镇自筹、群众自愿交纳、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的文化经费筹资办法,解决当前农村文化活动中的经费短缺难的问题,逐步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等多种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民间力量服务于农村的公益文化事业。

三、体会

作为一名基层乡镇文化工作者,担负着宣传和引导先进文化的作用,深感贫困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落后,认为贫困地区的基层文化事业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开拓市场。通过机制创新,强化队伍建设,经常创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依靠贴近群众生活的演出,让健康文明的文化占领农村市场,为基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G258.23

  A

  1005-5312(2015)29-020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