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上古神话中的蚩尤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3356
张文颖(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上古神话中的蚩尤

  张文颖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在今日人们的印象中,蚩尤是残暴、凶狠、嗜血如命的妖魔,而黄帝作为“正义”的化身杀死了蚩尤,平定乱世,最终人间恢复平静。但事实呢?对于那段久远的历史我们似乎已经无从获知毫无争议的真相,但我们却能从现有的史料中探寻蛛丝马迹,勾勒历史中蚩尤。

  蚩尤;《山海经》;轩辕氏;神农氏

一、对蚩尤长相的描述让人觉得他是个妖怪

据《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记载:“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①其后《述异记》云: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②从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蚩尤头上长角,鬓发锋利如剑戟,虽有人的身体,却长着牛蹄,还有四只眼睛,六只手臂。另外还有些民间神话传说中描述,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单从这样的描述来看,蚩尤就像是《西游记》中的牛魔王。但其实在上古神话中,大多数的神祗都是人面兽身,且或有很多头,或者有很多脚。在《山海经·大荒北经》③中记载:“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而同样在《山海经·大荒北经》④中也记载了“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同样九首,但一个是北极天柜山的神祗,一个则是“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幸乃苦,百兽莫能处”的妖怪。所以我们完全无法单从外表上去判断这形象所代表的,是神还是妖,是正义还是邪恶。蚩尤在上古神话中的形象塑造,包含了鸟和牛的元素,他是鸟图腾和牛图腾氏族的首领,而上古百姓对于鸟图腾和六畜图腾都存在着崇拜的情结,所以即便从长相上,我们也无法判定蚩尤是“妖怪”,或者说是“邪恶的”,甚至还有可能是受当时人崇拜敬仰的。

二、蚩尤的兄弟都是妖怪

对于蚩尤的兄弟,据《龙鱼河图》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使刀戟大弩,威镇天下,诈杀无道。”⑤对于形象的描述,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并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而“铜头铁额……威镇天下”其实是说骁勇善战,至于“诈杀无道”我们今天无从考证,从某些角度看甚至可以认为是当权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刻意夸大对手的险恶,这种现象是常见的。

  从民间传说中入手。魃魅魈魍一类的鬼怪,民间或有把他们归为蚩尤一族,但事实上蚩尤乃东方部落九黎族的首领,而这些鬼怪则是遍布各处,如《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又西二十里,曰刚山……是多神chi【光鬼】,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⑥,其中chi【光鬼】在今日写作魑。文中的刚山属于“西次四山,自阴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里”⑦,这西边山上的妖怪怎么出自东边的部落?而魃,在《山海经》等史料记载,她是黄帝的女儿,在黄帝与蚩尤的交战中,被黄帝派来助战的,更不可能是蚩尤的兄弟了。

三、在与黄帝的战争中蚩尤战败

我想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甚至可以说是如今蚩尤形象被彻底抹黑的根源。于这场战争的记载有诸多的版本。据正史《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⑧

  简单来说,即黄帝的部落日渐壮大,炎帝的势力日渐衰弱,黄帝战胜炎帝相当于是一种朝代的更迭。而蚩尤不听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出兵征讨蚩尤,与之交战于涿鹿之野,结果是蚩尤战败。而这之后轩辕黄帝正式取代神农氏,成为新一任统治者。

  当时《史记》编纂时,已确立“独尊儒术”,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作为其祖先的黄帝自然需要正面的形象,以此证明汉族这一血脉是正儿八经的统治阶层。因为本身儒家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弑君则违背了这种认知,所以只有通过强化“正义”来彰显这种通过战争实现统治阶级更迭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也就是“正名”。那么为什么被抹黑的是蚩尤而不是上个时代真正的统治者炎帝呢?武王伐纣是商纣王为非作歹,李氏灭隋也是由于隋炀帝的荒淫无度,正史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正名”。但当时对炎帝的评价都特别正面,《山海经》中就记载“炎帝尝五谷之所”,还有说炎帝“尝百草”,所以炎帝被成为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相比抹黑这样的正面人物,抹黑善战的蚩尤反倒更容易,因为战争本身就意味着杀劫,“善战”亦可理解为残暴嗜血。

  但事实上,一些地区一直以来就有崇拜蚩尤的传统。如南朝任昉的《述异志》就有记载冀州有乐名《蚩尤戏》,民人头戴牛角而相抵;而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会祭拜蚩尤神。在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

  今天,面对手头上屈指可数的史料,其实我们很难去还原一个真正的蚩尤形象。但不论蚩尤是面如牛首,还是四目六手,不论他是人是神或是妖,这些都不重要,没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去评价一个人。所以在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代里,当所有的人都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在保留自己看法的同时又理解包容他人的看法,将这些看法加以融合,或许我们就能真正接近历史上真实的蚩尤。

  注释:

  ①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

  ②任昉.述异记[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③④方韬译注.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⑤司马迁,韩兆琦评注.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2.

  ⑥⑦方韬译注.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⑧司马迁,韩兆琦评注.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2.

  K21

  A

  1005-5312(2015)23-0152-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