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舞蹈音乐节奏的特点解析
朱莉云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藏族歌舞是藏民族辨识度最高的标志物,尤其是配合民族歌舞的音乐节奏,代表了藏族歌舞最核心的内容,表达了不同种类藏族歌舞的不同特征,但是又贯穿在整体藏民族的风格之中,是藏族音乐语言的核心要素。
藏族歌舞;音乐节奏;特征
节奏是音乐的命脉,更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的旋律,人们可以根据节奏进行舞蹈,而没有节奏,舞蹈就失去了表现力。藏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堆谐、果谐、康谐、热巴卓、果卓、囊玛等种类。藏族音乐的旋律基本采用中国传统五声音阶构成,也有少量六声音阶的舞曲。歌舞音乐为了配合舞蹈节奏和风格的变化,常采用速度变换、调式交替或转调。由于不同种类藏族歌舞的风格特征差异很大,舞曲也呈现出节奏鲜明的快歌和婉转悠长的慢歌并存的现象,但无论是哪一种舞蹈音乐,都包含有藏民族典型的音乐语言,和与舞者身体动作相匹配的音乐节奏。
一、堆谐音乐的节奏特征
堆谐是西藏西部地区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歌舞。“谐”是指配合舞蹈乐曲。在传统的堆谐音乐中,多数都带有宗教色彩。堆谐的歌词以歌颂活佛、喇嘛与寺庙最为常见。舞者多为男子,一边弹奏六弦琴,一边自唱自跳。六弦琴又叫“札木聂”,是在西藏西部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乐器,当地居民用它作为歌舞的伴奏乐器,致使堆谐音乐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舞蹈受歌词段落的限制,在舞蹈音乐中出现了由前奏、间奏、尾声构成的纯音乐形式,堆谐便产生了灵活多变的步法。堆谐是节奏感很强的歌舞,舞蹈时前半拍起步,后半拍踏地,形成强弱错位现象,主要步法为三步一变,即右脚起步,左右连踏5步、7步、9步等步法,结合踏步转等,脚下发出各种节奏的踢踏音响,因其节奏和动作的特征,人们又称这种舞蹈为“踢踏舞”。堆谐最基本的舞蹈特征是弱起的节奏点,在与之相伴的音乐中也表现得很充分。堆谐音乐和舞蹈的节奏重音交错更替,呈现纷繁复杂的节奏组合,再配合身体的移动和转动,手上的“甩手”、“打手”等动作,使堆谐的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既有很强的自娱功效,也有壮观的观赏效果,成为藏族民间舞的重要内容。二、果谐音乐的节奏特征
果谐俗称圆圈舞,是流传在藏族农村地区的一种自娱性集体歌舞,主要在传统的藏族节日、宗教仪式或休闲时日,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果谐的音乐风格淳朴刚健、豪迈有力,一般由慢歌和快歌两个部分组成。慢歌的旋律较为丰满曲折,而快歌是慢歌的简化和紧缩,旋律更加干练直白,节奏更为规整。完整的果谐乐曲一般附有前奏、间奏和结尾。这些附加的部分不需要演唱,而是通过脚踏节奏或者喊出简单的口令式藏语来代替。三、康谐音乐的节奏特征
康谐俗称弦子,主要流传于康、卫藏方言区。表演时,领舞者手执牛角胡或二胡边拉边舞,群舞者跟随舞蹈,气氛热烈。这是典型农业区的歌舞,且以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出名,因而又称巴塘弦子。康谐的动律要领便是连绵不断的“届伸”,重拍向上伸展,弱拍向下弯曲,顺手顺脚,一拍之内完成一个屈伸动作。康谐舞蹈的抒情性,决定了康谐音乐的节奏特点,使其音乐旋律舒缓延绵,歌唱性强,尤其是句尾的拖音,常常延续2拍或者一个小节(4拍)。康谐音乐的旋律调式较多使用柔和的羽调式,但也有徵调式、宫调式和商调式的旋律,有很强的藏族民歌风格。康谐的音乐速度较慢或中速,采用2/4拍或4/4拍,节奏平稳,速度变化不大。在音值划分上,强拍上较多使用附点八分音符,使柔美的旋律加强了节奏重音,利于动作的变换定型,形成弦子舞柔中带刚的民族风格。四、果卓音乐的节奏特征
果卓俗称锅庄,因其动作很多来源于飞禽,比如对雄鹰、飞鸟的各种姿态进行的模拟,因此,果卓舞蹈矫健奔放、苍劲有力。这种舞蹈由于地域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农区果卓、牧区果卓和林区果卓。农区果卓主要在昌都、云南、川西等农业地区流传。结构通常为两大段,开始一般是慢板歌舞,男女分班拉手走圆圈,边走边轮班唱歌,边唱边配合简单的舞蹈,包括甩袖和踏步等动作。牧区果卓主要在藏北、青海以及川西的广大牧区流传,舞蹈的结构和表演形式与农区果卓大体相似。只是慢歌部分的舞蹈风格不同,音乐节奏更加舒缓,歌唱性强,舞蹈动作幅度更小。而快歌段落动作雄壮迅猛,采用难度更大的擦地跳跃、转体翻身等动作,两段舞蹈的对比性增加,因此,这一段落音乐节奏重音突出,工整有力,音值划分简单明快,利于完成快速度的舞蹈动作。随着藏族歌舞的广为传播,这种民族风格浓郁的艺术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在很多地方都举办过“藏歌会”、“藏族歌舞比赛”等活动。我国各地大小广场,随处可见群众热烈跳动着的锅庄、弦子、踢踏舞,这些藏族人们欢庆节日、赞美生活的舞蹈被多民族人们用来作为休闲、娱乐、健身的舞蹈,包含有藏族民间舞蹈所蕴藏的勃勃生机和艺术魅力。究其原因有三:(1)藏族民间舞蹈简单易学,舞姿优美大方;(2)藏族风格浓郁,乐旋律流畅自然;(3)与藏族舞蹈紧密结合的舞曲节奏。这种节奏体现出一个民族强健有力的生命步伐,展示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讴歌了积极进取的生存原则。这种节奏不是简单的音值组合,而是富有张力的快慢、松紧、强弱的结合,因此,这种节奏不仅体现出藏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藏族音乐文化中最为显著的标志,,是其被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认知的藏民族艺术的象征。
[1]阿旺克村.西藏舞蹈通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2]欧米加参.雪域热巴[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J618
A
1005-5312(2015)23-0116-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