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融合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的丧事舞蹈研究
江源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四川支格阿鲁文化是四川彝民族的古老文化,对四川地区彝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艺术等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丧事舞蹈是四川彝族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态、结构上都可以感受到支格阿鲁文化影响下的宗教观念。文章从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分析的角度出发,对该地区彝族丧事舞蹈的发展以及具体表现形态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挖掘四川支格阿鲁精神影响下的四川彝族丧葬文化内涵。
四川;彝族;支格阿鲁;丧事舞蹈;内涵
毕摩是彝族宗教中的“祭司”,是以支格阿鲁的名义为彝族人民降魔除妖,以保全彝族的兴旺。而四川彝族丧事舞蹈的萌发与发展与四川彝族宗教文化息息相关,受四川支格阿鲁文化中“灵魂不死”的观念影响深远。
一、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对丧事舞蹈的影响
四川彝族丧事舞蹈的形成是以“灵魂不死”观念为前提,四川彝族人民已经将支格阿鲁死后的灵魂作为一种信仰,英雄的死亡不代表其灵魂的消失,而只是灵魂的暂时离开。同时,四川支格阿鲁宗教文化也是根据逝者生前的事迹来判断其灵魂是善灵魂或是鬼魂。正是在这样的英雄崇拜和灵魂不死观念下,四川彝族人民需要通过祭祀来追忆和祭奠先辈。四川支格阿鲁文化存在与母系制社会向父系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在母系社会之前,四川彝族人民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对自然、对灵魂的崇拜文化;在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之后,四川彝族人民先后有了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所以,四川支格阿鲁文化对四川彝族丧事舞蹈艺术的影响贯彻在整个彝族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之中。
二、丧事舞蹈中四川支格阿鲁文化的体现
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最初萌芽于母系社会,文化本身带有母系氏族中“女尊男卑”的价值观念,而在四川彝族丧事舞蹈中著名的“左脚舞”,在表演时表演者先伸出左脚,可以联系到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中对女性地位的认可,也是原始文化遗风的表现。在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发展的后期,彝族族群开始进入父系社会,对祖先的崇拜开始成为彝族宗教主流文化观念。在丧事舞蹈形态中,有许多表演仪式是对祖先、对英雄的颂扬。支格阿鲁被彝族族群视作勇敢、正义和神的化身,他曾手持弓箭,射下太阳和月亮,也曾凭着勇气和智慧打败雷神,换取了彝族人民的安宁,不畏艰险,凭着一己之力锤平了大山,为彝族人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英雄崇拜下,彝族人民通过舞蹈来歌颂支格阿鲁,逐渐也演化成用武器作为舞具,通过舞蹈形式来祭祀支格阿鲁和先辈男性们的英勇灵魂。三、四川彝族丧事舞蹈表现形态分析
到目前为止,四川彝族地区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丧事舞蹈表演习俗,在彝语中都被统一称作“孜额且”,根据丧葬过程和内容的不同,“孜额且”又有十分细致的分类。一些功能性丧事舞蹈,如《瓦孜嘿》是在丧葬过程中对逝者生前成就的唱诵,表示对逝者的追悼和思念;《扯格》是在丧葬中对逝去亡灵的呼唤,让逝者的灵魂能够随着丧葬歌舞回到故土安息,同时也向逝者的灵魂祈祷,让其能够对后代子孙多多庇佑。此外,彝族丧事舞蹈也会根据逝者家庭成员情况表演,如逝者儿媳人数多,一般在丧葬仪式上跳《知孜苏且》,是对逝者福分的认可,也只有有福分的老人才能享受到这种“规模”的舞蹈表演。在四川彝族丧事舞蹈中有两种刀舞,“碟维兹”和“瓦孜嘿”。“碟维兹”是在彝族老人去世之后,以迎接前来吊唁宾客为目的的礼仪性舞蹈。由主人家和客人家的男子作为舞者,舞者以刀为舞具,作“转刀”、“挥刀”以及“砍刀”等动作,是一种无伴奏的唱词舞蹈。“瓦孜嘿”是在夜幕降临时,由两名或是多名男子围绕逝者起舞,舞者同样以右手执刀。刀舞是四川凉山丧事舞蹈中的代表舞种,是受到支格阿鲁文化中的尚武精神所影响,因此在舞蹈中舞者都以“刀”为舞具;刀舞的舞者被限制为男性,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瓦孜嘿”原本有女性舞者的参与,在支格阿鲁文化后期发展中,父系氏族成为文化主流价值观,四川凉山地区女性地位开始长期低于男性地位,这一点也体现在丧事舞蹈中。
《阿骨格》和《扯格》是一种“送魂”的祭祀性舞蹈,男女随着领唱共舞,领唱者唱一句,众随唱一句,边唱边舞。在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中,支格阿鲁是毕摩,也是当时宗教祭祀的领舞者,在现代彝族丧事舞蹈中演化为领唱者。另外,舞者在舞蹈中以“长矛”为舞具,以方便与妖魔争斗,为亡灵扫清障碍从而回归故土。在支格阿鲁传说中,英雄支格阿鲁带领彝族人民不畏强权,艰难抗争,只为建设彝族家园的愿望异曲同工。
丧事舞蹈是彝族舞蹈中十分特殊的组成,是集合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精髓的表现。因此,通过丧事舞蹈的研究能够对彝族文化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以四川彝族丧事舞蹈形式为例进行分析,能够让彝族舞蹈艺术与历史文化发展实现有机结合,也是对彝族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四川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社会调查综合报告》(初稿),1958.
[2]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巴普区三个乡的社会调查材料》(初稿),1958.
[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阿尔乡社会调查报告》(初稿),1962.
I207.917
A
1005-5312(2015)20-0151-01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 “四川彝族支格阿鲁文化与彝族舞蹈相关联的发展流变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YZWH 141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