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鸟儿在风中歌唱》之浅析
吴莉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刘聪《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部优秀艺术歌曲不仅成为众多歌唱家在各级国内声乐比赛中的首选曲目,而且还是各专业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曲目。这首歌曲通过高超的创作技巧与情感意义相结合,表现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呼吁追求世界和平。因此,这首歌高度体现了歌曲创作形式与内容形象的完美结合。
情感形象;创作手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个重要流派体裁,在声乐发展的现代中国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鸟儿在风中歌唱》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作曲家刘聪不仅借鉴西方的表现和作曲技法,同时注重与我国民族风格想结合,这种独特艺术形式所塑造出的音乐形象,体现了创作手段的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以及现实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下面我就从歌词内容、歌曲曲式结构、钢琴伴奏以及演唱中对声音的解决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
一、歌词内容分析
“有一只鸟儿盘旋在山岗,它的歌声唱的好凄凉…”一个悲剧性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生动的勾画出主人公的形象。悲剧的主人公不忍目睹,在它眼前出现的是:“有一个笼子,挂在树梢!”可是它却不能去营救,因为它看到猎枪正面对着它飞翔的方向,它迟迟不敢飞进自己的故乡。歌词中“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这样的发问是谴责,是呼唤,是乞求,更是无奈!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叩问人类的良性。这样浓烈的抒情,所塑造出来的强烈形象,是高度浓缩、典型化的艺术形象。这样一种形象创作手段也为音乐的创作奠定良好基础。体现内容美与形式美高度统一。二、歌曲曲式结构分析
(一)歌曲曲式结构《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以诗歌为载体不完全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采用f小调,和声作曲技巧灵活多变,这种曲式结构使得钢琴与旋律之间形成一种套叠的关系。单一的人声旋律往往难以表达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而这部作品的音域达两个八度,使钢琴丰富的音色织体和宽广的音域音区等多声部特征得到很好的运用,二者相互配合,有很好互补性。
(二)歌曲结构分析
1.前奏
这首歌曲的前奏是慢速的连续四小节的上行音阶,左右手的音型手法就像做填空题似的,塑造出了一只鸟孤独、悲戚的艺术形象,是音乐形象雏形。接着五个小节的相同伴奏音型和相隔八度的音高,使听觉上增加了厚度感,并采用由弱渐强的力度和顿收手法,犹如晴天霹雳,预示美好家园在被人类破坏后鸟儿惊慌失措的场景,抒发了急切而悲怆的心情,使前面四小节塑造的鸟儿形象的得到了初步描绘,进而定格了整首乐曲的悲剧性感情基调,使鸟儿形象在听众心里有了初步印象。
2.第一乐段
这部分是为整个叙事性演唱做铺垫。在技法上采用完全模进手法及三连音,逐步升高的音调到本乐段最高音,推出了第一乐段高潮。之后连续三小节均用一个十六分休止符音型,宣泄出来了鸟儿内心苦闷情绪。然后在延续不断加厚的左手八度和右手的柱式和弦伴奏音型的使用,使鸟儿内心情绪宣泄出来后还在延续,为第二乐段作了很好铺垫。
3.间奏
间奏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在开始的两拍采用的是第一乐段分解和弦音型,然后加进连续的右手八度三连音,既有第一乐段的音乐素材,又引进新的音乐素材,为第二乐段做了很好的准备,在情绪情感和材料上把两个乐段很好的连接起来。
4.第二乐段
此段与A乐段完全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它在全曲中属于点睛之处。首先右手八度双音上行,左手八度半音下行,推动了音乐故事的发展,加上歌者的八度大跳及连续切分音的高音保持,表现了鸟儿震撼心灵的呼喊。41小节后是花腔的华彩演唱部分,用花腔来凸显鸟儿凄凉无助“歌声”,三度下行花腔,模仿了鸟儿的叹息声。最后42-48小节是尾声,钢琴左手右手的反向进行和演唱者上行大跳,使音乐效果极具张力,表现了鸟儿震惊的呐喊,使歌曲的戏剧性表情得到完全显示。
5.第三乐段
节奏上运用了严格模进,音高上则采用逐步升高音调的手法,将乐曲再次推到高潮。把鸟儿极度忧伤、绝望的情绪用接近呐喊方式表达出来。最后结束在调式主音f上,对歌词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使音乐到达语言无法到达的境界。从整首歌曲曲式结构上来看,深刻体现了作曲技法的现代化。
三、歌曲钢琴伴奏
艺术歌曲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不是绿叶,不仅仅是旋律的衬托和附属,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旋律声部,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来表达乐思。《鸟儿在风中歌唱》也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它将人声旋律与钢琴旋律交相呼应、相互衬托,塑造出了一种凄美艺术形象。此曲中作者使用了很多不协和和弦,提升了歌曲紧张度,塑造了凄美的形象,表现了深刻的音乐内涵,体现了他优秀的创作功力。这种创作手段形式美与内容美的伴奏形式,体现了艺术歌曲的魅力,这也正是这首歌曲成功所在。具体的要从以下三方面得以体现:首先,在曲子的开头是四小节慢速,连续上行流动的音阶进行,左右手的织体形态就像做填空题似的互相接入,塑造出了一只鸟儿孤独、悲戚的艺术形象。第5小节开始,四个声部浓重的柱式和弦和重复八度的外声部增加了厚度感和力度感,最后采用几个连续下行的级进,在听觉上力度由弱到强和顿收,这样自然而然地定格出了整首乐曲的悲剧性感情基调,为表达歌曲的主题乐思做了铺垫。
其次,采用的旋律和伴奏音型基本上和前四小节的一样,用拟人化了的手法来叙述在风中歌唱的主人公形象。旋律较平稳,叙述的手法使凄凉感情基调得以延续。
最后,是华彩部分的钢琴伴奏:先是双手的反向八度进行,然后采用下行级进进行,很好的衬托了人声。在全曲的最高音、最长音配属七和弦,把情绪推向高潮!歌唱旋律与钢琴伴奏紧密结合,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很好地为全曲内容的表达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四、歌曲的演唱特点
(一)陈述段在演唱叙述乐段时候,除了气息要非常连贯,在高音“飞”字上要充分酝酿好情绪,感觉似乎不忍再给我们展示一幅悲剧的画面。注意方法的同时,要时刻与音乐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适当时候用情感力量去推动。
(二)高潮段
在音乐情感处理、表现手法与陈述部分的乐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开始就是一个八度的跨越演唱,伴奏大量运用不协和的八度和弦和紧凑的三连音。“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这一句声音由强逐渐变弱,似乎作者正在感受着鸟儿的忧伤、无奈。随后又强烈的呼喊出来,似乎拼最后一丝力气想挽救点什么。所以演唱时,要特别注意高音区气息支撑,每个字元音都在高位置上,并且还要突出重音——“在风中、谁能、歌唱”。
(三)华彩段
运用了花腔和半音级进下行写作手法,表达出鸟儿忧伤、哀叹、压抑、呐喊的情绪。所以,在演唱前,要搞清楚半音阶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音准要精确,把具有颗粒性的各个音都要唱清晰,再用气息将点连成线,融合鸟儿呐喊忧伤的情绪,最终将其凄美的意境传达出去。花腔具有灵巧、跳跃的特点,可以更好表现鸟儿轻盈、灵巧、微弱的特性,但很难唱的,所以这部分对演唱者来说是很难的,可也具艺术性和欣赏性。
(四)尾声
结尾出现与陈述段中“不知为什么”一样旋律和模进手法。但多了些“认命”的凄苦、现实的无奈,在“故乡”两字中远远地消失。仅仅“故乡”俩字饱含了多少情感渴望在里头?所以,故乡两字要唱好。
五、结语
《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部作品在当今时代具有很大的意义。从歌词审美意境上来讲,体现了当今时代“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曲式结构上讲,体现了作曲技法的现代化;从钢琴伴奏上来讲,与歌曲旋律演唱部分相互衬托、交相辉映,是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从演唱方面上讲,不仅具有较高技巧性和难度,还具艺术性和欣赏性。从这四个方面来看都充分的体现了这首作品——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结合!J605
A
1005-5312(2015)20-0082-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