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西方女性追求自主爱情的比较——以林黛玉和艾玛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813
黄瑞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中西方女性追求自主爱情的比较
——以林黛玉和艾玛为例

  黄瑞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对自主爱情的追求是女性理想实现的重要方面,这一主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呈现出相似或不同之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前人刻画的女性形象,继承和发展了女性追求自主爱情这一主题。

  比较文学主题学;封建社会;女性意识;爱情理想

  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主要关注“同一主题思想及其相关因素在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辨析、阐发产生不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①下面我将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为例,从社会背景、艺术表现、继承和发展三个方面浅析女性追求爱情自主的主题。

一、社会背景

《红楼梦》写于清乾隆年间,此时资本主义经济萌发进一步发展。该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文化和制度,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比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林黛玉作为本书的女主人公,与宝玉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背后,更代表着一种觉醒独立的人格,冷眼旁观的智者,以及旧礼教下的觉醒者。封建传统中男女婚姻由家长包办,而黛玉父母双亡又体弱多病,寄人篱下无家可依,她不屑权贵,傲岸高洁的个性,既不符合当时封建家庭对女子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道德约束,又无法为贾家带来权势和经济上的利益,因此黛玉执着追求的爱情必定以失败告终。《包法利夫人》写于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到来之际,此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鄙俗猥琐的社会风气日益显著。小资产阶级渴望进入上流社会。巴尔扎克曾说:“大革命前,有些贵族家庭,送女儿人修道院。许多人跟着学,心想里头有大贵族的小姐,女儿送去就会学到她们的谈吐、仪态。”这种宗教教育造成的心理效果是矛盾的:一方面是进行禁欲主义的说教和封闭,另一方面宗教音乐和布道却以虚幻的情调刺激起人的欲望。艾玛在浪漫主义小说的熏陶中幻想着贵族式的美好爱情,但她脱离了自己只是一个农场主女儿,只能嫁给门当户对的乡村医生的现实。

  长期以来,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只是以男性社会所规定的社会角色而存在着,即男人的妻子、情人、女儿或家庭中子女的母亲,她们是以‘第二性’的身份存在于社会边缘的。”②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意识开始觉醒,艾玛在陷入不如意的婚姻之后,继续大胆追求灵肉合一的爱情,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离婚意味着自我宣判,她只能放纵自己,最后负债累累,选择死亡。

二、艺术表现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对林黛玉的描写更像在偷窥,笔触含蓄,手法委婉,多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比如“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让角色自己演出,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为情而生又为情而死的林妹妹成为后人心中冰清玉洁、才貌双全、不可复制的女神。

  而包法利夫人则是福楼拜以雕塑家的手法,全方位、多角度,一笔一笔精雕细琢出来的,十分真实。书中大量运用心理描写,作者以全知视角洞察艾玛的内心,比如“啊!哪里找得到一个刚强的美男子,天生的勇敢,既热情洋溢,又温存体贴,既有诗人的内心,又有天使的外表,能使无情的琴弦奏出多情的琴音,能向青天唱出哀怨动人的乐歌?”正是由于细腻的人性刻画,我们可以发现,艾玛的悲剧除了是时代和社会因素,还源于她对婚姻的盲目,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度的欲念。这种深入角色内心的叙事方式可以警醒我们人性都有弱点,在走投无路时要做的是拷问灵魂而不是控诉无法改变的命运。

三、继承和发展

中国女性追求爱情的故事自古以来就有,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牡丹亭》等,《红楼梦》继承了接受教育的女子大胆追求真爱的主题,并把黛玉的爱情悲剧放置于封建大家庭的环境中,多角度诠释悲剧根源。同时,宝黛的爱情将男女之爱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即“爱人间不仅存在着‘如花美眷’式的异性吸引,更重要的是感情的契合和理想的一致”。③

  19世纪,西方女性主义不断发展,追求经济独立、男女平等、爱情自主的女性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简·爱》中的简·爱,她们都或多或少受到封建贵族社会的欺压或不公对待,命运坎坷,爱情之路一波三折。而《包法利夫人》,以及它之后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都描写了深陷婚姻困境的女性的出轨偷情和内心挣扎,她们无法通过自我实现缔结真正渴望的爱情,只能通过“转嫁、寄托他人,主要是丈夫、孩子、情人,也就是理想转嫁”找到自身的意义。

  综上所述,相似的社会环境往往产生相同的主题,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手法会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思考,而同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都不断地发展、衍变着。作家们呕心沥血创作的爱情故事,必将继续启发和鼓舞着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美满爱情的无数女性。

  注释:

  ①吕超.论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研究范畴[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05).

  ②③尚玉峰.《包法利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05).

  I106

  A

  1005-5312(2015)17-0012-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