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体悟和哲思——苏轼对抗忧虑的法宝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990
彭勋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体悟和哲思
——苏轼对抗忧虑的法宝

  彭勋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苏轼一生饱经忧患,但是总能积极乐观地面对,除了亲朋的帮助外,最主要是因为他博学善思,每当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习惯用文字进行人生的体悟和思索,以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解脱,文章以苏轼的人生轨迹为线索,重点探究其利用写作来对抗忧虑的方式和途径。

  忧虑;哲思;体悟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青年苏轼进京赶考,一举拿下状元。1058年他参加“制科”殿试又一举考中第一,这位青年才俊的才华给宋仁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准备让苏轼先行历练然后加以重用,1061年苏轼走马上任凤翔签判一职。

  上任之后,苏轼团结同事,给当地百姓做了几件实事,一时间美誉广传,被人称为苏贤良。但是因为和太守陈希亮关系紧张,所以在凤翔并未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凤翔任职结束后,苏轼从凤翔回汴京,升大理寺丞。后因父亲过世,回乡丁忧三年,回京后,任职于史馆。不久因为反对新法,触怒了皇帝和王安石,1071年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变相地被逐出京城。尽管身遭贬黜,但是苏轼在杭州任上,和上司的关系很融洽,政治主张颇能施展,再加上能够经常游览杭州周边的美景,心情还算舒畅,这时间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风景诗,最著名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明艳欢快,妙语横飞,展现了苏轼纵情山水的洒脱和自在。

一、超然台上悟超然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升任密州太守,成为了这一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员,这使得苏轼建功立业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空前提高,上任开始,苏轼便开始忙于政务,带领百姓平定了蝗灾,领导进行了剿匪,并制定政策资助想要弃婴的家庭,大大降低了密州的弃婴率,一时间密州被治理地仅仅有条,一片和谐。颇有成功感的苏轼在次年秋天,写出了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示了自己被百姓爱戴的情景,也写出了内心的豪放和志气,尽管词中也蕴含小小的抱怨,密州边远贫穷,朝廷让自己治理这里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放逐,但是在词的结尾苏轼用报国的决心来消散了这一点不平,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在密州要做出一番成就来,并随时等待朝廷的召唤,奔赴边疆战场,杀敌护国,建立功勋。

  苏轼在密州建造超然台,在济南做官的其弟苏辙寄来了《超然台赋》,苏轼写了《超然台记》。密州的生活工作条件非富足天下的杭州所能比,苏轼在《超然台记》中写道“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面对如此环境,苏轼不是圣人,自然会有哀叹疲倦的时刻,但好在苏轼能够及时排解这种消极情绪。

  苏轼在《超然台记》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密州尽管贫穷荒凉,但只要用心发现和创造,仍然会感受享用它的美。修缮营造超然台便是苏轼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这座台阁的命名,自然也有苏轼的深意,“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中秋之夜,苏轼在超然台上喝酒赏月,醉后,诗兴大发,写出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词中情景交融,既有对中秋月景的奇妙想象,也有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更有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哲思和超脱。

  困苦和艰难往往可以磨练人的心智,启迪人的智慧,不难看出苏轼诗词通达洒脱的个性,其实是发端于密州任上的。

二、燕子楼旁思茫然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迁任徐州太守。上任仅两月,便遇黄河突发洪水,苏轼带领徐州官民奋勇筑堤抗击洪水,最终水退而徐州城安然无恙,凭借这一功勋,苏轼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苏轼在徐州期间,经常深入乡村,密切接触底层人民。因此不少作品描写了田园乡村的生活情景,风格非常淳朴自然。

  如《浣溪沙五首其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另外经过时间的积淀,较之前期的激绪难平和努力超脱,游宦多年的苏轼心境渐趋平和,稳定成熟的心境使他在欣赏景物的时候,产生了颇多的人生哲思。

  比如这时期写得七言代表作《百步洪》,前面写到了百步洪河水的激流险峻,河水犹如骏马奔跑,鹰追狡兔,又如离弦之箭、闪电过缝、露珠坠荷,即使经验丰富的河工在驾船穿越此处时,也心惊胆战。作者连用七喻,生动展示了河水的湍急危险,让人如临其境。笔力出神入化,非常人能及。

  而下半部分,作者从自然界迅猛飞逝的景物,联想到了在佛法和历史中变是到处存在的“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生命如水,意念如飞,岁月流逝,风流不在。但倘若能超然物外,以一颗不变的心来审视,外界又何尝不是安然静止的呢,任何惊天动地的改变对自己又有什么影响呢,所以苏轼在诗的末尾写道“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苏轼参透了这一点,情思便得到了升华,再来看世上的险要危难便安然若素了。“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那波涛不息、奔流不止的大河和安静潺湲的小溪没什么两样了。

  因为渗入了生命的思索和佛学的境界,所以苏轼的作品较之前面,要深沉庄严一些。如苏轼的词作《永遇乐》,这首词是苏轼夜宿徐州燕子楼,有感而发的。其中写出了苏轼心境的清冷寂寞“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也写出了苏轼对宦游的疲倦和对故乡的思念“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更在结尾写出了一种人生的无奈和喟叹“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前代人势必归去,而后代人也会追念前代人,感伤自己同前代一样也要逝去。短暂的生命、永恒的时空、不停的思索、无解的感伤,诸多情感交织在一起,和着茫茫的月色,人去楼空的景物,给人一种无尽的凄凉之感,相对于苏轼豪放作品的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这首作品所揭示出的生命的痛感,更让人切入体肤,印象深刻。

三、最怜黄州小清欢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迁湖州太守,在湖州上任期间,不想遭遇到了人生的巨大灾难。因此苏轼才华卓越、名满天下,再加上性格耿直,说话随心所欲,引起了不少官场小人的嫉恨。于是他们就联手从苏轼的诗作中穿凿附会、网罗证据,诬告他“反对新法”“恶意攻击朝廷”甚至有“不臣之心”,被蒙蔽的神宗于是下令查办苏轼。

  苏轼很快从湖州被押解回京,关在御史台,又名乌台。随后的几个月中,苏轼持续遭受辱骂与拷打,生不如死。最终幸逢众人解救,苏轼才得以脱险,被贬为湖州团练副使。

  这一重大人生变故,对苏轼的思想意识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黄州期间,“坠入凡间”的苏轼更加融入到了劳苦大众、平民百姓之中,他亲自参与农业劳动,在东坡躬耕自种。另外苏轼不分贵贱俗雅,广交朋友,在自己的会客厅“雪堂”中苏轼发出了这样的豪言“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此种能上能下、普世众生的心态,标志着苏轼的人生境界到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经过这一灾难洗礼以后,苏轼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互相杂糅交融的思想,艺术性格变得越发的旷达洒脱。而鉴于前车之鉴,苏轼在诗歌的创作上更加谨慎,开始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当时被认为是小技,政治敏感性相对较小的“词”的创作上。一时间苏轼的佳作不断。

  苏轼有体悟历史人生的大作品,如那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称为豪放词第一。在词中,苏轼写出了自然景色的雄奇壮美“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也写出了大人物的风流姿态,“遥想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写出了苏轼对功业虚幻的感慨和对人生快乐的珍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他也有别有天地的小作品。如《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中没有大功业和大丈夫,有的只是一个寻找人生真味的红尘闲人,所到之处是远处的树林、高山和古城,和近处的围墙小院村社,所见之物是小池塘上的乱蝉衰草,在空中飞翔的白鸟,映水的荷花,所体之境不过是昨日之雨和今日之凉,但心中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小幸福。浮生若梦,能活着便是一大幸事,活着有如此闲情雅致又是二大幸事,又能遇到如此亲近可人、自然美丽的景物便是三大幸事。有此三大幸事,怎能不暗自庆幸、知足感恩呀。还有《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更是体味到了人生的真意,也就是何为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诗中的情境景物都是普通平淡的,没有过多的奇异与波澜,但在作者看来人生的妙趣就在如此。天气微冷,风雨温柔,杨柳稀疏,烟雾朦胧,连进入淮水的洛水都流的慢慢悠悠。午茶中漂浮着浅浅的雪沫,春盘里是柔嫩的蓼芽和蒿笋。一切都是那么清淡,似有还无,太过平常。但作者最后总结道,人生最大的滋味便是一种淡淡的欢乐,这种快乐是平淡的,也是平静的,更是平凡的。没有经过人生苦难的击打和历练,苏轼绝对不会有这等发现。

  另一首《定风波》,则标志着苏轼跳出了原有的天地,到达一种更加笃定的哲学境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作品的序言交代了当时的情景“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朋友们已经惊慌乱遁,而苏轼却依然竹杖芒鞋,吟啸徐行,行动的坚定来自心态的通达,人生的大风大浪已经经过,这些小风小雨又能如何,任由它们无休止的肆虐吧,只要勇敢地往前走,奔向生命的尽头。酒已经醒了,料峭的春风让人感到寒冷,激情和兴奋似乎过去,但是天已经放晴了,山头的夕阳温暖灿烂,仿佛在迎接作者的归来。这时回首来时的路,喜与悲都已经不复存在,雨与晴也变得无关紧要,苏轼已经到达了超然物外,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这首词标志着苏轼人生思索的成熟以及达观性格的形成,此后再遇到任何的艰险困境,他也都会以此来作为法宝,去积极乐观地迎战。

四、慧儋二州心悠然

黄州任后,苏轼的经历可谓是大起大落,差距极大。宋神宗死后,哲宗登基,高太后辅政。苏轼受到重用,他先是被调入朝廷,然后接连升职直到中书舍人直到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职位。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外派为杭州太守,后被召回京都,任兵部尚书兼龙图阁学士。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逝,哲宗亲政,推崇新法,旧党再次受到打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阳(今广东省惠州市)。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再贬至儋州(今海南儋县)。

  生活境遇的巨大落差,名利荣辱的转瞬改变,并没有将苏轼击垮,他很快就从艰难困苦中挺立了出来,惠阳尽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是只要用心寻找和经营,还是有许多美好和值得留恋的事物的。比如惠阳的水果要比中土优质美味的多,所以苏轼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还比如苏轼寄居的嘉佑寺里的和尚对苏轼关怀备至,苏轼也深感幸运与幸福,在《纵笔》一诗中写道“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在《记游松风亭》中苏轼记录了自己对生命的一种顿悟:人只要放下欲念,就可以随遇而安、随时可安。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贬谪到海南岛后,苏轼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差,苏轼在《书海南风土》写道:“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

  面对困难,苏轼从不回避,总是在诗文中详细的记录苦难,真实地展示自己的痛苦、彷徨和无助,同时苏轼又习惯用文字来引发思辨,开启智慧,进而打开快乐之门,摆脱痛苦。

  于是,面对似乎是必死之地的海南岛,苏轼笔锋一转写道:“然儋耳颇有老人,年百余岁者,往往而是,八九十岁者不论也。乃知寿夭无定,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苏轼用自己的理性分析和判断战胜了哀伤和恐惧,继而获得了情感的放松和心灵的释然。

  海南是座孤岛,四面环海,与世隔绝,苏轼刚上岛时难免有天涯海角、穷途末路的伤感,于是苏轼写了《试笔自书》进行自我思辨: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四海中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呼?念此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

  苏轼在文中将自己的得失之心,放在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中去进行展示,从而看出它的微不足道,最终得到了超脱和宽慰。比如从更高远的宇宙视角来看,中土和海南岛都是一样,它们都是被海洋包围的小岛,人们何曾能真正逃离。从世界的永恒运动来看,陷入孤岛的自己和困在盆水之中的蚂蚁也一样,最终都会得到解放。苏轼用高远的宇宙视角化解了自己的绝境忧虑,领悟了人生的大自在和大从容。

  有了这种人生的思辨和顿悟,世上便再无不可乐之时,世上便再无不可观之物,即使是在穷山恶水、人烟凋敝的海南岛,苏轼也能收获到异乎寻常的美来。

  那里壮美辽阔的海景让他赞叹不已。“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那里奇异的少数民族风情,让他流连不返。“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之二)》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65岁的苏轼被朝廷特赦南归,当问到海南风土人物如何时。苏轼感慨颇多的说:“风土极善,人情不恶。”当年七月苏轼病逝于常州.

  苏轼曾经在《自题金山画像》诗中总结了自己的人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最引以为傲的事,大概就是自己陷入生命低谷时候,仍然能够快乐洒脱的生活。苏轼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但总能积极乐观的面对。苏轼快乐的源泉就来自于他能够不断思索人生的真意,体悟人生的风味,以此来对抗消弭人生的痛苦。

  忧患来自外界,无法消除。而快乐来自其内心,可以追寻。苏轼努力从顿悟和思辨中获得快乐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王兆鹏.唐宋词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黄文吉.北宋十大词家研究[M].北京:文史哲出版社,1996.

  I207.2

  A

  1005-5312(2015)05-0123-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