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照片中的未知与已知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589
竺萃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 201804)

  照片中的未知与已知

  竺萃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 201804)

  照片是一种图像化的信息承载体。摄影师通过这一承载体将外部世界浓缩定格成珍贵的瞬间。长久以来,对照片的评析,通常偏向于感性分析层面,缺乏实际意义上的简化模型。本文从照片的认知角度出发,结合图像视知觉理论,另辟蹊径,建立了关于摄影活动的简单量化模型。通过对照片构成中未知元素和已知元素的综合分析,更深层次地探究了照片背后的线索,有助于摄影师理清思路,了解优秀摄影作品的可能成因。照片观影者透过对量化模型的理解,则可以更有效地接受图片中的内容,为己所用,或是与拍摄者建立另一纬度层面的互动。作为对抽象的图形图像的一种理解化概括,这一数学模型中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对摄影活动的剖析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摄影活动;认知;照片元素;体验

  摄影是一项记录方式。人们通过镜头,可以快速的将所见所闻刻画在底片上或是数码元件之中。画面前的读者有幸突破重重阻隔,和摄影师一同鉴证快门按下瞬间所形成的时间的凝固。

  摄影更是一种创作手段,就像画家通过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的神灵一样。摄影师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对同一事件不同关键节点的筛选,进行特定的信息和情感表达。摄影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这也就决定了照片并不完全是真实世界的镜像复制。摄影师透过摄影这一星矢与世界建立联接,将世界未知和已知元素融合在照片之中。

  照片中的未知元素是摄影师对外部世界探索的体现。理解这一探索结晶的过程,就是读者感知照片的过程。对未知的渴望最终会凝结成照片引力的来源。摄影师感受到吸引,按下快门。读者感知到某种吸引,进而想要阅读镜头前的画面,一探究竟。

  照片中的已知元素则是阅读者过往经验的体现。阅读者借助照片中的已知元素形成的推力得以辅助构建自身的画面观。不含有未知信息的图片会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或不知所云。而只含有未知元素的影响则使得读者心生乏味,丧失解读照片的兴趣。

一、全面的画面观

照片中的未知和已知,并不局限于画面构成,色彩构成等实际要素之间,更会延展至多重感官的体验层面。莫霍利·纳吉是上个世纪最为优秀的先锋艺术家和摄影师之一。作为包浩斯学校重要的学术领头人,他在雕塑、绘画、交互设计、摄影等方面均有杰出的造诣。理查德·瓦格纳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和剧作家,是歌剧史上举足轻重的开拓者。他提出的全艺术理论对后世的歌剧及其他艺术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知道意义。瓦格纳将自己的艺术概念整合到以《尼伯龙根的指示》为代表的歌剧作品中,并于1876年在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资助下建造了自己的歌剧院——科罗伊特节日剧院。歌剧中的乐队、演唱者以及舞台设置等各项要素经过重新整合和分配,为观众能沉浸在歌剧的故事情节中提供新的可能。

  由人脑合成的特殊照片随后便会在过往经验的催化作用下,被进行后续的联想,静止的画面随即具有了动态感。对于真实的照片影像而言,而是如此。静止只是画面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画面中的各个元素是变化且具有不确性的。这种基于意识或潜意识中的照片已知元素可以通过特定的拍摄手法和表现媒介得到相应的强化或弱化,并对不同的观看个体传递不同程度的刺激感。此时,韵律感会从照片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二、未知和已知的协调

照片中的未知元素和已知元素并不是绝对的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渐进的,甚至有些模糊。照片中的已知元素在得到强化或弱化的过程中会逐渐过渡为未知元素,从而被观者吸收。

  日本摄影师森山大道凭借其独特的黑白街拍摄影而声名斐然。经常游走于大街小巷街拍的他喜欢将自己称作是一条流浪狗。在其独特的摄影美学理念中,黑白是最能体现人类的欲望的颜色。森山大道十分偏爱便携相机,认为小型相机不会给街头被拍摄的对象带来压力。在他的视角下,普通的街头景象不再是平淡元素的千篇一律。真实世界的色彩反而在黑白颗粒的打磨包装下更具冲击力。

  从森山大道的摄影作品中可以发现,其画面中的未知元素和已知元素的关系甚是和谐。在各种已知元素的聚焦下,未知元素得以获得更大的视线和关注度。就像他于1971年拍摄的代表作《犬的记忆》一样,以不屈的姿态和洞察一切的目光,使一条普通的狗散发出强大的震撼力。森山大道将自己的摄影过程理解为将自己所想和所见串连在一起的过程。启示,这也正是将未知与已知元素解析为照片影像的过程。

  不少人认为好的摄影作品就是要有情绪的、这种评价细究起来,无异于好的摄影作品就是有感觉、有感情的。这类的想法并不算是错误的,问题在于,很少有人会继续思考情绪背后的所指。什么是照片中的情绪?照片中的情绪是作者的情绪流露还是观者的情绪激发?诚然,就像数学中的原始概念一样,有些概念并不需要解释也无法解释。但这并不妨碍各种模型的建立和人们对其的理解和探究。

  试想,可以把情绪或者感觉看作是某种重要物质M。照片P可以认为是M的实际载体。假设始终存在一种阻力F阻,干扰照片观者对画面的理解和接收。这一阻力F阻由于摄影师、拍摄物、照片、观看者之间的重重阻隔而存在。照片中的未知与已知元素所形成的照片引力和照片推力分别为F引和F推。那么,如果想使情绪或感觉M产生运动,就会有如下不等式产生:

  a·F引+b·F推≧F阻(a、b为非负变量)在照片中,不等式左边的和谐程度将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摄影师的视角,所采取的拍摄手法以及照片的色彩以及最终表现媒介等则会影响等式中a、b两个变量的数值。对于重要物质M而言,其来源并不确定。有些照片更符合重金属摇滚的浓墨重彩风格。照片的作者透过摄影这一表达手段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渲泄。有些照片则更具有日本枯山水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留白的平静感,填补这种平静所带来的空白的是观者情感的充分调动和诱发。

  事实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优秀的摄影师都会力求其符合个人特色的平衡点。而观影者也并不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客场地位。来自于照片观看者的重要物质M,使照片所刻画的内容得以延续。静止的画面摆脱时间的禁锢重新鲜活起来。阅图者对照片的解读,有时同样对拍摄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照片并不一定只是记录和表达的工具,更可以是探讨问题的问卷。摄影师通过画面,期望与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沟通和互动。照片观者的解读和反馈就是对摄影师最好的回应。

  照片中未知和已知所构成的协调关系,确立了图片模式的基调。“让图片说话”与“图片让你发声”这两种模式本质上就是照片引力和照片推力的比例不同情况下的产物。很难判断哪种模式更为优秀,因为每张照片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情境。了解这些关系和元素,有助于摄影师和观影者更好地认识摄影活动本身。

  [1]苏珊·桑格塔,艾红华,毛建雄(译).论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新编)[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3]赖丽琇.德国文化史[M].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2002.

  [4]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欧洲不再是个传说[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4.

  [5]森山大道.金晶,顾铮(译).犬的记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6]Randall Packer,Ken Jordan.Multimedia,from Wagner to virtual reality [M].Newyork:WWNorton&Company,2001.

  J405

  A

  1005-5312(2015)05-011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