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监管存在的难点及对策——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832
陆小兰

  (浙江省磐安县青少年宫,浙江 磐安 322300)

  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监管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

  陆小兰

  (浙江省磐安县青少年宫,浙江 磐安 322300)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网吧逐步从城市普及到农村,农村网吧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许多问题,给网吧管理带来新的难题。文章以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为例,结合农村网吧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农村网吧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网吧的管理对策。

  农村网吧;网吧监管

一、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磐安县是浙江省25个相对欠发达县市之一,目前磐安县共有网吧25家,其中农村网吧13家,农村网吧的生存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城乡网吧发展不平衡

  对于欠发达县市而言,城乡网吧的差距尤为明显。2005年,磐安城区网吧与农村网吧的家数比和台数比分别是7:12和286:360,2007年为12:11和772:330,2008年为12:11和872:330,2009年为12:10和872:310。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已呈现农村网吧相对萎缩,并逐渐向城区靠拢,向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交通便利的乡镇靠拢。

  (二)网吧规模小而散

  一是投入资金和规模小。磐安城区网吧平均每家投入70万元,配置80台电脑;农村网吧投入20万元,配置30电脑。二是人员配备少。城区网吧平均每家配4至5人,其中多数网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为专职人员;农村网吧平均每家配备人员2人,管理模式为家庭式,绝大多数网吧一人身兼数职,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技术人员,还是收银人员。三是电脑配置低。城区网吧电脑配置高,平均单机5000至6000元,更新换代的速度为2至3年;农村网吧平均单机3000至4000元,更新速度为4至5年。

  (三)效益不佳

  由于地域、区域的差别,欠发达地区网吧的收益比发达地区差,农村地区网吧的收益比城区差。从营业额看,磐安城区网吧为每月收入18000至30000元,除去成本12000至15000元,收益为每月6000至15000元。农村网吧每月收入6000至10000元,除去成本5000至8000元,收益为每月1000至5000元。从投资回报率看,投资一家网吧,城区一般4至5年收回成本,农村要7至8年,有的甚至更长。

  (四)上网人员结构不合理

  制定网吧发展总量和布局规划,一般按照人口总量,如每万人1家网吧的标准进行总量布局规划。但欠发达县市农村地区,懂网络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大学生在外求学,真正能到网吧上网的人员在当地所占的比例很小,上网人员就局限于当地几个小年轻人,缺少发达县市大学生和工厂工人这些固定上网群体,上网人员结构单一。

二、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监管存在的难点

(一)未成年人管理难

  一是网吧硬件条件制约。在城区的网吧,一般设在规划良好的街面上,随便进入的闲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不多。农村网吧因条件限制,开设的网吧毗连住宅楼,有的网吧甚至成了农民出入的便利通道,任凭闲杂人员和未成年出入。二是网吧管理因素。农村网吧经营者一般为当地人,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也常常是当地人,有的甚至是隔壁邻居,碍于面子不能禁绝未成年人进入。三是其他上网方式少。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除了网吧可以提供上网方式外,其他如家庭上网、社区绿色上网、学校上网方式很少,未成年人上网途径只有冒险进网吧。

  (二)经营管理不规范

  一是人员不足。由于经营规模不大,业务量、上座率低,经营管理、网络技术、现场管理等人员能省则省,经营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二是擅离职守。如农村网吧经常出现的轮流上岗,当班人员在打游戏、看电影,当班人员临时脱岗,甚至出现“无人监管”等现象。三是管理不严。不少农村网吧经营业主、安全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经营中偏重经济效益,疏于社会影响和日常管理,对前来网吧登记的人员只作简单登记,也主要是为了收费的需要,未能按规定如实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

  (三)安全、消防形势严峻

  因条件限制,多数农村网吧空间狭小,座位拥挤,电线私拉乱接,消防设施不齐,存在安全和消防隐患。许多农村网吧只有一个通道,门窗紧关,通风采光不好,加上禁烟不严,空气污浊不堪,一旦出现火灾或其他危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四)监管效果不佳

  一是文化部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如磐安县9个乡镇分布有13家乡村网吧(其中目前关停3家),文化执法队伍虽然已充实到6个人,但部份执法人员抽调其他工作岗位,同时执法人员还需要管理全县文化娱乐、音像、图书、印刷、广电、文物、版权等市场,监管力量薄弱,对农村网吧的管理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对偏远乡镇网吧的巡查没有城区多。二是部门联合监管力度不强。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都是监管部门,有各自的职能权限和分工,在网吧的日常监管中,就可能存在权限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给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在开展对网吧的联合整治行动中,把城区网吧作为主战场,常常忽视了农村网吧的监管。三是农村网吧容易结成“反整治”联盟。农村网吧一般零碎地分布在不同的乡镇,网吧之间诸如价格战、服务战、利益战等竞争不多,容易结成利益联盟。

三、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的监管对策

(一)勤于“宣传”

  一是宣传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在欠发达县市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要根据农村特点,发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进行宣传,将《条例》张贴到村庄、学校、班级。同时,要利用新闻媒体、乡镇村广播站和文化行政执法车辆进行定期宣传,在农村广泛宣传国家关于网吧管理的政策。二是发动社会力量监督。要充分发动当地农民的力量,尤其是发挥当地的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农村老年协会等力量进行有效监督,监管网吧守法经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三是树立网吧良好形象。要积极开展“星级网吧”、“文明网吧”等评选活动,树立更多的典型形象,扩大网吧的积极影响,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网吧、正确认识网吧。

  (二)擅于“调控”

  一是宏观调控。根据欠发达地区网吧发展的特殊性,按照“分二步走”的思想在网吧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第一步,改变农村每个乡镇都有网吧的现状,让无法生成和发展的网吧暂时整合到较为发达的乡镇和区块,让这部分区块的网吧业先发展起来。第二步,在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后,适时填补网吧空白乡镇,确保农村网吧布局趋于平衡合理。二是政策调控。要把好网吧准入关,严格执行最低开办标准,改变农村网吧的小、乱、差现象,促使整个网吧行业升级换代。要鼓励网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网吧企业,改造和提升现有的农村网吧的经营管理水平。三是税费调控。对于城区网吧,要按规定足额征缴。对农村网吧,该减的减,该免的免。例如,2008年起,磐安县开展网吧税费调整,城区网吧税收征缴基数和税率普遍上调到位,农村网吧所有税费全部免除。

  (三)甘于“疏导”

  一是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学校应加强宣传“提倡健康上网,反对沉迷网吧”的主题宣传活动,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网,把学生引导到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向上来。二是设立青少年上网场所。乡村学校、文化站、图书室等场所应积极设立适合农村学生上网的电子阅览室,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不以营利为目的,做到有监护人监管,为学生上网提供便利。三是要用好文化共享工程。如今,我省大多数行政村都开通了远程教育,都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专人管理乡村的电脑。要用好用足这个资源,村里的电脑应尽量提供,并在村管理员和学生父母的监护下学习、利用,从而解决农村上网难的问题。

  (四)乐于“引导”

  第一,要把农村网吧作为联系农民与外出打工者和大学生的信息通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和外出打工者,相对欠发达县市的农村,都是佼佼者,都有掌握网络信息的本领,手机等通讯设备是联系家乡的重要工具外,他们会把最先进的联络通讯方式推荐给父老乡亲,继而用先进的、廉价的、面对面的现代通讯工具逐步取代手机等设备。第二,要把农村网吧作为农民、农村、农业的信息平台。许多乡镇、农科站都相继建起了农业信息平台,将大量农业知识和市场信息通过互联网直接送达农民,鉴于农村网络设备配置以及农民本身的经济条件,各家各户自行配备网络设备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农民就首选网吧来接触网络信息领域,农民对农村网吧的需求很大。第三,要把农村网吧作为农民、农村最重要的娱乐、休闲、消费和获取信息的场所。在歌舞、电子游戏、书刊等文体场所相对萧条的农村,网吧就成为欠发达农村地区文化娱乐消费的一个趋势,让交通相对闭塞的乡村也能及时了解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接收新的文化信息,甚至通过网络购买到一些高新科技的产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五)严于“监管”

  要发挥文化部门的职能监管作用。一是明确监管重点。农村网吧的监管重点是消防安全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农村网吧硬件设施方面,消防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整改好后投入经营。对于未成年人管理工作,要在健全制度的同时,严格按岗位需要配足从业人员,尤其是配足场内巡查人员,并要求坚守岗位,杜绝岗位人员上网游戏、聊天及脱岗现象的发生。二是强化处罚标准。严格执行文化部文市函〔2010〕458号《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精神,对一次接纳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以及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或由于接纳未成年人引发重大恶性案件,或一年内2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吊证;对一次接纳2名以下未成年人,或连续3次(含3次)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有效身份证件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30日。三是强化日常巡查制度。农村网吧将是今后日常检查的重点,要根据农村网吧网民上网的时间特性,制定网吧检查的最低频度,着重抓好凌晨段、中午段、晚间段三个特殊时段和春节、暑假、周六日等节假日的巡查工作,并将检查任务落实到人。

  (六)系于“共管”

  一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共管体系。一要发挥家庭的源头教育作用。在杜绝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上,家庭的作用和效果最为明显。家庭要教育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规律,发现孩子有上网吧的倾向,要及时向老师或有关部门反映,尽到第一监护人的职责。二要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要充分利用乡镇学校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知识。要“疏堵”结合,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进入网吧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危害,教育学生远离网吧。二是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文化部门要积极协调工商、公安、通信管理等职能部门,经常召开工作会议,并根据农村网吧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订适合欠发达县市农村网吧的工作措施,通过整治来提升农村网吧形象。三是要延伸文化市场监管触角。农村网吧的管理离不开乡镇政府尤其是乡镇文化员的支持。要根据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的要求,用好“乡镇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力量,建立农村文化市场协管制度,充分发挥调动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参与农村网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壮大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将文化市场监管网络延伸到了乡镇,发挥共管效果,加强农村网吧和基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目前,还要发挥乡镇政府,尤其是文化站和广电站工作人员,发挥“乡镇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力量。

  D669

  A

  1005-5312(2015)02-0263-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