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根本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873
何炜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根本问题研究

  何炜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我国电视广播事业发展速度较快,对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问题,满足我国电视广播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问题;研究

  根据社会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有了较好的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深入分析,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仍存在一些漏洞,阻碍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必须准确分析,抓住重点,及时有效的解决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育模式,突出教育特色,提高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一)教学理念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时忽略对自身办学能力和教学目标的考量,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评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照搬照抄中国传媒大学现象非常严重,使得学生逐渐趋向模式化,自主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薄弱。同时,高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缺乏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各大高校是培养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必须保证高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符合社会对于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加强与时代潮流相接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各大高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很多高校在开设专业时存在跟风现象,对专业所需的基础设备配备不齐全,教育条件单一落后。另外,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对于教学设备要求较高,与其他专业相比,教学基础设备例如多媒体设备、录音设备、录像设备等的投入较大,并且需要专业的教学场地。高校在开设专业时,缺乏对专业的充分了解,前期投入资金较少,并且忽视了学校本身的办学实力,开设的专业与办学实力出现严重不符现象,导致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设备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阻碍了我国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

  (三)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播音主持教育的根本保障。由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存在特殊性,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严格,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播音主持的综合素质,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广播电视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播音主持行业迅速发展,部分高校的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和实践性,教师缺乏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缺乏专业经验,这样,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学生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

二、解决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根本条件,是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保障。我国大部分的播音主持专业都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行业发展,就业困难。因此,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必须加强与时代相结合,根据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和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突出本专业的特色与重点,加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坚决杜绝教学方法照搬照抄之风,避免出现学生批量生产的现象。通过对市场要求的分析研究,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能力与资金实力,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并加强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积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教学基础设施是实现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高校在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时,必须对教学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学设备的专业性和先进性,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场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教室,专业的录音、录像设备,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高校在开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和资金力量,对开设播音主持专业进行科学评估,秉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衡量开设此专业的可行性。

  (三)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提高,加强队伍素质化建设。首先,加大力度引进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播音主持教师,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定期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定期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去到各大广播电视台学习,了解实际工作对于学生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更好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保证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要求。

  (四)增加即兴口语创作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

  原来的整个教学体制中,即兴口语创作只占据极少的比重,大约只有半学期的训练,教学重点还是有稿播音。这大大地不利于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所以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大即兴口语创作所占的分量。除采用原来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某一指定话题进行即兴评论这一主要的训练手段外,还可增加接语、快问快答、限时反驳、舌战群儒等训练方法。

  (五)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这个行业越来越需要专业性极强的主持人。这就对已有的“专业化”的培养,这一相对统一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挑战,这时,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后,可根据不同节目的要求,定向培养播音主持人,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在确定好培养方向后,老师要根据节目类型,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训。

  (六)加强对学生肢体语言的训练

  肢体语言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必备的训练内容,良好的肢体语言能够提升人的整体形象和气质。但很多学生过于重视口语训练,而忽略肢体语言的日常训练,肢体动作僵硬、不自然,使整体水平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加强肢体训练在教学中的比重,可以通过聘请专业播音主持人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还能够帮助学生的肢体语言更加专业,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视广播事业也随之有了较大的进步。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为我国电视广播事业输送人才的摇篮,必须加强各大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实现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高素质和高水平,促进我国电视广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1]林邃,铉岚.声音的追寻——对广播优秀作品生产的一点认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4(06).

  [2]唐明娟.浅析编导型主持人的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4(06).

  G222.2

  A

  1005-5312(2015)02-0191-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