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剧团,江苏 徐州 221200)
关于戏剧小品的人物论
——论戏剧小品的人物塑造
李苗苗
(柳琴剧团,江苏 徐州 221200)
目前,戏剧小品相对于戏剧和小品而言,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艺术文化形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戏剧小品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形象、肢体动作、语言及装扮等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宗旨与精神的一种行为艺术方式。在戏剧小品中,人物塑造是其焦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戏剧小品的吸引度和受欢迎度。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发展,戏剧小品的人物塑造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中,这就需要不断的分析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的表现出戏剧小品作品的灵魂。文章将着重阐述戏剧小品的人物论及人物塑造的相关概述,提出戏剧小品人物塑造的方式。
戏剧小品;人物论;人物塑造
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这些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戏剧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悠久,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在原始社会初期我们国家就产生了戏剧的萌芽,那个时候主要是以歌舞的形式存在。由此可见,戏剧小品在我们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人们娱乐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我们将重点讲述戏剧小品的人物论及人物塑造方面的知识,提出一些人物塑造的方法。
一、戏剧小品人物论及人物塑造的相关概述
戏剧小品主要是通过人物来呈现,因此在戏剧小品中主要注重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主要是为了让戏剧小品作品中的人物更加形象,通过艺术家的演绎使得人们能够比较直接的了解人物形象、人物心理、人物的重要性等等。人物塑造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戏剧表现形式,在戏剧小品中常常会运用多种人物刻画的手法来体现人物的特性。戏剧小品中会通过一些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在表现人物性格的同时还能够诠释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就将人物与作品完全融合。二、人物塑造在戏剧小品中的重要性
戏剧小品是作者反映时代发展趋势或者是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真实写照,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与发展定势。戏剧小品这种方式相对于其他的文学方式而言,更容易让人们接受与关注,并且影响也更加的深刻。人物塑造在戏剧小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1.人物塑造是戏剧小品的重点,若是缺少了相关方面的人物形象,那么戏剧小品就不属于完整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戏剧小品就应当更加注重人物塑造这一版块。只有比较充实与完善的人物形象才能够深刻的凸显出作品情节的跌拓起伏。
2.人物的塑造能够集中体现戏剧小品的内容、灵魂、核心与各种思想感情。戏剧小品在演绎的过程中只有紧抓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够将所有的情节连接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表现作品的宗旨,才能够挖掘出戏剧小品的深层次内涵。不仅如此,人物塑造是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化,这样人们才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与性格变化,才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戏剧小品所需传达的理念与精神。
3.由于戏剧小品是一种比较简短而精炼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了更加凸显生活的特性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将人物塑造的更加形象,才可以高质量的体现戏剧小品的精华之处。艺术家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首先会了解人物的形象,然后才能够自己琢磨人物的心理行为,这样艺术家才能够身临其境一般的诠释人物角色。这就需要戏剧小品表演者们要十分重视人物塑造的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的阐述戏剧小品的宗旨。
三、戏剧小品中人物塑造的主要方法
在戏剧小品的展示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人物塑造,这也是戏剧小品的人物论的集中体现。1.首先必须要利用戏剧小品中的所有动作和行为来描画戏剧小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人物塑造方式。这些动作主要包括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和肢体动作,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动作来了解戏剧小品的主要内容。
2.人物塑造还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细节、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及人物自身的性格来阐述人物的形象。细节、语言和性格最能够体现人物的形象,因此也是一种比较快速的人物塑造手段。
3.表演者还能够通过与观众进行互动来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利用一些比较夸张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一些戏剧小品中的扮演者与观众进行对话,能够比较直接的向观众们展示自身角色的性格与心理特征,这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夸张的方式能够极大的突出人物的形象,让群众对其的印象更为深刻,也能够达到塑造人物的目标,同时还可以鲜明的突出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但是这种方式是建立在以实际事物的基础之上,不能够胡乱的编造,否则将会失去人物塑造的真实意义。
四、结语
如今,戏剧小品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戏剧小品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因此,戏剧小品要不断改进人物塑造的方式,提高作品的吸引力,促进戏剧小品艺术的可持续发展。[1]胡倩.《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的艺术借鉴与创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谢文婷.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平民化的变迁、瓶颈与发展路径[J].济宁学院学报,2014(02).
J812
A
1005-5312(2015)02-003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