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城北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一、前言
作为一位音乐老师,普遍都会经历这样的成长过程:从一名热爱音乐的学生,到一名站上讲台的新教师;从一名初出茅庐毫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到从事音乐教育行业多年的资深老教师。伴随着如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趋势,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特长和教学风格存在差异,个人专业发展存在着局限性,从而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瓶颈时期,难以突破。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音乐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内涵、专业修养等方面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合理运用到教育中去呢?
本文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教师不同的发展需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影响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应试教育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么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但是在推崇素质教育的当代社会里,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应试教育一直存在于现实教育中,因此往往人们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数学和文学这两把钥匙上,忽视了音乐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课程产生偏向性,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视为首等重要课程,促使音乐学科跻身于“小三门学科”,始终停滞不前。相对而言,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要比中学阶段的正视得多,因此一旦进入了扎实抓应试教育的中学阶段后,音乐学科则变得可有可无。正因为音乐学科地位的缺乏,社会与学校也忽视了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音乐教师逐步接受了这种忽视的生活,上进心淡了,上课的积极性减弱了,心理压力和竞争意识的长期缺失,导致了教学和专业上不进则退的恶性循环。(二)音乐教师缺少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
当一名音乐教师从音乐专业的学生到站上讲台的教师角色转换过后,专业学习意识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减少,甚至为工作而教学,为谋生而忙碌,或者为职称评定而临时抱佛脚,对自身的专业发展缺少动力,发展意识浅薄,时间一长就慢慢暴露了专业性差,专业素质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专业一技之长。种种现状造成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少,从而影响了自身专业的发展。三、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许多音乐教师是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一直坚守在音乐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们,该如何让自己完成从一名“新手型”教师到“资深型”教师的转变呢?这就需要教师们从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学习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给教育插上“隐形的翅膀”。(一)重视音乐专业的基本技能
一个合格的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都在学校里系统学习了钢琴、声乐、舞蹈、乐理、视唱练耳、合唱等一系列音乐课程。但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后,有些技能在课堂中都被多媒体所替代,许多教师已经逐渐习惯了使用多媒体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基本功练习少之又少,音乐课堂的教学用具只剩下一台电脑和一份PPT 课件。在教学手段丰富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或多或少给音乐课堂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但也让一些教师对此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当欣赏歌曲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原声;当学唱歌曲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伴奏;教师范唱和即兴伴奏在课堂中的运用则越来越少,缺少了音乐课堂原本应该呈现的教师音乐技能带来的感染力。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音乐专业基本技能,尤其是常常需要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技能,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声乐演唱能力,合唱排练能力,舞蹈表演能力,扎实的音乐技能不仅能使音乐课堂教学具有感染力,还能使学生通过模仿学唱,改善歌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等一系列问题。(二)注重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音乐技能基本功,还应当具备讲台表演基本功。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在每个环节中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将一系列的准备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通过每个环节的设计,把握教师课堂教学的个人风格,提高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要把握教学风格,需做好以下几个环节:1.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把握重点,合理添加课外的相关内容,让音乐课堂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审美体验。选定教学内容后,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内容拟定好课型,音乐课堂中常见的课型有:综合课、欣赏课、歌唱课、舞蹈课、器乐课、合唱课等,每一位音乐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在选课时应该扬长避短,在课堂中合理运用自身的特长,发挥其作用。
2.细化教学设计
教师不仅要在选课环节中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选定课题后,备课环节也不容忽视。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关注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的技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走出单一的设计观念,走出对号入座、缺少针对性的问题设计误区,使提问变得丰富,让学生有话要说。在教学环节中,更是要将环节与环节之间巧妙连接,主题贯穿始终,有目的地进行每个步骤的教学。
3.灵动教学过程
一位言行举止散发着艺术魅力的教师,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建立课堂上良好的沟通氛围,教师在上课时不但要有激情,有感染力,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机智的临场应变能力,并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课后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磨合每次上课过程中出现的细节状况,多上课、多反思、多尝试、多总结。
(三)提高音乐教育的科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音乐教育科研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日常的实践活动,探究音乐教育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活动,它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创造性。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也是对音乐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一步思考的过程,是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1.倡导实践探究
要当一名教育科研型的音乐教师,首先要从单纯的教学视野中解放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日常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探究教育本质。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理念下的音乐教师,实践探究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学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还原音乐学科的艺术本性,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途径,在磨练中自我提升,这也是教学实践探究所赋予的意义。
2.正视总结反思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反思这个环节。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和再思考,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丰富教学经验,总结经验教训。有些教师对待上一堂公开课,上完即结束;但对于有些教师来说,上完才是开始,反思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反思教学环节步骤是否顺畅、反思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等,积极主动的正视总结反思,是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自己教育能力、构建独特教学风格的有效手段之一。
3.物化科研成果
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达到的,而是年复一年的成果,从日常不断的反思,到文字经验的积累,从中提升知识结构,成就经验硕果。最终成果常以公开课的展示、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各类评比活动的呈现、论文案列的撰写、课题的研究等方式得到大家的肯定,这就是物化的科研成果。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应重视科研的价值,使研究成果有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和音乐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应关注科研的创新,使研究成果有利于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探索、创造,逐步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教师的专业培训模式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音乐教师的实际情况,丰富教师的培训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通过集中培训、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互动教学、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丰富音乐教师的培训方式。(二)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组织多元化的音乐教师团队,创建一个良好的合作型、研究型的环境,激发音乐教师在团队中自我发展的动力,以同课异构、经验交流、评课反思、课题撰写等活动,形成一支和谐互助、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三)增强教师的主动学习意识
积累丰富知识,发挥团队力量,加强专业学习。教师应主动发展自己的学科专业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到一起,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业余时间尝试学习一种新的乐器,丰富专业技能,让自己一专多能。五、结语
总之,音乐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保持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良好的教学激情,专心研究,尽力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研精毕智,让音乐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向一个崭新的局面不断前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