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中徽陶瓷有限公司,福建 德化 362500)
一、前言
德化传统瓷雕我国瓷器艺术历史中的重要部分。陶瓷雕塑历史悠久,其中我国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瓷雕已经摆脱了原始的祭奠祭祖等使用用途,满足了满族人审美要求。景德镇的传统瓷雕正是在数代人的不断努力和创新雕刻努力下,以其生动逼真的形状、精美的装饰和浓厚的艺术性而著称,是景德镇五种著名瓷器之一,也是先祖传下来的宝藏。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审美传统,健康的审美品位,精湛的技艺和杰出的艺术成就。二、德化传统瓷雕的造型表现形式
德化瓷雕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一种空间艺术形式,瓷雕在三维空间中创建具有真实实质性的三维图像。造型艺术的物质媒介决定了其作品的静态耐久性,瓷雕以静态来表达运动,在动之中体现着静,以表在的材料形式表达深刻的历史和美学内涵。尽管瓷雕是一门静态艺术,无法完全重现运动的历程,但能够对事物运动和发生过程中经典的光辉时刻进行复刻,这将使人们拥有无限的想像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何朝宗的渡海观音,使衣服左下弯,衣服的下摆卷到右角,褶皱变得浓密自然,就像一阵风一样,一只脚踩在莲花上,另一只脚踩在水花上,仿佛漂浮在海面上。其身形微微向前俯身,表情淡雅沉静,安详镇定,仿佛正在沉思。整体形状强烈地表达了观音伟大的同情心、救济心和对生物的保护的精神和气质,并具有令人震惊的艺术魅力。瓷雕塑造原始模型过程中,对材料和形状塑造进行有机结合,以所要展现的事物为主要创作和雕刻内容形式,从而使得整体雕刻作品具备独有的深刻内涵,给人以创新印象和感受,从和谐的角度与人融合为一体,从而在视觉上直接给人以舒适美感。德化瓷雕在明代被称为“中国白”,瓷胎骨柔软结实,半透明的釉面显示出温和而整体柔软,沉稳淡雅,稳定大方。白黄色微微闪烁,就像是凝结的脂肪,非白翡翠比白翡翠或微弱的肉红色更好,使人一见钟情。特别是对于观音、弥勒和菩提达摩等传统宗教人物的设计,“中国白”材料被巧妙地用于将“远离世界,不食烟火”的庄严地宗教形象带入世界。神秘的宗教净土与世俗世界融为一体,使得作品广受欢迎。
三、德化传统瓷雕的造型表现技法
在一代代的历史积淀和瓷器雕刻艺术的传承之下,通过不断创新生产瓷雕,德化瓷雕师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已经具备极高的造诣和技能知识。而在塑造和建设瓷器模型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必须要加强动手协作能力,让自己的手、眼睛和心脏在沉默中共同工作。而要尽善尽美,让产品变得不断完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在这过程中的评价体系也很困难。明时期,何朝宗在认真总结和继承了前辈的技艺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泥塑、木雕和石雕技术的优势,以及瓷器和塑料工艺的特点。他巧妙地将雕塑艺术与上乘的瓷器相结合,风格也变得独一无二。“何派艺术”是中国和国际瓷坛的精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他创造了精美雕刻,栩栩如生的艺术风格和工艺风格,以及捏、塑、雕刻、插入、连接、和修复完善的技术工艺,促进了德化瓷雕技艺的稳定发展,进而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参考,使得他们结合自己的见识,创造了各种优秀的瓷雕。我国工艺大师邱双炯在创作水浒一百零八梁山好汉时,正是以传统瓷艺作为创作基础,发展完善作品的过程中,又不失去其传统特色。他描绘的人物力求简洁、优雅,追求新形式,专注于行为和个性,与众不同,将运动与静态,坐与站,有形与精神,形式与精神相结合,进而让瓷雕变得栩栩如生。
四、程式化的艺术语言
通过累积历代艺术家的经验,德化传统瓷雕创造了许多程式化的艺术语言,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个性和他们的内部活动以及行为动作。例如,哈哈罗汉的形象生动、形状简单、数量丰富且工艺精湛。经过技艺的长期发展,对图像的创作也变得愈加深入和深刻,对其内涵也进行了更好的诠释,其所能带来的感受也更加形象,这样流传的也会更加久。再如大寿星,极大程度上夸大了头部和额头,又高又圆,前额宽而突出,前额部装饰性很强,胡须留着,再加上长长的红脸,这个脑袋似乎表明“长命百岁”,丰富而夸张的形象生动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五、德化传统瓷雕中的美学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作为重要框架模型,儒佛道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人们的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儒家“天人合一”阐述着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在中华传统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各种技艺过程中,大多文人寄情于山水之间,将个人情感和自然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包含了一种对人与自然相处关系的重要愿望。另外,瓷雕由凤凰、白头、鸳鸯、燕子等组成,由“五翎”谐“五论”组成,体现了儒家严谨的风格内涵。君主、父子、兄弟、夫妻与朋友之间有五种类型的阶级关系,就在这儒家的伦理关系之中,传承着一代代的寄托与期望。而儒家继承父系的伦理要求传播了一代又一代创造生活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思想体系相辅相成。儒教、道教和佛教这三个流派经常融合在一起,道教强调想象力、理解力和吉祥象征主义是相互联系的。道家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概念以及对永生的追求成为生活中的普遍目标,由此所创造出“寿比南山”的祝福之语。
当然,瓷雕具体艺术风格和样式也是丰富多样,例如,在道教中,八仙和八仙过海,八仙的手绘物“暗八仙”都成为瓷雕主题。对此,还有相关,包括财神、哪吒闹海、托塔李天王、王母娘娘等。
到魏晋南北朝,佛教逐步盛行起来,相关的主题文化也在这过程中逐渐生动起来,并在瓷雕中也初步显示出来,许多形象在这过程中被创造出来,包括大肚罗汉、十八罗汉等。佛教文化正是希望人们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历经尘世繁华,依然能够坚守一颗佛心,享得来世幸福。
六、德化传统瓷雕中的价值
由中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传统瓷雕,现今瓷雕技艺逐步走向千家万户,其确实为许多人带来美好且快乐的技艺。这是传播瓷雕的唯一途径,它可以传播其有形的体积、“无声的音乐”和其艺术魅力,并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培养人们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也在发展,对应艺术形式和传播途径及方法也必须要符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其中内涵要义也就需要不断丰富。但是传统瓷雕技艺对当前时代风潮仍然不能准确把握住,当然这也与瓷器市场低迷不无关系,也无法跟上先进的营销战略。但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仍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包括港澳台等地区,都有市场。且由于中国文化与这些地区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地区可以发现我们的民族色彩的图案、颜色等。
我国历史上存在着儒教、佛教、道教和其他宗教,尤其是儒教和佛教,对我国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为传统瓷雕创造了市场。像福禄寿三星、传说的八仙、三国关公,以及儒家的鼻祖,佛教中的罗汉、观音,以及中国古典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和《风神》,都是这些地区许多消费者所喜爱的宝藏瓷器。在这之中,许多高品质的传统瓷雕也得以大量销售,在丰富这些地方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七、结语
瓷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结果和载体,在悠久的历史中,那些勇敢而伟大的中华祖先谱写了一曲曲华美的乐章,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追求也在不断变化,德化瓷雕创作也在不断变化。就像中国陶瓷大师苏献忠使用一种更为抽象的技术创造的水浒传人物一样,或皱着眉头、不知所措,低头沉思;或者专注于思考,似乎在琢磨计算。在对传统瓷雕的不断认识和吸收的基础上,德化瓷器艺术家抓住了当代的生活精神内涵,从既定的传统模式出发,然后超越了传统,融合了新的内容,推陈出新。通过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刻诠释,德化瓷雕在此过程中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