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前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兰州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位置,不仅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更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和哺育了诸多本土民谣创作者,也吸引着无数异地民谣创作者们,使得兰州成为当代民谣中出现的高频城市,当代民谣歌词中的“兰州”现象,足以说明兰州潜在的文化软实力。
因此,以民谣为研究对象,整理与兰州相关的民谣,通过对作品中兰州形象的分析,探讨兰州作为城市符号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有关城市形象宣传的可行性传播策略,在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中,深度挖掘兰州文化元素,彰显兰州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为兰州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民谣与城市形象的构建
(一)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即人们对城市综合印象的总和,往往由大众传媒的宣传与个人亲历的记忆共同作用而成。城市形象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气质,就会衍生出不同的城市形象。透过城市文化的各种符号,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形象。
(二)民谣与城市形象的构建
民谣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历史悠久。近年来,沉寂许久的民谣以崭新的形象再次回归,而本文所说的民谣,指的是当今社会的新民谣。2016年,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成都》如平地惊雷迅速蹿红网络时,“民谣”和“城市”这两种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就开始摩擦出更为绚丽的火花。民谣往往会在歌词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象征物,如当地地标性建筑、典型性景物、方言文字及饮食习惯等。因此,民谣在传播过程中也必然会对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建构和宣传,而地方特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影响着现代城市形象的构建。民谣借着音乐的外衣,弱化了传播的目的性,反而在无形中进行一种引导式宣传,激发受众的兴趣。笔者认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强化受众的社会认同感来构建城市形象。
1.强化地域性受众的文化认同感
民谣在传播过程中,首先强化的是地域性受众的文化认同。这里的地域性受众主要是指目前生活在本城市的受众。这类受众由于较长时间生活在这个城市之中,对城市的气质、节奏、生活习惯有较统一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民谣创作者常常将城市中的地域性建筑或景观融入到歌词之中,而这些正是人们对于这个城市最深的记忆表征。在这样的影响下,地域性受众会自觉地对这些体现城市文化与气质的民谣进行传播,进而以一种非官方的方式对城市进行对外宣传,且这种非官方、自觉化的宣传方式,更易得到受众的信赖。同时,通过这种宣传形式,能使得非地域性受众对这个城市形成一种良好的认知与印象,在潜移默化中推动该城市形象的构建。
2.强化非地域性受众的心理认同感
民谣在强化地域性受众的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强化了受众的心理认同,尤其是强化了非地域性受众的心理认同。这里的非地域性受众主要是指目前未在本城市生活的受众。这类受众有的曾经生活在某个城市之中,对城市的文化、生活有着较切身的体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去了别的城市生活,难免会对之前生活过的城市产生一种怀旧感;有的未去过某城市,但因诸多原因对其有着强烈好感和向往。那些歌词中带有城市印记的民谣,在情感上给了他们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而这种慰藉使得这些受众能够产生一种情感共鸣,基于这种情感共鸣,这些非地域性受众便会在心理上形成认同,进而自发的对这些民谣进行传播。
总之,民谣创作者不论是在词曲创作上,还是在唱奏形式的表现上,都更容易让受众在文化认同及心理认同上对城市文化产生一种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统一的文化认知。基于这种对城市文化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受众会更加积极自觉地对民谣歌曲进行传播。因此,借助民谣的传播效应,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形象的建构。
三、民谣中的兰州形象
兰州,这座西北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市,以其特有的狭长地形盘踞在黄土高原之上,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音乐人的青睐,激发起无数音乐人动情歌唱的激情,因而也享有“中国摇滚的西雅图”的美誉。近年来,不论是兰州的本土民谣歌手、乐队,还是全国其他地区的音乐,对于兰州的书写和歌唱从未停下脚步,许多兰州民谣之中都蕴含着鲜明的兰州形象和无数音乐人细腻真挚的情怀。20世纪90年代末,残响乐队成立,成为兰州本土摇滚乐队的先驱。至今,兰州本土的各种乐队已有五十余支,其数量与队伍不可谓不庞大。笔者以较为著名的野孩子乐队和低苦艾乐队的2首兰州题材民谣作品为例,对民谣中的兰州形象进行分析。
(一)野孩子乐队:《黄河谣》
《黄河谣》是野孩子脍炙人口的一首民谣作品,激起了无数听众的共鸣。“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乡流过了兰州。远方的亲人啊,听我唱支黄河谣。日头总是不歇地走,走过了家走过了兰州”,这种读来平淡的歌词,却是对黄河最好的诠释。整首歌曲无伴奏,只有5位歌手的清唱,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当人们闭着眼静静地聆听《黄河谣》时,那翻滚的水声不绝于耳,流进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对于母亲河的共鸣。野孩子用他们浑厚的歌声,将西北地区的豪放与粗犷展现得淋漓尽致。一遍遍地回放《黄河谣》,我们能够听到一片回忆、一种归属。此时,兰州、黄河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充满了巨大力量的原始召唤,让每一位听众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在这首歌里,兰州成为了“乡愁”的代名词,这“黄河之水天上来”,流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兰州形象深入人心。
(二)低苦艾乐队:《兰州 兰州》
歌曲开头以脚步声进入,出现了几位青年从皋兰山上俯视兰州的画面。随后歌手以其细腻的视角,开始对兰州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进行歌唱。第一句“你走的时候没有带走美猴王的画像,说要把他留在花果山之上”,这里的“美猴王”是指兰州市南滨河路上黄河边的一组孙悟空、唐僧四人西天取经雕塑,这里承载了太多兰州人儿时和童年的回忆。视角继续拉长,“从此寂寞了的白塔后山今夜悄悄落雨”,歌者将镜头对准了黄河北岸的白塔山,这是兰州黄河两岸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兰州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作者通过对这样的意象的歌咏,画龙点睛一般勾起了一代代兰州人的回忆。然而,对于离开故土的人,兰州却成为了一个永远绕不开的心结:“兰州,总是在清晨出走;兰州,夜晚温暖的醉酒”,兰州,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成为每一个出走的游子的羁绊,就像是低苦艾乐队的主唱刘堃说得那样:“走再远,根在兰州。”对于每一位从兰州出走的游子来说,即便是走到天涯海角,他们的记忆依旧会锁定在那高耸的白塔山、那喧嚣的中山桥和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这种羁绊不仅仅是乡愁,更是一种落叶归根的人生哲学。既有“总是在清晨出走”,也会有“在夜晚归来温暖的醉酒”,也许人生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兜兜转转之中寻找到价值。正因为如此,这首民谣中的兰州形象并不再只是简单的乡愁抒发,还有那种离别但又带着愁绪的希望,也有归来含着欣喜的忧伤。不难看出,许多歌唱兰州的民谣带有浓郁的乡愁特色。在众多音乐人的歌声中,兰州这座城市具有江湖气息,而兰州的城市形象也在民谣的传唱中深入人心。
四、兰州形象的传播策略
民谣作为城市形象传播新途径,为城市形象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促进理论研究与产业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底蕴的融合,笔者以民谣为载体,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以下有关城市形象宣传的策略:(一)利用民谣,进行多方宣传
当前,我国城市形象传播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媒体机构及市民构成。其中,政府部门占了绝大多数,媒体机构起推进作用,市民个人进行城市形象宣传还比较少见。笔者认为,可在此基础上利用民谣,巧用第三方进行宣传,第三方即非政府部门、非媒体机构、非本地市民的外来游客或旅居人员。如,赵雷的《鼓楼》、李志的《杭州》、《关于郑州的记忆》,都是用第三方的视角观察城市,既无官方宣传的功利性,又无主观宣传的意图和动机。创作内容基于城市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群众的视角观察城市,在话语体系和内容上具有贴近性,容易形成口碑效应,易于传播对象的接受和认可,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善用民谣,适应兰州传播语境
传播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传播效果的实现有赖于适应当下的传播语境。对于商业化的大众流行音乐而言,民谣没有华丽的辞藻、花哨的技巧,有的只是简单的乐器、质朴的曲调。比起声嘶力竭的发泄,民谣似乎能带给人们更多精神上的慰藉,释放了压抑已久的精神压力。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语境下,人们焦虑不安、精神困顿,民谣用其朴素的旋律、真挚的语言、泥土化的气息,治愈着都市人心灵的创伤。正如未曾听过低苦艾的人,初听《兰州 兰州》,仿佛遭受降维打击,胸腔被劈开一道口:喷出的不是血而是黄河水,水里有西行的风沙、有旧时光的碎片,有曾经的梦想、有干掉的酒,所有这些有的都没有写在词曲里,又都一股脑撞进身体。同时,他没有被商业侵袭,保持着原始的纯粹,孕育出了西北音乐人的独立个性和独特气质。因此,在用民谣塑造和传播兰州形象的过程中,应注重适应当下传播语境,展现兰州的魅力与文明。(三)巧用民谣,凸显兰州城市亮点
城市宣传多采用宣传片的方式,但以往的宣传片对城市形象的描绘过于扁平化,缺乏辨识度,导致传播效果不理想。而民谣能从方言、饮食、建筑等多个角度凸显城市元素中的亮点,突出城市个性化特征,使得城市形象跃然纸上。方言在展现当地风情、民俗特色、地域秉性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饮食是人们对城市差异最直观的感知,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有着显著差异;建筑是人们对城市记忆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城市符号融入城市民谣当中,唤起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记忆,引发了地域性的情感共鸣。民谣创作者可有意识地将兰州方言、美食、建筑融于一体,凸显兰州的古韵和新貌,增强兰州的城市吸引力。五、结语
民谣以其独有的特点,对城市形象的描述凝聚着社会风貌的特殊形态。以符号学理论指导研究代民谣中的兰州形象,深刻挖掘文化符号背后的社会脉搏,再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其形象更为鲜明、显著,利于培育和打造兰州的城市精神,提高兰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兰州城市的文化发展与传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