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陕北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9741
贺 涛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陕西 榆林 719000)

一、前言

陕北民间舞蹈艺术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历史文化。

二、陕北秧歌的悠久历史

陕北秧歌的历史悠久并且在民间广泛的流传,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舞蹈,形式与宋代的民间舞蹈形式极为相似。陕北每年春节,群众用“闹秧歌”的舞蹈形式庆祝丰收颇好,或者祭神,祈求上帝保佑,消除灾害。到目前为止,秧歌团的“拜神明庙”、“拜人拜年”都具有周代盛行的“土奴”风格。在神会三位社长的带领下,组织十人或近百人的秧歌队共同表演“踢田”、“水上划船”、“跑驴子”等等项目,一支由形形色色人物组成的综合性舞蹈队进村下乡拜年。简单的摆动和跳跃动作都代表着人们欢快庆祝节日的心情。

三、陕北秧歌的舞蹈形式

(一)踢鼓子

“踢鼓子”的发源地是榆林地区西北部的横山地带。在表演中,鼓的两侧有相等数量的小鼓,主要表演形式是由舞者拿鼓棒进行击鼓跳舞。在舞蹈的高潮时,表演者可以跳到鼓上,用脚踢鼓,这场运动气势磅礴、洒脱自如、气势非凡,与陕北出土的汉代石刻浮雕中的“盘鼓”极为相似。

(二)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的发源地是延安市安塞县地区,它以轻盈的节奏和狂烈热情的形象享誉国内外。看完之后,人们会受到鼓舞和鼓励。“安塞腰鼓”舞蹈主要是古代驻扎在边塞军队的一种军乐舞蹈。据说在古代,每个士兵都有两种武器,这两种武器分别是:“弓箭”、“腰鼓”,腰鼓的主要功能就是报警、打架、庆祝。从而形成了一种坚韧有力的民间舞蹈形式。安塞县古称“上郡咽喉”、“北门钥匙”,有着很高的地位。根据考古专家对秦皇岛从陕西咸阳到内蒙古阴山的研究表明,安塞县最具代表性的腰鼓来自秦皇岛边上的安塞县西河口乡山旺河村中。从该村目前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来看,仍保留着秦汉时期萧文尧“石梅”的浓郁风格,有古兵驰骋战场之势。此外,鼓手的服装和头饰都有古代官兵的风格,还有著名的安塞民间剪纸风格、秦汉时期豪放的艺术风格,如:农民画等。

(三)洛川蹩鼓

“洛川蹩鼓”是一种非常长远的民间舞蹈,主要发源地是延安南部洛川县地区。由几十个人组成的洛川蹩鼓队,每个舞蹈演员头上戴着英雄头巾,背着国旗,腰上缠着军装,胸前戴着鼓,手里拿着一把木槌,在上下打鼓时,他们的腿像马步一样跳跃,当舞蹈达到高潮时,就像一幅古代士兵训练、习武、排练的壮丽画卷。它似乎把人们带到了古代士兵战斗的战场上,令人激动不已。历史上洛川是关中通往边塞要塞的交通要道。

(四)龙灯舞

“龙灯舞”是陕北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形式。到目前为止,我们经常把“龙的后裔”和“东方龙”当作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而龙灯舞是古代图腾舞的象征。“黄蛇家族”最初以“黄蛇”为图腾,由于几个宗族的联合,“蛇”的身体不断增加其它元素,如:角、尾巴、鳞、鹰爪等等,使“蛇”这一形象成为虚幻的神,即“龙”,“龙”成为中华民族最崇主要的象征。“龙尾舞”是中国古代流行的“龙舞”、“水龙舞”的重要形式。

(五)厉鬼舞

“厉鬼舞”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祭祀舞蹈。它主要发源地有陕北米脂、子洲、子昌等县,是以前“傩舞”经过长时间流传演变而来。据《论语》记载:“当地人为自己的朝服设门”。早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穿上朝服,站在台阶上迎客,观看村民表演“傩舞”。“傩舞”流传到汉代时期,在宫廷当中被称为“傩”。与唐代相比,唐代的傩礼更具现实性。这种古老的驱魔活动流传到清末时期,也在民间广泛流传。如:《西湖老人》和陕北民间流行的《历鬼》中记载的“假扮神鬼”都是“傩舞”的表演形式。“历鬼”在每年秋收后有鼓手进行表演。在“历鬼”的表演中只有四个人,一个唢呐,一个打锣,一个负责说辞,另一个穿着红袍,戴着面具,戴着鬼帽,手持黑虎鞭,激情的狂奔、狂舞,以祈求神灵和祖先消灾、消难,庆祝丰收,维护和平。

(六)火塔塔

为庆祝春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陕北人在十字路口或无人广场上用许多的煤堆起几米高的塔状建筑,并用干柴点燃,火焰通宵熊熊燃烧,秧歌队和群众围着火塔尽情歌舞,非常欢快。这种民间活动,类似于原始先民在庆祝丰收或狩猎后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围着火堆庆祝,所有人咆哮跳跃,歌舞升平的场景非常欢乐。

四、陕北的社会生活和礼仪风俗

在我国陕北绥德、米脂等地新挖掘出了东汉画像石400余件。东汉画像石充分反映了东汉时期人们日常生活和礼仪风俗,而且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古代乐舞和各种戏曲形式。它们主要研究我国的陕北古代舞蹈和民间舞蹈发展的历史。

  1982年在绥德挖掘出完整的东汉舞蹈俑,舞俑高9.5厘米,形象是北方胡人,它的形状与今天“踢场”中挂鼓表演的“金鸡独立”动作非常相似。它的发掘证实汉代陕北有与现代相似的“踢场”舞蹈形式,而且证实陕北舞蹈和北方少数民族舞蹈有许多地方都相同,形式也类似,从而证明民间舞蹈的民族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说明汉代时期的“毛巾舞”是从周代时期由人们不断改进而演变的,“毛巾舞”流传到汉唐时期,同时在唐代时期出现的“长袖舞”和“白舞”,以及现代的陕北秧歌扭红绸、彩绸、红绸舞等,都有古代“毛巾舞”的表演风格。

  1983年,在距市区100多里的延安南部甘泉县于岔乡李各楼村挖掘出了宋金秧歌砖浮雕,是研究陕北秧歌起源重要的材料,砖上是陕北青年手持彩绸扭秧歌的画面,与陕北现代秧歌的魅力十分相似。

五、宋代的民间舞蹈与陕北秧歌的联系

宋代民间舞队是中国民间舞蹈艺术的一个高潮,它也是在汉唐乐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大众化的过程。宋代民间舞蹈队在表演时非常的有规则,非常有纪律性且舞蹈规模非常大。在演出中各种戏曲、杂剧的演出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形式。其中“竹竿”由一两个人组成,这两人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执行勾引任务,读着“口号”、“知己”、“祝贺”、“华新”等答疑解惑。这类似于北方秧歌“伞头”(一两个人)撑着伞领唱,二重唱、贺词、指挥等。

  1943年,延安新秧歌运动消除了原有的封建迷信和调情内容,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积极内容,表达了革命兵的思想感情,成为政治武器。在毛泽东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指导下,新秧歌运动是许多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探索、整理、编辑及改革的结果。例如,安塞腰鼓回到延安之后,被整改成“胜利腰鼓”,是一种集体舞蹈形式。从此,这一壮丽的腰鼓舞传遍全国,被称为“胜利腰鼓”。

六、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陕北秧歌是一种从黄土高原自北向南传播的一种艺术形式,许多地区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民间舞蹈艺术,充满着古老的军事、文化、宗教、习俗等,深受历代文化艺术的影响,特别是秦汉文化艺术风格的影响和唐宋明清文化的影响。它在古代歌舞形式上,起初发展于秦汉三岳、白溪,在唐宋迅速成长,在明清逐渐成熟,通过时间和劳动人们的不断创新、发展,逐渐演变而来。特别是延安新秧歌运动后,它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为古老的陕北秧歌增添了新生命,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建立新秧歌艺术的强大政治武器。

  本文对陕北民间舞蹈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其中讲述了陕北秧歌舞蹈形式,对陕北秧歌的悠久历史、陕北的社会生活和礼仪风俗、宋代的民间舞蹈与陕北秧歌的联系等进行简单的阐述,希望以上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同时希望陕北民间舞蹈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