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信阳传统村落的现状及其历史述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9774
陈 杰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前言

目前关于信阳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多是从旅游开发与古建筑保护方面讨论的,对于信阳传统村落遗存现状及其历史变迁缺少深入考察。本文在全面普查已公布的信阳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及其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已出版的调查报告以及地名录等资料,并结合田野考察,对信阳传统村落的现状及其形成变迁史进行研究。

二、信阳传统村落的概况

(一)信阳传统村落的数量与分布

2012年4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该通知将传统村落定义为“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并规定符合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三个条件之一的村落都可列为调查对象。

  2012年12月,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出炉,信阳市光山县的文殊乡东岳村、罗山县的铁铺乡何家冲村以及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入选。

  至2018年,信阳先后有118个村落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以及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数据将同时入选二者名录古村落只计算一次。信阳市各县区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数量分布为:浉河区5个、平桥区6个、罗山县25个、光山县21个、新县29个、商城县14个、固始县6个、淮滨县2个、潢川县1个、息1个,总计110个。此外,罗山县12个村落,新县有10个村落,商城县有5个村落,罗山县有1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地域分布看,信阳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光山、罗山、新县这三个信阳山地较多的县域。

  2020年5月,信阳市公布的《第一批信阳市传统村落名录》共收录村落121个。此外,信阳共有8个村落入选“河南历史文化名村”,分别是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第二批)、固始县武庙乡锁口村(第三批)、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第五批)、商城县长竹园乡何家冲村(第六批)、商城县长竹园乡四方洼村(第六批)、商城县达权店镇新店村(第六批)、新县周河乡毛铺村(第六批)、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第六批)。

(二)信阳传统村落规模与遗存现状

当前,信阳传统村落大多数为中小型村落,超过500人的大型村落有:光山县东岳村、徐楼村、杨帆村、熊畈村,商城县观音山村、南楼村、鄢岗村,新县叶湾村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村落多数行政村一般由若干个自然村组成。大部分的自然村为中型,更多的是小型村落。相当一部分村落的常住人口不及户籍人口的一半,有的小村落常住人口甚至只有十几个人,譬如表中的罗山县张洼村、尤庄村、陈家沟村等。

  一般来说,山区单个村落人口少,村落多为散村,平原地区或者山间河谷地带的村落人口相对较多,为集村。信阳地区处于山区的罗山、光山、新县等地,其村落形态具有山村型特征。

  由表1可见,信阳传统村落保存有始建于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古祠堂、古门楼、古书院等古建筑遗存,但从单个村落的保有数量来看,保存古民居少则5-6间,多的也只有10-20余间,而且有的古民居由于年久失修已经不能用来居住;像表中光山县东岳村、徐畈村那有保存有古民居数百间的极为少见。不过,与其他地方传统村落相比,不少信阳传统村落保存有古炮楼、古寨墙等防御设施,这是其突出特色。

  

  表1 信阳传统村落保存现状简表

三、信阳传统村落的变迁概述

(一)移民迁入与村落的形成

由于两宋以来的长期动荡不安,特别是明清的易代之际信阳地区战乱,使得信阳本地土著居民或远离故土或遭战火涂炭。因此,考察延续至今信阳传统村落历史,大部分村落历史只能追溯到明清时期。当然,也有一部分村落形成于元代、宋代乃至更早时期,不过由于战乱等原因导致相当一部分村落消失或者其村内居民发生更替,因此其早期历史变得模糊不清。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明清易代之际当地受战乱影响较大,其后外来移民迁入。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明代中晚期一支江西彭姓人迁居于此,后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形成村落。①如新县戴咀村,该村是通往新县东部山区和出入县城的必经之路。相传李闯王三搜河南时,由于连年战乱,这一带人迹灭绝;后来从江西迁入一戴姓居民来此落户,建宅于山咀前,故名戴咀,不久又有李、王等姓氏相继迁来居住,遂形称村庄。②再如罗山县铁铺乡的北安村,该村原是陈姓地主为躲避转乱迁徙于此而建,村南建有的寨墙遗存至今。③再如光山县的杨帆村,明代初年因战乱从江西大规模迁徙此地落户的人口较大,原有村落规模扩大。④

(二)族姓更替与村落地名变迁

因村落居民更替而发生的村名更迭现象较为普遍。譬如,光山县徐楼村原名为潘冲,徐氏逃荒客居于此,年长日久、人丁兴旺,村落更名潘徐家冲,后徐氏发达,村落更名为徐楼。⑤再如新县丁李湾村,《李氏族谱》及村中石刻文献显示,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最初是以李姓为主体的单姓村,据说因李氏无嗣,抱养丁姓外甥,后村落更名为“丁李湾”。⑥再如罗山县山店乡的张湾村,原为王姓地主为躲避战乱,以血缘组织为单位大规模迁徙至此,落户所建的村落,后王氏衰落,张姓成为村内主姓,故名张湾。⑦再如商城县曹家瓦屋,“明末李姓一都堂居此,名李都堂;清乾隆十五年,曹姓迁此兴建瓦房,更今名”。⑧

  在信阳,甚至一些山、河等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往往也冠以居民姓氏。譬如,周河、苏河、吴陈河、徐山、张山等。以周河为例,据《周河乡志》记载:“清朝初年,江西一周姓居民逃荒至此,在河边搭起草棚定居,后来人口增加,建造了村庄,就以姓与河联在一起,起名周河。”⑨吴陈河名称的由来也是由此,“吴陈河,原为吴、陈二姓开创,建村于河边沿,故名。”⑩

(三)村落堡寨化

一般来说,由于堡垒、寨墙等防御建筑的存在及影响,建有堡寨的聚落名称往往带有“堡”或“寨”,而信阳地区的一些村落虽有“堡寨”,但其聚落名称却较少见带有“堡”、“寨”信阳传统村落的古寨墙等防御设施建于战乱年代,其建造目的是为了保障村落安全。如浉河区的何家寨,原名永宁寨,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系依山而建,寨墙用山石砌成,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和民国二十年(1931年)进行过整修。村寨占地约15亩,寨墙总长近千米,可容纳两千余人。村寨防御系统完善,瞭望、哨位、射击掩体布局合理,至今保存较为完整。11如光山县晏河村的徐畈村,明朝末年已经建有堡寨,明清民国时期为徐氏地主庄园。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信阳有120余个传统村落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以及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它们主要集中在罗山县、光山县和新县等地的山区及丘陵地带。从村落规模看,信阳传统村落多为中小型村落,在其所属区县呈点状分布格局。传统时期的信阳村落为了自保,建有堡垒、寨墙等防御设施,当前一些传统村落仍然遗存有古寨门、寨墙、炮楼、水壕等古迹。现存信阳传统村落的古民居多建于清代及民国时期,明代古民居较少。由于遗存至今的古建筑物体比较脆弱,再加上保护意识的缺乏以及不合理的旅游开发等原因的影响,传统村落所保留的古民居等文物遗存数量并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传统建筑的结构多为砖木、砖石,甚至是土坯房,它们容易损毁且不易维修,如果用现代仿古材料翻修又不尽人意。此外,一些零星古民居被新建的现代钢筋水泥土楼房包围,新建楼房时因不注意保护村落环境,古村落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注释:

  ①潘林.信阳传统民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14,34-35,10,43-44,28-30.

  ②新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河南省新县标准地名手册[M].新县:新县人民政府,1986:17.

  ③潘林.信阳传统民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34-35.

  ④潘林.信阳传统民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⑤光山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光山文史资料第8辑·光山古建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31.

  ⑥潘林.信阳传统民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10.

  ⑦潘林.信阳传统民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43-44.

  ⑧商城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商城县地名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74.

  ⑨新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河南省新县标准地名手册[M].新县:新县人民政府,1986:26.

  ⑩新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河南省新县标准地名手册[M].新县:新县人民政府,1986:74.

  11潘林.信阳传统民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28-3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